今天繼續來聊綠皮火車,聊成渝鐵路,帶大家來看看成渝鐵路線上的小站柏林,探討一下為何這么一個不起眼的小站會有那么大的魅力,讓重慶的大爺大媽們都趨之若鶩地蜂擁前往呢。
重慶到四川內江的這個5612次列車,是從菜園壩重慶火車站發出的兩班綠皮慢車之一,另一班是重慶到貴州遵義的5629次,這兩班車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速度慢、停站多,而對于我們這些60后來說,坐綠皮火車更多的就是懷舊,算是一種情懷的釋放吧。
這次的綠皮火車之行本來是一次“心血來潮”的臨時決定,去年曾陪書影兄坐過這趟車去銅罐驛古鎮,不能出省的道理咱還是明白的,因此那天我就把終點定在了重慶的朱楊溪,也是這班火車鐵路線的長江盡頭。不料那天在售票處排隊買車票時,發現排在我前面的人買的都是去柏林站的票,于是也很好奇地把目的地改成了柏林,比朱楊溪要多坐兩個站,當然還是沒有出重慶,票價11.5元。
和去年去銅罐驛時相比,那天坐車的人少了很多,車廂里沒幾個人,基本上都是空座位,列車到達九龍坡重慶南站時上了一些人,沿途上下的旅客都挺少。
因為讀大學時就經常坐這條線路的火車往返,個人對這條鐵路線也是非常熟悉和親切,但除了去年去過銅罐驛以外,沿途的那些小站我都沒下去過,不過那天列車到達銅罐驛時卻沒有多少人下去,也許是那些大爺大媽們都玩膩了,沒興趣了吧。
柏林站是從重慶過來的第12個站,是一個四等小站,距離重慶站142公里,我所在的車廂在車尾,為了下車拍到火車頭,我在列車即將到達柏林時從后面走到了前面的車廂,發現這列火車上的大部分人都是準備在柏林站下車的。
這就是柏林站,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站,也不知道這里為何有那么大的魅力,讓重慶的大爺大媽們紛紛趨之若鶩地來。
既然來了,就拿車票來打個卡吧,我這才突然注意到車票上柏林兩個字的漢語拼音是“Bailin”,并不是我們常用的和那個和歐洲著名城市同名的“Bolin”,用普通話讀出來就是“白林”了,有點小意外啊。
柏林站很小,只有個小候車室,出站口這里就只有一道鐵門,走出去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泥路,當地人說走上去是個壩子,可以在那里坐車去附近的那些景點。
要去柏林街上你不用出站,就從候車室沿著鐵路往前,走個一百多米有條向右拐的小路,小路是水泥板鋪的,兩邊都是莊稼,小路的盡頭是一個涵洞,穿過涵洞就是柏林,哦不,是“白林”的街上了。
柏林的街不大,這里現在是屬于重慶市永川區何埂鎮的石筍山村,看起來就只有幾條街,街上也沒有多少人,冷清得很,也不知道我們同車下來那些人去哪里了。
找了半天,才看到一家小餐館,就和朋友一人要了一碗豆花、一份燒白和一碗飯,30塊錢一個人,價格和重慶城里差不多。吃飯時向餐館老板閑聊打聽,才知道距離火車站不算太遠的地方有個景區叫石筍山,從重慶坐火車來的人基本上都去那里玩了。
請老板推薦柏林這里的耍事,老板介紹說來這里主要是去玩石筍山,另外有些人喜歡去魚塘里釣魚,去江邊撿石頭。老板說石筍山離車站不算遠,走路過去也就四五十分鐘,坐車二十分鐘就到了,我們因為吃完飯馬上要去永川,只有下次再去看了。
那天的時間有限,剛好街上有到永川何埂鎮的班車,坐車的地點就在當地“柏林橋”旁邊。
就坐著那車去了何埂,票價5元,這種車就是一種鄉村客車,隨時上下客,到何埂鎮大概半個小時多一點。
從何埂下車后再步行三四百米就可以到去坐永川方向大巴車的招呼站了,大巴車也都是招手即停,非常方便,我那天就是一路換乘,一個多小時后就到達永川東高鐵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