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公眾號都是宣傳、獲客的主要渠道,作為新媒體從業者,每天醒來除了選題寫作外,漲粉總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于是乎;
《XXX一篇文章漲粉50000》
《XXX1張海報3天新增10W粉絲》
《XXX三個月漲粉100萬,A輪融資500萬》
諸如此類的標題黨不斷充斥著朋友圈,更有大咖們總結了無數套漲粉邏輯清單圖。頓時猶如神器助手,清單加持,10W+近在眼前,滿滿的雞血每天拼刺,然事實卻依舊是......
公眾號關注來源分析
知道關注入口,才能懂得如何獲取用戶。微信雖然是一個10億級別的“OS系統”,但天然性質的半封閉熟人社交化系統,和頭條的機器推薦完全異同。頭條可以冷啟動,無需粉絲可能也會10W+,但微信假如沒有粉絲,結果可想而知。
從上圖可以看出,最大的來源就是朋友圈,朋友圈也是微信用戶的高頻入口,僅次于好友聊天,有了高頻動作,加上朋友的推薦閱讀,天然的信任度和篩選過濾,形成裂變似傳播。
第二大入口是推薦,有了媒體或者大V的信任背書,除了流量就是轉化率的提升,過去靠傳統大渠道,比如央視、主流報紙等平臺,無需精心策劃,吼兩聲都能有影響,進入去中心化的自媒體時代,有影響力的垂直IP更容易獲得用戶的認可。
所以這個渠道就出現了諸如軟文廣告、互推、投稿、轉載等很多變體。其中互推是可復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另外還出現換群、朋友圈互推等。
第三個入口是搜索,這個搜索來源也就是很多大咖所謂的全網布局,包括自媒體平臺全鋪,公眾號名稱、描述內容等等做好關鍵詞布局,更有不少大咖分析微信SEO的來臨。
不過,微信還遠沒有達到搜索生態的形成,即使出現了各種跡象,比如微信指數的推出等等。
剩下四個入口的總體流量都過低,并不能達到大規模快速漲粉的目的,除非你有所在入口的資源,比如線下二維碼,大部分是大型連鎖實體,利用WiFi漲粉或支付關注漲粉等。
雖然微信已過10億用戶,但總體用戶已達天花板,互聯網流量紅利褪去,新媒體渠道面對的是用戶疲軟、內容同質化、打開率降低、掉粉率增加。不過近幾年確實走出了很多爆款漲粉案例,條條大路能漲粉,我們只能抓住那些確實可以復用的大規模漲粉方法。
有些途徑可以漲,但不值當花費人力物力,比如你說全網布局,當然如果說軟件工具一鍵全平臺發布,到也未嘗不可。
再比如說內容漲粉,除了那些本來就坐擁百萬千萬粉絲的自媒體大咖,不是誰都有能力寫出個爆文的,每天追著熱點,想著選題,策劃標題,腦洞軟文,90%以上的團隊都沒有內容基因。
不是說內容不重要,恰恰公眾號的主要作用就是內容,好的內容自帶傳播、自帶用戶。但起步時可能并不是你的主要戰場。
還有人說投放廣告,短平快的砸錢模式確實能快速撐起一個大號,但任何一個渠道都有流量紅利趨勢,起初漲粉可能幾毛錢,現在可能需要幾塊幾十塊也不見得,大金主可以試試。
我們所要推薦的是0成本/低成本可復用的漲粉套路,上圖已經標注出前兩大入口,朋友圈和互推。
要想大規模獲取流量,要么向用戶要傳播,要么向媒體。但是為什么給你傳播總得需要一個理由?以情或以利!
以利:分享后可以直接獲取利益,最好是分享者和接受者都能獲取,比如說大家常見的單車券,低價拼團、外賣紅包等等。
以情:獲得社交貨幣,戳中用戶的心智,很多大號并沒有直接給用戶以短期或長期直接利益,但依舊能看到朋友圈的刷屏,常見于情感、故事、社會新聞評論等等。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可復用套路大部分是以利,利益的直接刺激帶來用戶的裂變傳播。
這里的資料可能是技能,也可能是工具,或者是圖片模板、視頻教材......,資料不能局限于教育,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牽扯到資料包,比如醫療的專科醫院排行榜,攝影類的技巧大全,飲食類的營養搭配,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想要獲取資料,只能關注公眾號才能回復關鍵詞,達到漲粉目的,后期獲取資料可繼續留在公眾號,或者引導到個人號,當然這是最簡單的人工回復,也有裂變的工具版。
比如微信號個人裂變,群裂變,引導到群或個人都可以回流公眾號,要知道公眾號打開率是遠低于個人朋友圈和群聊的。
微信個人號裂變可以達到自動加人,自動回復、自動審核、自動拉群,大大減少人工操作,群裂變也是一樣。
那如何搜集這些資料呢?
獲取用戶的痛點,切入某個具體的需求關鍵詞,依靠搜索的技巧。搜索不只是大家知道的百度等常規搜索引擎,事實上任何一個垂直媒體(網站/APP)都是搜索。
(淘寶搜索資料,閑魚更適合)
(網盤搜索)
(搜狗微信搜索)
此外還有QQ群搜索,頭條、微博搜索,只要是媒體,都可以搜索整理或者直接現成整合。
同理,課程也不是教育的獨有,和資料一樣,任何行業都可以涉及到課程,這個難度可能高于資料,因為需要行業講師,IP越大,title越大、背書越強當然轉發傳播的意愿也更大。有的玩家圖省事,可能是以網上現成的課程或者稍加整合,一樣是以微課的形式來裂變。當然大部分使用微課漲粉的會用到群裂變工具,這樣可以做到規模最大化。
(微課群裂變流程圖)
裂變是否成功取決的因素很多,比如主題的選擇,人群太小漲粉量就少,痛點不準,轉發意愿降低,海報設計不合理,打開率傳播率都下降。
(微課裂變海報參考案例)
一個值得提出的問題是,剛才說到微課涉及到課程的講解,很多新媒體從業人員或公司并沒有或者暫時還沒想到好的講課方案,其實,模仿是最好的老師!
新媒體或有孩子的家長,大多見到這種裂變海報,每日一字(其實就是新華字典或字典類網站摘抄),每日一詩(公眾號推文每天發布一首古詩詞)、每日一首英文歌、每日一個童話故事等等。
真正可以達到全自動化系列圈粉,課程就是復制準備好的公眾號推文,摘抄現成英文歌曲、童話故事、古詩詞以及漢字等等,利用海報吸引家長轉發進群,群內引導公眾號獲取課程,為了避免封號的危險,可以按不同公眾號公開課程期數。
比如360天學西游記,1-10期A號領取,11-20號領取等等。有的課程為了達到更高的傳播以及活躍率,會引流到服務號進行模板消息訂閱,此外進行打卡簽到分享朋友圈進行二次傳播裂變。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社交作為最高頻的互聯網用戶行為,自然免不了社群的出現,當社群提供人脈共享、資源共享、互動問答、分享交流,特別是有大咖加持的時候,更能吸引用戶的裂變轉發。
而有些社群更是利用空手套白狼的姿勢來不斷壯大,比如資源對接群的出現,對外宣傳有大量資源主吸引廣告主轉發,對外宣傳有大量廣告主吸引資源主轉發,在社群內引導公眾號關注。
公眾號關注入口第二大來源就是別的公眾號推薦,那如何讓別的號推薦,就產生幾種形式,首先是轉載,你的文章好除了用戶本身會產生傳播行為,別的號也會進行主動轉載,畢竟公眾號泛濫的情況下,好的內容是最缺乏的,用戶可能并不關心該號的內容源是否原創,只關心推薦的文章質量是否過高。
其次是主動投稿,大流量的號每天也在愁內容,主動尋找優質行業號進行投稿。最后就是我們說的互推,本質就是流量互換,當然也就是粉絲差不多,此外還出現群推、換群、朋友圈互推等等。
尋找互推資源可以QQ群搜索、新榜查詢優質號、或者主動出擊公眾號回復談合作等等。
互推一般有以下三種形式:
1. 全文互推,互推內容為內容主體,在標題中直接告知用戶此為互推內容。
2. 文末互推,互推內容置于文末,性質更接近日常廣告位;獨立于內容主體,這種互推方式應用最廣。
3. 關注后互推,在對話框中以關鍵詞回復,或者以被添加后自動回復的歡迎語進行互推。
以上就是我研究了八百多個公眾號不斷總結發現至今仍有效的四個漲粉模式,有時候,模仿就是最好的老師,我每次都是遇到好的套路就喜歡去研究下整個流程,雖然很多時候并沒有實戰的時機,但總是多一個接觸最新知識的窗口。
關注的號達到極限,每次再看下哪些號歇菜了分析下原因,因為有些模式受到不同時期的政策影響,比如剛才說的互推,早期的時候就出現了大批量的微信號、公眾號互粉平臺,網上廉價的源碼包代售也割了一批付費VIP用戶。
今天的文章有些長,如果你覺得還有其他有效漲粉套路歡迎留言評論,覺得文章好也請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