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已經成為繼“三高”之后的第四高。
正常情況下,尿酸的生成和排出是處于均衡狀態的,當體內尿酸升高生成增加、排泄減少,就會引起高尿酸血癥。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一旦體內出現嘌呤代謝紊亂,就會導致尿酸生成增加、排出減少,引起高尿酸。
大圖模式而酒精是導致尿酸升高的主要元兇之一。
像常見的黃酒、啤酒中,就含有大量的嘌呤,人體飲用過多,就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
而紅酒和白酒雖然嘌呤含量并不豐富,但是,酒精進入人體后,會代謝出乳酸,從而抑制尿酸的排泄,引起尿酸升高。
我們平時在飲食方面如果不注意,會引起尿酸的急劇上升,因為人體尿酸含量有20%是外源性的。
除了酒精,這3種食物也是高尿酸的“禍根”,最好少吃
食物1、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味道鮮美,收到很多人的喜愛。
它雖然營養豐富,但是,當中的嘌呤含量也很高,并不適合高尿酸患者食用。
再加上動物內臟是動物過濾、排毒的器官,當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食用過多,還會增加腎臟負擔。
大圖模式食物2、海鮮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上升,海鮮也開始頻繁出現在餐桌上。
特別是沿海地區的人群,海鮮更是不會少吃,往往也導致痛風多發。
因為,海鮮中含有豐富的嘌呤,而過多的攝入嘌呤,會導致體內尿酸急劇升高,引起高尿酸。
而長期的尿酸過高,尿酸會析出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處,引起炎癥,導致痛風性關節疾病。
大圖模式食物3、菠菜
很多人會覺得綠色蔬菜對人體健康有益無害。
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對于高尿酸患者來說,像菠菜這種草酸含量較高的蔬菜,并不適合多吃。
因為,過多的草酸進入人體,會使得體內的尿酸飆升,對腎臟造成損傷,如果真的想吃,最好焯下水,可以減少草酸的含量。
長期的尿酸過高的患者,要小心3大并發癥
并發癥1、糖尿病
糖尿病和高尿酸同屬于代謝類疾病。
體內的尿酸偏高,會導致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從而影響胰島素的正常發揮,引起血糖升高。
有研究發現,尿酸每增高3.5mg/dl,新發糖尿病的風險就會上升18%。
并發癥2、腎臟疾病
尿酸主要是在腎臟代謝,隨尿液排出。
一旦尿酸過高,就會導致尿酸以結晶的形式沉積在腎臟,進而損傷腎小球和腎間質。
長期以往,甚至還會形成腎結石,引起腎絞痛、尿毒癥等腎病。
大圖模式并發癥3、動脈粥樣硬化
長期尿酸過高,會析出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身體各處。
一旦沉積在動脈血管,就容易損傷血管內膜,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致使血脂在血管壁沉積,引起動脈硬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有研究顯示,40歲前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患者,尿酸值比常人要高,而高尿酸血癥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5倍。
大圖模式日常降尿酸,做好“1多、3少”,防止腎衰
“1多”
多補充營養元素
缺少黃酮類化合物是尿酸鹽形成的重要因素。
體內黃酮類物質含量過少,會加速嘌呤代謝尿酸的進程。
而一旦尿酸值過高,就會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軟組織和腎臟中,導致關節腫大,引發痛風,甚至腎衰。
補充黃酮類化合物,說白了就是補充抑制尿酸鹽形成的物質,有助于減慢尿酸鹽形成,保護關節及腎臟組織。
“3少”
1、少熬夜
人在睡眠狀態下,身體各個器官處于休息狀態。
長期熬夜的話,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鐘,使人體出現代謝失常、內分泌失調的現象,從而影響尿酸的排泄。
2、少憋尿
尿酸主要是隨著尿液排出體外的。
如果經常憋尿,會加速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腎臟處,容易形成腎結石,引起痛風性腎病。
大圖模式3、少暴飲暴食
飲食不規律的話,就會呆滯胰島素分泌被打亂。
從而造成肝臟受損,使原本轉化為能量的物質,轉變為脂肪堆積在周圍臟器,引起肥胖。
而肥胖與高尿酸血癥的出現關系密切,因為肥胖者往往會出現內分泌紊亂、胰島素抵抗,導致尿酸升高,引起高尿酸血癥。
大圖模式健康科普
降尿酸并不是說一勞永逸的,要堅持定期檢查。
檢查項目主要包括:血尿酸、尿常規和腎功能,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尿酸的控制情況,還能了解蛋白、血肌酐、腎小球的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