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糖尿病,
為何你的腎臟“中了槍”?
泡沫尿、水腫,哪些信號需注意?
做好這幾點,遠離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所致的
腎損傷
近年來,因糖尿病引起腎損傷再發展為尿毒癥的患者人數逐年增加。
腎臟是人體的過濾器。血糖控制不好,腎小球內血管會因血糖攻擊而逐漸硬化、腫脹、變厚,腎臟的過濾功能隨之下降,導致有毒物質、肌酐、尿素氮等在血液中堆積。時間長了,腎臟就會出現彌漫性損傷。
測一測,你的
糖尿病腎病風險高嗎?
方法一
起夜次數
一般而言,夜尿的次數與性別和年齡都有關系。年齡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男性每晚起夜2次以內、女性3次以內都是正常,次數過多需警惕腎臟損傷。
方法二
高血壓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會增加腎病風險。如果在糖尿病前已經存在多年高血壓,腎臟受損的風險最高;糖尿病和高血壓同時被發現,腎臟受損的風險其次,這一情況多見于肥胖、不運動的人群;如果患有糖尿病多年但高血壓時間較短,腎臟受損的風險較低。
專家提示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凝血癥和肥胖,都是糖尿病腎病的高危因素。
既要降糖、又要降壓,
藥物多了會傷腎嗎?
一般情況下,吃藥帶來的危害要遠遠低于疾病帶來的危害。如果患者年齡較大,且腎功能和心臟功能都不好,醫生會酌情減藥。因服用降壓藥、降糖藥導致的腎臟損傷極為少見。上面這些圖片中的降壓藥和降糖藥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
方法三
是否存在泡沫尿
如果尿液中出現大量綿細泡沫且5分鐘后仍然沒有消散,需警惕腎損傷。一般而言,按照糖尿病腎病1到5期的分期,1期和2期幾乎沒有蛋白尿癥狀;3期開始出現微量蛋白尿;3期末和4期開始出現大量蛋白尿。
如何測出蛋白尿?
01
微量蛋白尿測試是精準和靈敏的檢測手法;
02
兩次微量蛋白尿測試均大于30毫克/升,意味著已經出現了蛋白尿;
03
高強度運動、過度勞累、泌尿系統感染或者感冒發燒,也會出現臨時的蛋白尿。
方法四
下肢水腫
糖尿病腎病患者往往會伴有水腫,雙下肢水腫和眼瞼水腫最為常見。水腫部分按下去有坑,且幾分鐘內無法恢復。普通人如果久坐、久站也會導致水腫,但是短時間內會恢復。
遠離糖尿病腎病
記住這幾大法則
定期檢查。
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微量蛋白尿檢查;如果已經發現蛋白尿且正在治療過程中,每半年需進行一次檢測。
控制飲食。
腎損傷人群要控制植物蛋白攝入量,包括黃豆、綠豆、豆腐等。可攝入適量魚肉、鴨肉或者牛羊肉等精蛋白食物。腎損傷人群蛋白質最高攝入量(克)=體重(公斤)×0.8。
避免劇烈運動。
糖尿病患者應選擇太極拳等動作慢、強度低的運動方式。
控制“三高”。
80%至90%的糖尿病患者同時伴有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疾病。這些危險因素控制得越好,糖尿病腎病的發生風險就越低。
健康之路一一節目播出時間
《警惕血糖傷了腎》
△ 首播:6月22日 18:05
△ 重播:次日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