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幾年的VC,參與了眾多的項目,接觸了無數的創業者,參與了多個創業企業的管理。體驗了一個個企業一帆風順的成長,慢慢長夜的煎熬,轉眼間的崩潰。非常希望把自己的經歷、體會、想法拿出來分享。什么是VC最喜歡的商業模式?這個話題拿出來做為我的BLOG的開篇語,與大家交流。
VC,不知什么原因國內翻譯為“風險投資”,但是此風險(venture)非彼風險(risk),事實上創業投資的人都會刻意規避風險。
一個新的公司或一個投資項目,通常有三個方面的風險:一個是市場,二是技術,三是人。
我們先來談“人”的風險,美國經過二十五年的發展,有很成功職業經理人,所以人的風險相對較小,而中國的“人”的風險比較大,這也是中國創業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對于“市場”風險,由于美國的各行業市場基本上都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所以,創業項目更多是去開辟新的市場。而對于中國,原有的市場并未被充分挖掘,所以中國的新項目只要把市場定位在已有的市場中就可以規避這一風險。
同樣的,利用美國的現有的技術到中國開發新的應用,就可以規避“技術”的風險。
創新技術+創新市場的項目,市場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來,總量和增值速度都不確定,技術的穩定性,可靠性都需要驗證,并且團隊成員沒有現成的商業經驗可以借鑒,目標用戶、收費模式、價格策略、營銷渠道、產品設計等等都需要摸索和驗證,項目的風險會非常大,周期長。
綜觀中國的企業,先行者通常不能分享勝利的果實,如VCD,手機的。說得更近一些,就是眾多基于3G的項目,舉個簡單的便子,如手機電視,這是一個典型的創新技術+創新市場的項目,雖然大家都知道3G肯定會來,都知道手機電視肯定會有市場。但是3G什么時候來,有多少用戶會接受,愿意付多少錢,這些都是未知數。
相反,看Ctrip, 51job, Focusmedia做的行業其實都很傳統,訂票、工作中介,廣告,用的技術也很熟,但是市場很明確,容量很大增值速度快,商業模式很清晰,所在在業務和資本市場都有很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