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有園區 農業有基地 城鄉有載體 |
“一城五區八基地”構建豐寧發展新格局 |
本報訊 (韓春明、邱艷東)豐寧緊緊抓住被劃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和“十二五”開局之年的有利時機,推出了一城五區八基地的“158”戰略,圍繞產業民生轉方式、調結構,推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發展現代產業園區,推動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規劃了新興產業示范園區、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工業聚集區、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現代物流園區。目前工業聚集區、新興產業示范區建設快速,為促進經濟發展和重大項目落地提供了平臺。工業聚集區:園區總規、控規及產業發展規劃均已編制完成,并通過市級評審。目前,正在申報省級工業聚集區。今年新入駐園區投資億元以上項目5個,總投資達到23.5億元。新興產業示范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已編制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
依托特色產業基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壯大縣域經濟。著力構建生態文明基地,把生態文明觀念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貫穿到生產生活各領域,不斷豐富豐寧特色的生態文化內涵,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打造豐寧第一品牌和第一競爭力。“十二五”完成工程造林125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50.3%。抓好生態破壞區功能恢復,推進“禁牧”和天然林“限伐”,加強壩上旅游區草場保護;實施一批重點水利設施工程,加強潮灤河流域治理、強化工農業污染治理,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同時積極謀劃加快建設稀貴金屬基地,確保建成綠色能源基地,精心打造有機食品、園藝花卉、觀光農業基地,全面提升休閑度假基地,推進宜居生活及養老健身基地7大基地的建設。
建設山水園林中等城市,構建城鄉一體化載體。堅持山水園林中等城市定位,以現代產業支撐繁榮,以良好生態營造舒適,建設經濟發展高地、宜居幸福家園。拉開城市框架,將湯河、南關、土城、五道營等四鄉鎮納入城區規劃范圍,“十二五”末建成區面積由7.5平方公里拓展到12.6平方公里,其他四鄉鎮控制性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依托園區和基地與中心城區產業互聯、要素互動、設施共享。全縣城鄉總體布局以縣城為核心、大灘鎮和鳳山鎮為副中心、重點鎮為支點,整合空間布局,優化要素配置,帶動周邊鄉村加快發展。“十二五”末全縣城鎮化率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