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的功能
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是發射系統中的主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發射機的前級電路中,調制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射頻信號功率很小,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放大 一緩沖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獲得足夠的射頻功率以后,才能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為了獲得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必須采用射頻功率放大器。功 率放大器往往是固定設備或終端的最昂貴、最耗電、效率最低的器件。
在調制器產生射頻信號后,射頻已調信號就由RFPA將它放大到足夠功率,經匹配網絡,再由天線發射出去。
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的分類
根據工作狀態的不同,功率放大器分類如下:
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的電路組成
放大器有不同類型,簡化之,放大器的電路可以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晶體管、偏置及穩定電路、輸入輸出匹配電路
1、晶體管
晶體管有很多種,包括當前還有多種結構的晶體管被發明出來。本質上,晶體管的工作都是表現為一個受控的電流源或電壓源,其工作機制是將不含內容的直流的能量轉化為“有用的”輸出。直流能量乃是從外界獲得,晶體管加以消耗,并轉化成有用的成分。一個晶體管,我們可以視之為“一個單位”。不同的晶體管不同的“能力”,例如其承受功率的能力有區別,這也是因為其能獲取的直流能量的能力不同所致;例如其反應速度不同,這決定它能工作在多寬多高的頻帶上;例如其面向輸入、輸出端的阻抗不同,及對外的反應能力不同,這決定了給它匹配的難易程度。
2、偏置及穩定電路
偏置和穩定電路是兩種不同的電路,但因為他們往往很難區分,且設計目標趨同,所以可以放在一起討論。
晶體管的工作需要在一定的偏置條件下,我們稱之為靜態工作點。這是晶體管立足的根本,是它自身的“定位”。每個晶體管都給自己進行了一定的定位,其定位不同將決定了它自身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定位上也存在著不同的性能表現。有寫定位點上起伏較小,適合于小信號工作;有些定位點上起伏較大,適合于大功率輸出;有些定位點上索取較少,釋放純粹,適合于低噪聲工作;有些定位點,晶體管總是在飽和和截至之間徘徊,處于開關狀態。一個恰當的偏置點,是正常工作的礎。
穩定電路一定要在匹配電路之前,因為晶體管需要將穩定電路作為自身的一部分存在,再與外界接觸。在外界看來,加上穩定電路的晶體管,是一個“全新的”晶體管。它做出一定的“犧牲”,獲得了穩定性。穩定電路的機制能夠保證晶體管順利而穩定的運轉。
3、輸入輸出匹配電路
匹配電路的目的是在選擇一種接受的方式。對于那些想提供更大增益的晶體管來說,其途徑是全盤的接受和輸出。這意味著通過匹配電路這一個接口,不同的晶體管之間溝通更加順暢,對于不同種的放大器類型來說,匹配電路并不是只有“全盤接受”一種設計方法。一些直流小、根基淺的小型管,更愿意在接受的時候做一定的阻擋,來獲取更好的噪聲性能,然而不能阻擋過了頭,否則會影響其貢獻。而對于一些巨型功率管,則需要在輸出時謹小慎微,因為他們更不穩定,同時,一定的保留有助于他們發揮出更多的“不扭曲的”能量。
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穩定的實現方式
每一個晶體管都是潛在不穩定的。好的穩定電路能夠和晶體管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可持續工作”的模式。穩定電路的實現方式可劃分為兩種:窄帶的和寬帶的。
窄帶的穩定電路是進行一定的增益消耗。這種穩定電路是通過增加一定的消耗電路和選擇性電路實現的。這種電路使得晶體管只能在很小的一個頻率范圍內貢獻。另外一種寬帶的穩定是引入負反饋。這種電路可以在一個很寬的范圍內工作。
不穩定的根源是正反饋,窄帶穩定思路是遏制一部分正反饋,當然,這也同時抑制了貢獻。而負反饋做得好,還有產生很多額外的令人欣喜的優點。比如,負反饋可能會使晶體管免于匹配,既不需要匹配就可以與外界很好的接洽了。另外,負反饋的引入會提升晶體管的線性性能。
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的效率提升技術
晶體管的效率都有一個理論上的極限。這個極限隨偏置點(靜態工作點)的選擇不同而不同。另外,外圍電路設計得不好,也會大大降低其效率。目前工程師們對于效率提升的辦法不多。這里僅講兩種:包絡跟蹤技術與Doherty技術。
包絡跟蹤技術的實質是:將輸入分離為兩種:相位和包絡,再由不同的放大電路來分別放大。這樣,兩個放大器之間可以專注的負責其各自的部分,二者配合可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利用的目標。
Doherty技術的實質是:采用兩只同類的晶體管,在小輸入時僅一個工作,且工作在高效狀態。如果輸入增大,則兩個晶體管同時工作。這種方法實現的基礎是二只晶體管要配合默契。一種晶體管的工作狀態會直接的決定了另一支的工作效率。
手機射頻模塊功率放大器(PA)市場情況
手機功率放大器領域是目前手機里無法集成化的元件,手機性能、占位面積、通話質量、手機強度、電池續航能力都由功率放大器決定。
如何集成這些不同頻段和制式的功率放大器是業界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有兩種方案:一種是融合架構,將不同頻率的射頻功率放大器PA集成;另一種架構則是沿信號鏈路的集成,即將PA與雙工器集成。兩種方案各有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手機。融合架構,PA的集成度高,對于3個以上頻帶巨有明顯的尺寸優 勢,5-7個頻帶時還巨有明顯的成本優勢。缺點是雖然PA集成了,但是雙工器仍是相當復雜,并且PA集成時有開關損耗,性能會受影響。而對于后一種架構,性能更好,功放與雙功器集成可以提升電流特性,大約可以節省幾十毫安電流,相當于延長15%的通話時間。所以,業內人士的建議是,大于6個頻段時(不算 2G,指3G和4G)采用融合架構,而小于四個頻段時采用PA與雙工器集成的方案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