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為將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郭淮,于太原得一刀,文曰‘宜為將’。后遂為將軍,及與蜀將戰,敗失此刀。”郭淮是三國魏名將,山西太原人。一開始,郭淮只是曹丕手下的一名賊曹。
網絡配圖
后來郭淮在太原無意間得到一把刀,刀身銘文“宜為將”。后來,郭淮果然當上了將軍。但與蜀軍交戰時,郭淮戰敗。逃回營地之后,他身上佩戴的宜為將刀不翼而飛,原路返回尋找也沒有找到。“宜為將”,宜為勝將之刀也,郭淮戰敗了,刀都覺得刀人,于是悄悄離開了,此刀不佩敗將!
蕩寇將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周瑜,作南郡太守,造一刀,背上有‘蕩寇將軍’字,八分書?!?/p>
網絡配圖
周瑜是三國吳名將,他任南郡太守時打造了一把刀,刀成后刀身驚現“蕩寇將軍”四個隸字,周瑜甚是奇怪,因當時東吳并無“蕩寇將軍”一職。更奇怪的是,周瑜佩此刀很不得手,而且經常生氣,最后被諸葛亮氣死了。周瑜臨死時,將此刀轉贈程普。程普用此刀很是順手,更奇的是,他后來竟被封為“蕩寇將軍”。這刀是怎么回事?難道專為程普所生,而且知道程普將為“蕩寇將軍”?此刀未卜先知!
新亭侯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張飛,初拜新亭侯,命匠煉赤朱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后范強殺飛,將此刀入于吳。”張飛是三國蜀漢第一猛將,因功被封為新亭侯。張飛一高興,便讓鐵匠用赤珠山的精鐵打造了一口刀,銘曰“新亭侯”。刀成,兇光刺眼,令人膽寒。張飛常佩此刀炫耀,刀之寒光令諸將畏懼。
網絡配圖
關羽死,張飛欲以此刀為關羽報仇,但未出發,部下張達、范強便以此刀將其人頭砍下。此刀歸張范二人所有,提張飛頭投奔東吳。后張范二人被押歸蜀千刀萬剮,此刀落入孫權之手。孫權將此刀賜與夷陵之戰中的勇猛之士,奇怪的是,誰佩上這把刀誰死,后來此刀不翼而。新亭侯刀最邪門,誰佩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