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是思維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加以考察的方法;綜合是思維把事物的各個部分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加以考察的方法。辯證思維借助于這一方法揭示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獲得關于事物多樣性統(tǒng)一的具體知識。
對分析與綜合的辯證統(tǒng)一的認識是人類思維長期發(fā)展的結果。西方古代哲學中把分析與綜合當作兩個平列的思維方法。到近代,這兩種方法被機械地對立起來。以F.培根、J.洛克為代表的一些經驗論者片面地強調分析,把它看作獲取真理的唯一方法。以R.笛卡爾、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一些唯理論者卻片面地強調綜合,把它看作獲得真理的最完善的方法。I.康德雖然既承認分析,又承認綜合,但在他的先驗邏輯中,分析與綜合仍然是對立的。G.W.F.黑格爾對分析與綜合作了辯證的解釋。他不僅批判了經驗論者和唯理論者使分析與綜合相對立的做法,而且認為哲學的方法應該“既是分析的,又是綜合的”,不僅僅是把分析和綜合“平列并用”或“交替使用”,而是以揚棄的形式包含上述兩個方面。黑格爾立足于客觀唯心主義,把外界事物看作絕對理念外化的結果,把對事物的分析與綜合僅僅看作理念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的運動和展開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關于分析與綜合相統(tǒng)一的合理思想,科學地闡明了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使之成為辯證邏輯的科學方法。
辯證邏輯所闡明的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①它們相互依存、互為前提,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反之亦然。任何綜合,都必須以分析為基礎,任何分析又必須以綜合為指導。②它們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和交叉,即在分析中有綜合,綜合中有分析,尤其在對復雜事物的認識過程中更是如此。③它們相互轉化。人們認識事物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不太深刻的本質到更為深刻的本質的過程就表現(xiàn)為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這樣相互轉化的前進運動。就認識的程度來說,分析與綜合在后一層次上的重復總比前一層次要深刻得多。
運用分析與綜合相統(tǒng)一的方法有兩個基本的要求:①分析與綜合必須有其客觀基礎。分析與綜合的過程不是任意的,而要以客觀對象本身的性質、關系及其運動、變化為依據(jù)。②對事物進行分析與綜合時,必須首先分析其內在客觀矛盾,從中揭示和闡明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和本質。這種對客觀矛盾的分析過程本身就包含著分析與綜合這兩個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