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適用中通常使用的,以及在法學著作中通常討論的法律推理,一般是形式邏輯的推理,即不是對思維實質內容而僅對思維方式的推理。在有的法學著作中,這種形式推理又稱分析推理、先例邏輯或形式邏輯。形式推理一般有三種形式: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類推)。在以制定法為主要法律淵源國家,在適用法律時運用的形式推理主要是指演繹推理,或者說,主要是指通常講的三段論的推理方式,即從一個共同概念聯系著的兩個性質的判斷(大、小前提)出發,推論出另一性質的判斷(結論)。具體地說,法律規定(一般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二者構成)是大前提,案件事實實是小前提,結論就是判決或裁決。形式推理的第二種形式是歸納推理。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而歸納推理則是從特殊到—般的推理。
在有的情況下,特別是在所謂疑難案件中,必須進行一種高層次的實質推理,即這種推理不是指思維形式是否正確,而是關系到這種思維的實質內容如何確定的問題。亞里士多德將這種推理方式稱為辯證推理或辯證邏輯,也有人稱為非分析邏輯、結果邏輯,分別與形式推理、形式邏輯、分析推理、先例邏輯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