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我是UE網小編:NANA 校驗:阿西
導讀:市場上多如牛毛的產品。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大紅大紫。為什么有百分之99%的產品死掉了?為什么你沒有得到用戶青睞?我們借助這篇文章解析一下。
多數用戶是小白,但用戶不喜歡被別人當小白,也有部分用戶是屌絲,但用戶不希望別人真把自己當屌絲。所以在好的產品設計中,用戶能有足夠的空間,能切實、快速的解決用戶的需求,切到用戶痛點,同時又能讓用戶找到存在感、滿足感、幸福感;但是往往很多產品,并不是因為商業目的,而在產品設計中就為用戶設置了很多障礙,本文中,我們就來簡單說下讓用戶討厭的產品設計都有哪些。
用戶在使用一款產品時的體驗曲線:
(一)好產品體驗曲線:
好的產品體驗的交互設計要比視覺視覺更高優先級!
(二)一般產品體驗曲線:
但是一般市場的產品都是重視UI忽視了交互設計,認為交互設計并沒有什么卵用!UI或產品兼做即可。
(三)差產品體驗曲線:
那么一款產品,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弄丟用戶的?
名字:
產品的名字又要通俗易懂,又不能過于直白,這其實并不矛盾,例如:淘寶網,淘一淘寶貝,買買東西,既讓用戶能看懂,又讓用戶產生聯想;那么為什么不能過于直白?誰也不想別人看到自己手機里有一款“**約炮神器”的軟件吧?
視覺設計:
一秒鐘決定生死,基本不可逆的讓用戶干掉你。當你的產品配色讓用戶無法理解,視覺設計的各個元素讓用戶不明所以,渣到爆的像素、和主題不搭的貼圖、非主流的字體等等,這時的我只想快速解決完需求然后趕緊卸掉。
交互設計:讓用戶覺得自己被耍了,劇本不是這么寫的,與用戶預期不同,核心功能被隱藏在非常深的入口里,一個工具類軟件剛打開就讓用戶登錄注冊,用戶還沒進入軟件呢,緊接著又要用用戶的麥克風又要用用戶的攝像頭,還要讀用戶的通訊錄,你不怕用戶把你當病毒嗎?
速度:
性能非常影響用戶的體驗,打開一個app,一直有個小菊花在屏幕中央轉圈,每一步操作都非常卡頓,用戶很難流暢的體驗整個產品,只要有兩次卡頓,用戶就有了關閉你的心了,如果有閃退一類的問題,后果不言而喻。
改變操作習慣:
用戶習慣的更改會讓用戶變的很不爽,這也是造成用戶流失的巨大原因,不要以為你對產品的細微調整用戶感覺不到,有些用戶的離開,就是因為你將“是”和“否”調換了位置。
誘騙點擊:
用著某些軟件,突然彈個浮層,一不留神就點到了;一個看似商城的圖標,點進去竟然是推廣的廣告,這種誘騙點擊或許能很快的提升CTR,但是有沒有留意卸載率的提升速度也很快呢?
自作主張:
對于某些系統級、工具類軟件來說,用戶授權給你是讓你更好的幫助用戶處理問題,但不要拿用戶的家門鑰匙把你的親戚朋友都邀請進來開party,在用戶桌面上各種創建圖標,未經用戶許可給用戶下載軟件、修改用戶設置等行為都是讓用戶無法忍受的,即便做的再隱蔽,用戶也會心生厭惡,一旦有替代品用戶會毫不猶豫的干掉你。
騷擾用戶:
產品為了刷存在感,刷DAU,頻繁的彈通知、消息,不要什么事都去問用戶,不要一直在用戶面前晃,如果用戶頻繁的打開你是因為你不斷的騷擾用戶,那么用戶就會讓你永遠消失在他的世界里。
頻繁升級:
“修復bug”、“修復了一些體驗問題”等等,產品越來越大,但毫無變化,慢慢的用戶會產生質疑,到底每次升級都干嘛了?筆者只知道用戶在升級完成后,打開App會說“哇!顏色變了!”,“哇,真加了評論功能!”;但用戶不會說“哇!后臺數據庫改用python來寫啦!”,“哇!修復了好幾個Bug!”。所以,要做讓用戶看得見的改變,否則除非是比較嚴重的Bug,要不別做沒有必要的升級。
未滿足核心需求:
這是一切產品的根本,也是所有產品體驗的基礎,一定要滿足用戶需求,一定要為用戶切實的解決問題,清理軟件清理不干凈、視頻軟件看視頻特別卡、聊天軟件經常發不出去消息等等,如果沒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即便你前面做的再好,也與用戶無關,用戶一定會將你干掉。
產品團隊、設計團隊在設計產品時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用心的設計每一個功能、文案、提示、引導,雖然用戶可能無法專業的說出產品中存在的問題,但是用戶會感覺到產品是否存在問題,如果不用心,用戶就會在某一個你不知道的時刻,放棄你。
文章來自于:我是UE網
編譯:我是UE網小編:NANA 校驗:阿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