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脾胃和肥胖有著最直接的關系,如果脾胃功能健康,減肥可以說是隨心所欲的事情。
在夏季,即使現在已經立秋,幾乎所有的中醫師、西醫師、營養師都會建議大家:遠離冷食冷飲!可是夏天里的冷飲、冰淇淋、冰鎮水果又是那么受歡迎。對很多人來說,要完全拒絕這些誘人的冷飲冷食根本不太現實。
可是大量的吃冰鎮食物,會使我們人體胃部受到強冷的刺激而造成胃部急劇冷縮;如果是吃熱的食物同時再吃冰鎮的食物,會加劇這種情況,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脾胃受損,出現了脾胃虛弱的癥狀。
中醫講:“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皆屬于土。”它們組成了一個較完整的消化系統,每天都要完成食物的搬運、研磨、過濾、吸收、外排任務。
一到夏季,人體的氣血重心就遠離中土,轉移到心肺區和體表,所以夏天里,我們的皮膚和手腳都是熱的,肚子卻涼得像秋天。
因為這一原因,夏季里人的脾胃功能是偏差的,稍微吃一些油膩、生冷、辛辣或不干凈的東西,就容易拉肚子。
夏夜睡覺貪涼,全身都可以袒露,唯有肚子要蓋上,因為腸胃最易受涼。我家倆寶小的時候,我媽總是告誡我,晚上再熱睡覺的時候也要給他們穿上肚兜,或者用小毛毯把肚子蓋嚴實,不能大意。
夏天吃冰冷的東西,是選中了人體最薄弱的環節來進攻,因此每一杯冷飲都能擊中要害。被攻擊后的脾土系統受損情況如何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癥狀來檢測一下:
1. 很少有饑餓感,即便肚子餓也不想吃東西。
2. 過分挑食。
3. 肌肉無力,懶得動,易疲勞。
4. 肚子、膝蓋部位的溫度過低(可與旁人比較)。
5. 形體過胖或過瘦。
6. 容易感冒、氣短,或有鼻炎、咽炎。
7. 有過敏問題、皮膚病。
8. 二便不正常,早起難排便,時常便秘或腹瀉。
9. 體寒,怕冷,手腳冰涼。
10.女性痛經。
以上是一些脾土系統受涼和失衡的表現。如果你中了兩條以上,建議逐漸減少或杜絕冷飲冷食。如果有五條以上符合,強烈建議不要再吃任何涼的東西,別讓脾胃在最無力的季節里受傷。
因為一旦出現此情況,若想恢復,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而脾胃是否健康則決定了我們身體是否健康。想想,我們是靠食物的營養物質來供給身體養分,如果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正常被人體吸收,而是像垃圾一樣的堆積,自然就造成了各種各樣的疾病發生。也可以說脾胃是我們的“后天之本”和“氣血生化之源”,只有人的氣血充足,我們才能為防病治病儲備充足的能量,面色紅潤,精力充沛,人也會看起來更精神!
所以,即便夏天很熱,也要注意讓自己散散體溫,再吃一點稍涼的食物,且不宜過多食用。原本脾胃就不太好的人群,珊珊我不但不建議吃涼的食物,還會建議吃點溫補的食物,夏季可以采取熱食涼吃的方式,比如紅糖姜絲水,可以擱置到常溫時再飲用,這樣可以保護脾胃。
要解決虛胖,減掉身體里多余的水分,消除水腫,就一定要先健脾益氣,讓脾胃功能恢復正常,保證體內水濕運化通暢。由于脾虛與水濕關系密切,日常應結合具體癥狀,給予燥濕、化濕、滲濕之品,以健脾祛濕。所以,常用的健脾理氣之品,多數是具有辛香味,且具有發散、行氣之功的藥材,比如砂仁、陳皮等。適當配合理氣藥材,以益氣健脾為主,如山藥、薏米、大棗、扁豆等,此時切不可濫用苦寒瀉下的藥材,否則必然加重濕氣。
能看到這里的都是真愛,小編我也要放大招了,分享3個基本方,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食用。
1、四君子湯
人參(或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藥為主的古方劑。益氣健脾,適于脾虛諸證。
2、參苓白術散
藥方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健脾補氣,本方是治療脾虛濕盛癥的常用方。
3、薏米蓮子粥
薏苡仁30克、蓮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適量。先煎薏苡仁,再放入蓮子肉,等粥成后加入冰糖食用。健脾祛濕,是很好的藥膳。
覺得不錯的朋友,不要忘了關注我哦,順便轉發+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