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孟子 離婁篇》
趙岐注:“于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孟子根據古代當時社會背景談到,不孝有三件,其中以不傳子嗣為最嚴重的事。
趙岐補充:
1.若不懂得順從父母的意思,違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于不義,是為一不孝。
2.當父母親年老,為人子,若因家里沒錢,無法侍奉父母親,使其三餐無法溫飽、生病無錢看醫,或者無功名,不能考秀才進士求得一官半職,為家揚名吐氣,是為二不孝。
3.孟子以為,為人子,若不娶媳婦,傳宗接代,沿襲家火,過年過節,無后代為祖先掃墓、祭拜是為三不孝。
其中第三點,又延續到現代,父母親看到孩子長大,到適婚年紀,或者兒女結婚多年,卻沒有子嗣,就開始著急,常常會念叨:“孩子不孝。”這也就是為何中國人一向重男輕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