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因血糖代謝異常而引起的慢性疾病,許多人對糖尿病不以為然,覺得只是血糖升高,不會引起什么大問題。
其實,糖尿病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患上糖尿病之后,多數患者需要終身服藥治療,否則極易引起并發癥。
在糖尿病并發癥中,糖尿病足就十分可怕,一旦發生,患者的雙足會發生潰爛,甚至最終要面臨截肢的后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醫生忠告:腳部出現5個癥狀,很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征兆,別一拖再拖了!
一、足部疼痛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變,可導致足部的供血發生異常,久而久之,可導致足部組織、細胞發生壞死,引起疼痛感。
這類疼痛的程度與足部受損的程度相關,疼痛越嚴重,說明足部受損也越嚴重;
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足部的肌肉、組織均可發生壞死,最終只能通過截肢來控制病情。
二、間歇性跛行
一旦發生糖尿病足,患者走路時可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現象,這是因為糖尿病可損害到足部的組織和細胞,影響肌肉正常的功能;
導致足部出現酸痛、無力的癥狀,走路時可發生跛行,不過通過短暫的休息一般可恢復正常。
如果經常出現上述癥狀的,也要及時到醫院檢查,防止病情加重。
三、感覺減退
持續性的高血糖可損害到足部的周圍神經,可導致患者足部感覺減退,對外界的感知變得十分遲鈍,比如感覺不到溫度、疼痛等等。
一旦出現這一癥狀,患者日常行走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在走路時容易不穩,總是深一腳淺一腳的,總感覺無法控制好足部的行動,也可能因此而摔倒,這一癥狀也應引起重視。
四、足部皮膚變得干燥
糖尿病患者由于足部表皮組織受到損害,可影響到汗腺的功能,導致油脂、汗液不能正常的分泌,因此,這類患者的皮膚往往比較干燥。建議患者在洗腳之后在皮膚上涂上身體乳或甘油,緩解這一癥狀。
此外,一些患者在糖尿病足出現時還會有足部皮膚瘙癢的表現,這是因為血糖過高,糖類物質影響皮膚而造成的。
五、足部容易發生感染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皮膚的軟組織受到破壞,更容易被病菌侵入;
一旦皮膚受到輕微的破損,很容易發生感染,甚至形成潰瘍,這類潰瘍治療起來十分困難,很難痊愈,而且炎癥會越來越嚴重,最終有可能發展為壞疽壞死,甚至需要截肢。
因此,糖尿病患者發現足部出現潰瘍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到醫院處理。
糖尿病患者對于身體所出現的異常癥狀要引起重視,比如足部出現以上的幾種異常,很可能是糖尿病足的信號,要及時治療,以免出現截肢這一嚴重后果。
此外,平時要做好足部的護理,穿柔軟的襪子,避免足部受傷,還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