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環境部邀請4大專家解讀《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

解讀①丨鋼鐵企業集中排放對城市空氣質量影響顯著

 行業減排仍有較大空間 (賀克斌)

2018年,國務院發布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首要任務,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都有著重要意義。

鋼鐵行業是我國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為了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委研究發布了《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深入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將在帶動鋼鐵行業升級轉型的同時,推動全國尤其是重點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促進經濟向高質量增長轉變。

一、鋼鐵行業是目前我國主要的大氣污染排放源之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2018年粗鋼產量9.28億噸,占世界粗鋼總產量的51.3%。鋼鐵行業工藝流程長、產污環節多,污染物排放量大。近年來,通過采取結構優化、重點地區企業異地搬遷、強化末端污染治理等措施,我國積極推進鋼鐵行業大氣污染物減排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2013年以來,共淘汰落后和過剩鋼鐵產能2.1億噸,取締地條鋼1.4億噸,這些措施使得在全國鋼鐵產量上升的同時實現了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但由于鋼鐵行業總產量巨大,排放水平參差不齊,行業總排放量依然高企不下。據測算,2017年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量分別為106萬噸、172萬噸、281萬噸,占全國排放總量的7%、10%、20%左右。隨著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強,特別是燃煤電廠實施超低排放以來,火電行業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2017年鋼鐵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過電力行業,成為工業部門最大的污染物排放來源。

同時,鋼鐵行業是貨物運輸量最大的行業之一,我國鋼鐵行業貨運量為40億噸以上,占全國貨運總量1/10左右。與國外鋼鐵行業以鐵路和水路運輸為主不同,我國鋼鐵行業主要依靠公路運輸,運輸過程中的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非常突出,占鋼鐵企業自身排放的20%以上。

二、鋼鐵行業布局集中加重污染

除排放量大以外,我國鋼鐵產業布局集中也是影響區域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我國鋼鐵產能布局主要集中于大氣污染相對嚴重的地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鋼鐵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55%,其平均PM2.5濃度也比全國平均濃度高38%左右。大量鋼鐵行業的集中排放加重區域大氣污染。

鋼鐵企業排放對城市空氣質量有顯著影響。我國鋼鐵產能前20位的城市(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51%)無一空氣質量達標,平均PM2.5濃度比全國平均濃度高28%。2018年168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倒數前7位的城市,鋼鐵企業都對本地環境空氣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其中排名倒數第2位至第7位的石家莊市、邢臺市、唐山市、邯鄲市、安陽市和太原市,均為全國鋼鐵產能前20城市,粗鋼產能分別為1200萬噸、700萬噸、1.33億噸、4300萬噸、2100萬噸和1600萬噸。空氣質量排名倒數第1位的臨汾市,雖鋼鐵產能不在前20城市排名之中,但擁有鋼鐵企業11家,由此可見,規模小、排放高的企業集中對城市空氣質量影響更為明顯。

三、鋼鐵行業仍有較大減排空間

“十一五”以來,全國鋼鐵企業陸續實施了一系列治污改造工程,通過燒結機(球團)配備脫硫設施,燒結機機尾、破碎篩分、高爐礦槽和出鐵場、轉爐一次煙氣、轉爐二次煙氣等工序除塵設備升級改造等工作,使噸鋼二氧化硫和有組織顆粒物排放量分別下降了70%和60%以上,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氮氧化物未采取措施、治理水平低、無組織排放嚴重、重點區域排放總量大等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與日本、德國、韓國等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污染控制水平和環保管理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占顆粒物排放50%以上的無組織排放,噸鋼顆粒物無組織排放量我國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以上。作為超過全球產量1/2的國家,我國亟需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實現鋼鐵行業排放的大幅削減。

為了有效減排各類污染物,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改善,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新技術的開發和實踐應用,取得顯著進展。如通過近5年的努力,我國超過8成的燃煤電廠實現了超低排放,燃煤電廠常規大氣污染物排放水平已降至世界最低,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非電行業也在高效脫硫、脫硝、除塵方面取得進展,并逐漸從末端治理為主轉向全過程控制,如陶瓷等建材行業的清潔燃料改造和玻璃纖維行業的全氧燃燒技術都推進了相應行業的減排工作。這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一方面為鋼鐵行業發展高效污染減排技術提供了借鑒,另一方面也在推進其他行業污染減排的同時,使得鋼鐵行業污染問題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鋼鐵行業更需加快推進污染治理步伐,為自身進一步發展贏得空間。

四、《意見》實施將顯著改善空氣質量

《意見》根據行業排放特征,對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大宗物料產品運輸,分門別類提出指標限值和管控措施,實現全流程、全過程環境管理。《意見》制定科學性強。一是充分體現了技術可行性,對超低排放要求并不是“一刀切”,對燒結機和其他主要污染源分別提出不同限值;二是充分體現了管理的差異性,在重污染天氣應對期間,對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業實行嚴格管理;三是強調依法推進,明確達標排放是法定責任,超低排放是鼓勵導向,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業給予相應政策支持;四是強調可操作性,要求鋼鐵企業制定“一廠一策”治理方案,嚴把工程質量,確保長期連續穩定運行。

《意見》的實施將穩步改變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降低鋼鐵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顯著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據初步測算,到2025年,《意見》任務全面完成后,將帶動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分別削減61%、59%和81%。

由于鋼鐵行業在重點區域相對更為集中,超低排放改造將在重點區域產生更大的環境效益。重點區域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總量將在目前的基礎上分別削減14%、18%、21%;長三角地區將分別削減8%、11%、20%;汾渭平原將分別削減3%、6%、15%。模型分析結果表明,上述污染物削減將帶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PM2.5濃度分別下降5.6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2.4微克/立方米,占區域平均PM2.5濃度的9%、8%、4%。過去北京、濟南等城市開展了鋼鐵企業異地搬遷工作,對城市空氣質量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如濟鋼搬遷對濟南市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年排放量分別削減10%和12%,使濟南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0.76,這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開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治理可望取得可觀的環境效益。

 作者:賀克斌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解讀②丨《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來了 !

將推動中國鋼鐵行業掀起一場綠色革命(李新創)

藍天保衛戰進入攻堅階段,鋼鐵行業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近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出推動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的正式出臺,將推動中國鋼鐵行業掀起一場綠色革命,從而夯實鋼鐵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一、深刻領會鋼鐵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意義

“十一五”以來,鋼鐵行業全面開展燒結機煙氣脫硫、原料場封閉、除塵器改造等工作,噸鋼有組織顆粒物、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了60%和70%以上,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氮氧化物未采取措施、治理水平低、無組織排放嚴重、重點區域排放總量大等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嚴重制約了我國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新論斷。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中國鋼鐵產業也從數量時期向高質量時期邁進。雖然近年來,中國鋼鐵產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已成為中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但是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一,“劣幣驅逐良幣”問題突出。雖然通過持續不斷開展化解過剩產能、打擊“地條鋼”等工作,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問題得到明顯的緩解,但在需求活躍的背景下,技術進步帶來的增產效應、僵尸企業產能盤活等因素客觀上增加了產量。進入工業化中后期,中國鋼材消費將呈現數量下降和品質提升的雙重趨勢,防范化解鋼鐵產能過剩的壓力依然很大。中國鋼鐵企業發展參差不齊,環保不過關的產能仍然為數不少,部分企業環保理念導向存在偏差,使用低質低價治理技術設施,企業環保管理存在不足,一些鋼鐵企業環保投入和運行成本不到先進鋼鐵企業的一半,不利于建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將對中國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

第二,我國鋼鐵產能布局與區域環境承載力的矛盾突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我國鋼鐵產能最密集的區域,粗鋼、焦炭產能分別占全國的45%和56%,其中河北省粗鋼、焦炭產能分別約占全國的24%和18%,2018年河北省鋼產量高達2.37億噸,是世界第二產鋼大國的2倍以上;同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也是我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多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長期排名倒數,區域環境承載力和鋼鐵產能布局的矛盾十分突出。華東地區的江蘇省是我國鋼鐵第二大省,2018年江蘇省鋼產量高達1.04億噸,也相當于世界第二產鋼大國的鋼產量,徐州、常州等市也多次出現在空氣質量排名倒數名單。

第三,工藝結構性問題嚴重。目前我國鋼鐵產能巨大,且長流程比重過大,電爐鋼占比不足10%;部分長流程鋼鐵企業工序不完整、不協調,獨立焦化企業數量過多,“2 26”城市獨立焦化企業焦爐數量超過85%;獨立軋鋼企業數量較多,在“2 26”城市分布著數百家獨立軋鋼企業,無法達到鋼鐵制造物質流、能量流統籌優化的最佳效果。同時,大量鋼鐵企業運輸結構不合理,主要依靠公路運輸,汽車尾氣和揚塵對鋼廠周邊影響很大。

全面深化改革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單純行政命令解決高質量發展短板問題的路必將越來越窄。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寶貴的稀缺資源,通過全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建立公平的市場化環保調節機制,倒逼鋼鐵企業強化綠色發展,倒逼鋼鐵產能向環境承載力更強的區域布局,倒逼資源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向更清潔、更高效的方向調整,將是一條必由之路。

二、正確理解鋼鐵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本質要求

生態環境部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以來,各種報道、討論層出不窮,一些地方提前出臺相關文件,部分企業先行先試,啟動超低排放改造。客觀而言,有關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需要進一步厘清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本質要求,總的來講,超低改造的本質要求是“四全”:全方位、全周期、全過程、全覆蓋。

(一)全流程全方位滿足要求才是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

相當多的鋼鐵企業以及地方環保管理部門認為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和燃煤電廠一樣就是實施脫硫脫硝,就是燒結機頭煙氣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達到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鋼鐵工業是流程工業,生產工藝環節眾多,因此鋼鐵行業超低排放與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必須鋼鐵生產全流程所有生產環節全方位滿足超低排放的要求。

鋼鐵行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運輸環節排放。受關注度最高的燒結機頭排放的污染物僅占到有組織排放的60%,也就是說燒結機頭達到了超低排放限值要求,不但不能代表有組織排放實現超低排放,更不能代表全面超低排放。特別是鋼鐵企業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占排放總量的50%以上,汽車運輸過程的排放也達到鋼鐵企業自身排放的20%以上。因此,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既要實施有組織排放改造,更要注重無組織排放治理和運輸方式的清潔化改造。

(二)鋼鐵超低排放方案不是限期達標的強制排放標準,必須從全周期角度綜合考量減排效益。

許多人把超低排放方案看作是國家出臺的限期治理的強制排放標準,這會形成一種只要達標就好的應付情緒和“終點”思維,這種思維也是導致近年來鋼鐵行業環保設施“年年改、年年拆”的重要原因。而鋼鐵超低排放方案作為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文件,體現的是鼓勵企業創先爭優的導向,方案不強制要求企業必須限期達到超低排放要求,而是通過差別化的政策進行引導,不排不限、少排少限、多排多限,“到2025年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的目標充分體現了時間服從質量的核心思想。

方案中提出的超低排放具體指標要求,可以看作是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起點”,在此基礎上,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采用方案中鼓勵實施的技術,以及方案中沒有提到的先進技術實施改造,以實現更高質量的超低排放。

(三)超低排放必須重視全過程高水平實施。

一些企業認為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只要排放數據滿足要求,中間過程是如何實施的不需要過多考慮。這種想法往往會導致最后超低排放改造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超低排放方案中不但提出了具體的限值要求,還對超低排放改造的技術路徑進行了明確;不但提出了脫硫脫硝除塵等末端治理技術,還提出了燒結機頭煙氣循環、煤氣精脫硫等源頭控制措施,避免企業再走彎路。

當前,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正處于風口,市場上又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治理技術和良莠不齊的環保公司,讓人眼花繚亂。有了明確的技術路徑,鋼鐵企業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確保工程質量上來,而不是另辟蹊徑去使用一些所謂物美價廉的“獨門秘技”。回顧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的歷程,最初市場上的環保公司也是百花齊放,但經過一輪“推倒重來”后,最終為燃煤電廠提供超低排放改造的環保公司不超過5家。鋼鐵企業超低排放的難度更甚于燃煤電廠,真正具有實力和業績的環保公司也屈指可數。鋼鐵企業必須要吸取當年實施燒結煙氣脫硫時的教訓,加大環保投入,在招標時一定要選擇有實力、有業績、有口碑的環保公司,堅決摒棄低價中標,杜絕豆腐渣工程,確保工程質量經得起歷史考驗。

(四)超低排放要求鋼鐵企業環境管理做到全覆蓋。

許多鋼鐵企業認為超低排放就是建設改造工程并通過管理部門的驗收,對日常的環境管理重視程度不夠,但環境管理能力建設恰恰是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面臨的重大挑戰。方案中明確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由企業自主驗收,但是管理部門對超低排放的企業要建立管理臺賬,實施動態管理,開展“雙隨機”檢查,對不能穩定達到超低排放指標要求的,將視情節取消相關優惠政策,加大錯峰生產力度。這就對鋼鐵企業的環保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在高質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礎上,補充環保管理人員,加強專業技能培訓,規范日常運行管理臺賬,確保穩定達到超低排放指標要求。

三、超低排放推動鋼鐵行業治理技術全新變革

超低排放推動了全球鋼鐵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技術的全新變革。近年來,在鋼鐵企業、科研院所、環保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鋼鐵行業煙氣治理的難題,超低排放技術及工程應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活性炭工藝在多污染物協同去除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但脫硝效率不高的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邯鋼在引進國外活性炭治理技術的基礎上,消化吸收開發的逆流活性炭燒結煙氣凈化關鍵技術及裝備,NOx脫除率≥85%,SO2脫除率≥99.5%,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我國鋼鐵設計院自主開發的活性炭法煙氣多污染物協同高效凈化關鍵技術與裝備也在寶鋼、安鋼等企業得以應用。

SCR脫硝工藝在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燒結機煙氣溫度低,制約了該工藝在鋼鐵行業的應用。國內設計院和環保公司將旋轉式GGH換熱器和SCR工藝相結合,成功實現了SCR工藝在燒結煙氣脫硝中的工程化應用,NOx脫除率≥90%。

無組織排放是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難點。在大氣攻關總理基金的支持下,冶金規劃院、清華大學以及環保公司開發了基于排放源清單的鋼鐵企業無組織排放智能集中管控系統,開創性的實現了數百個15米以下低空無組織排放源的“有組織”管控。

除此之外,高爐煤氣精脫硫、焦爐爐體加罩等開創性環保技術的攻關和應用也正在穩步推進,隨著鋼鐵超低排放的全面實施,我國必將引領全球鋼鐵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方向,在建成世界上最清潔的鋼鐵產品供應體系的同時,還為其他非電行業大氣污染治理起到示范作用。

四、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重點

(一)有組織排放。

方案中明確了除塵、脫硫、脫硝等有組織排放技術路線,其中最關鍵是燒結機頭煙氣的除塵、脫硫和脫硝治理。從目前已投運設施運行情況來看,邯鄲鋼鐵、首鋼遷鋼等以活性炭工藝為主的治理設施,以及日照鋼鐵、裕華鋼鐵、中天鋼鐵等以SCR工藝為主的治理設施均能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要求。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有的企業認為在濕法脫硫設施后有濕式靜電除塵器,半干法脫硫設施后有袋式除塵器,就忽視了前端電除塵。首先燒結機頭煙氣顆粒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屬、二惡英等有毒有害成分,前端電除塵運行效果差,將導致這些有毒有害成分進入后端的脫硫副產物中;其次除塵效果不好,會影響后續脫硫脫硝設施的穩定運行。因此,鋼鐵燒結機頭超低排放還必須采用高效四電場、高頻電源以及其他措施,提高除塵效果。

(二)無組織排放。

鋼鐵企業裝卸、堆取料、篩分、混勻配料、轉運、生產、道路運輸等環節均會產生大量無組織排放,通常鋼鐵企業內部會有數百個無組織塵源點;且無組織排放強度受生產工藝和原料成分影響波動較大,不同的排放源之間還互相影響;治理設施缺乏有效運維,基本處于擺設;再加上管理部門缺乏對無組織排放有效的監管手段,導致無組織排放治理成為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的難點。

方案中對物料儲存、物料運輸和生產工藝過程中的無組織排放治理作出了明確要求,并要求在廠區內主要產塵點周邊和道路附近建設空氣質量微站對無組織粉塵進行監控。武安的普陽鋼鐵、裕華鋼鐵等更是率先建設了無組織排放智能管控治系統,通過大數據、機器視覺、源解析、擴散模擬、污染源清單、智能反饋等技術,開展全廠無組織塵源點的清單化管理,將治理設施與生產設施、監測數據的聯動,對無組織治理設施工作狀態和運行效果進行實時跟蹤,實現無組織治理向有組織治理轉變。

(三)運輸方式。

方案提出了鋼鐵企業大宗物料運輸方式清潔化改造,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運輸方式,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可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2021年底前可采用國五排放標準的汽車)。對于沿海、沿江等具備水路條件的企業,采用水路運輸必然是第一選擇;其他企業應盡量加快鐵路專用線的建設,提高鐵路運輸比例;距離水運碼頭或鐵路站臺較遠的企業,可以利用管狀帶式輸送機轉運大宗物料,如太原鋼鐵運輸東山的石灰礦,常熟龍騰特鋼鐵精礦從碼頭運至廠區,柳州鋼鐵運輸水渣等。

五、對鋼鐵企業扎實做好超低排放改造的建議

(一)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要充分評估、科學規劃,穩步推進。

首先,作為實施主體,鋼鐵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基礎條件,分析本企業與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的差距,測算資金投入,評估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必要性。初步測算,一個國內先進環保水平的500萬噸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一次性建設投資約20億元,環保運行成本將達到250元/噸鋼以上;環保水平低的鋼鐵企業相應的投資將大幅增加。同時,位于重點區域的鋼鐵企業,還有必要對照本區域內其他鋼鐵企業的環保水平,評估自身的環保競爭力和改造保留的可行性,綜合進行決策是實施改造還是就地關停、域外搬遷。

其次,應科學制定超低排放改造實施規劃,因地制宜選擇技術路線,加強技術交流和案例考察,特別是要充分學習標桿企業的改造經驗,不盲目上馬,穩步推進,做到成熟一個實施一個。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大環保投入,加強工程的過程管控,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

再次,要強化企業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補充具有專業知識的環保技術人才,運用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實施環境管理,專業人才缺乏的企業,可以通過聘請環保管家和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專業化的運營管理,確保超低排放工程的穩定運行。

(二)地方管理部門要科學引導。

首先,地方管理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地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計劃;制定有利于有序推動本地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差異化政策,鼓勵企業高質量實施改造。

其次,地方管理部門要強化對超低排放企業監督管理,嚴肅查處不能穩定達到超低排放指標要求的情況,并向社會通報,營造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再次,地方管理部門要樹立當地超低排放標桿示范企業,組織轄區內的企業向標桿企業學習,鼓勵企業創先爭優。

作者:李新創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

解讀③丨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將有力促進鋼鐵工業轉型升級 

實現高質量發展(黃導)

鋼鐵行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部級聯席會的領導下在去產能、淘汰落后和取締“地條鋼”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成績,與此同時,在響應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等工作中,鋼鐵行業環保節能水平不斷提升,環保治理技術升級,涌現了一大批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提出環境保護是重要的民生問題、社會問題。進入新時代,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之一,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鋼鐵重要生產區域的環境容量和承載力制約越來越大,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的要求極為迫切,在此背景下,生態環境部等發布《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是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的落實和保證,將有力促進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實現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

一、堅定不移高質量落實鋼鐵行業超低排放

(一)落實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有力保障。

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生態環境部在《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制定決策過程中,認真實地調研,多方聽取意見,依據大量在線監測數據,幾易其稿,嚴謹科學務實。鋼鐵行業在執行貫徹過程中更要有責任有擔當,堅定不移為實現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中提出的新目標,實現全流程、全過程環境管理,有效提高鋼鐵行業發展質量和環境績效,大幅削減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現行業企業綠色發展水平的大升級,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有利支撐,繼續做出貢獻。

(二)實施鋼鐵超低排放,是提升鋼鐵行業形象,實現與城市、社會和諧共融的有力抓手。

鋼鐵企業不能滿足于原有的成績,《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不僅對末端治理后的超低排放指標提出明確要求,而且加強了全過程,全系統,全產業鏈的要求,這有利力更好發揮鋼鐵企業在能源轉化、社會資源消納功能作用,打造綠色產業鏈,實現綠色制造的良性循環,實現鋼鐵與城市、社會和諧共融。

鋼鐵工業作為最主要的原材料工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以最低的資源、能源消耗,以最低的環境、生態負荷,以最高的轉換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向社會提供足夠數量且質量優良的高性能鋼鐵產品,滿足社會發展、國家安全、人民生活的需求。

(三)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是鋼鐵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戰略途徑。

低碳綠色發展是鋼鐵工業實現轉型升級戰略發展核心內容和關鍵,也是實現鋼鐵強國的戰略目標。對于鋼鐵行業,環保同樣也成為了關系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務。眼下,鋼鐵行業迫切需要迎接超低排放改造的挑戰。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是推動行業低碳綠色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一方面,隨著國家化解過剩產能和打擊“地條鋼”的政策紅利釋放,鋼鐵企業效益提升,企業的利潤水平得到了保證,條件更加有利,實施環保設備及工藝的改造、升級有了一定的資金保障。另一方面,各項治理技術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因此,現階段是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有利時機;是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保證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措施。

二、實事求是、誠信為本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

(一)推進超低排放關鍵在認識。

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責任主體。要有責任分解、落實和評價,有一定的組織保障機制來確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務。要加大資金投入,嚴把工程質量,加強運行管理,關注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與完善。為達到超低排放的各項要求,必須做到切實提高剛性投入,應用好技術,使用好裝備,避免為減少投資成本選取“豆腐渣”環保治理工程,影響治理效果。在推進超低排放過程中,鋼鐵企業和技改提升工程技術源單位等都應注重誠信,不做表面文章,實事求是、誠信為本。

(二)系統診斷優化,制定科學合理超低排放工程改造計劃,真正實現系統性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

全行業應對照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的各項要求,推動布局調整和工藝結構調整,優化區域生產總量;結合環保發展趨勢,制定環保戰略,開展全生產工藝過程的系統診斷及優化,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制定科學合理超低排放工程改造計劃,進一步降低單位消耗和排放強度,真正實現污染物排放總量在現有基礎上大幅下降。

三、超低排放改造要穩中求進,經得起歷史考驗

應該圍繞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需求,按照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總體要求,把握好節奏和力度,穩中求進,有序推進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希望各地方在執行《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不顧企業基礎條件,既要提前明確給予企業政策預期目標,也應給予企業一個合理的改造期,必要的緩沖期和適應期,保證負責任企業生產經營和重要原輔材料供應穩定有序。要認識到超低排放是鼓勵導向,是對先進的引領,而達標排放是法定責任,兩者是有區別的,對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達到鼓勵先進營造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鋼鐵行業要因廠制宜選擇成熟適用的環保改造技術,選擇合理的改造技術路線,盡可能選擇在實施的高效除塵、分級脫硫、活性炭脫硫脫硝、SCR脫硝等關鍵減排技術工程有業績經驗的單位合作,也希望國家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給予改造過程中的企業充分的時間不斷完善。建議國家生態環境部應聯合科技部、發改委和工信部等聯合設立超低排放技術研發專項,支持鋼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環保工程技術公司等進一步加強合作,在熱風爐、加熱爐等煙氣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術,高爐煤氣精脫硫、脫硫脫硝廢液和廢灰處置利用技術,高效電袋除塵和濾料濾袋處置等技術短板進行攻關。

鋼鐵企業也要大膽創新應用,加大投入力度,以更高的標準,加快破解發展中的環保問題,使相關超低排放的措施和要求有實實在在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技術保證穩定達標,成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超低排放技術,保證鋼鐵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黃導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展與科技環保部主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最嚴”環保法對鋼鐵企業影響較大
新環保法鋒芒漸露 “嚴法”底下企業何去何從
太鋼不銹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大限將至!各地力推鋼鐵行業超低排放
2017年年報點評:17年業績符合預期,非電彈性值得期待
“后超低排放”時代,清新環境的未來之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西城区| 太谷县| 井陉县| 武穴市| 云安县| 七台河市| 罗城| 舟山市| 晋州市| 扎兰屯市| 晋城| 叙永县| 宝丰县| 黄平县| 绥棱县| 甘洛县| 淮安市| 揭西县| 五台县| 巴彦县| 靖江市| 吴忠市| 朔州市| 贵阳市| 宣武区| 灵寿县| 墨脱县| 乌苏市| 松桃| 七台河市| 河东区| 北宁市| 建德市| 互助| 贡山| 琼中| 雷波县| 崇义县| 博兴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