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記得點上方藍字“思維洞察”訂閱哦!
陷入思維定式,潛能便被抹殺了
曾有這樣一件事:
聯合國一位委員問安南成功的秘訣,安南回答說,我至今記得17歲時老師給我們上的一堂課,老師手里拿著一張畫有一個黑點的白紙問我們: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我們齊聲回答:“一個黑點!”這時老師說:“難道你們誰也沒看到白紙嗎?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可不要這樣啊!”
同學們為什么回答只看到一個黑點呢?是因為他們受到了思維定式的限制:一張大白紙誰能看不到,老師肯定問的是白紙上的黑點。
而安南的老師語重心長的啟發固然是教育學生看問題要全面地去看,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點,但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看問題和處理事物的方法,那就是要打破思維的定式。
安南后來能夠成為國際政壇上的風云人物,與他運用老師教的這種打破思維定式的方法不能說沒有關系。
定勢思維的定勢表現有很多,如:它容易使我們產生思想上的防衛性,養成一種呆板、機械、千篇一律的解決問題的習慣。不愿意再動腦筋,什么事都熟視無睹、司空見慣、麻木不仁。當新舊問題形似質異時,思維的定勢往往會使解決問題者步入誤區。
思維定勢確實對問題解決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當一個問題的條件發生質的變化時,思維定勢會使人們墨守成規,難以涌出新思維,作出新決策,造成知識和經驗的負遷移。甚至使人們的激情慢慢消失,特別是創新的熱情和激情消失。
有位警察到森林打獵,他在野獸經常出沒的地方隱蔽起來。忽然,一只鹿跑了出來,這位警察立即跳過灌木叢,朝天開一槍,并大喊“站住,我是警察!”
這就是思維定勢!
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毛毛蟲試驗。他把若干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首尾相連,圍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圍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最愛吃的松針。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毛毛蟲們還是不停地圍繞花盆在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它們終于因為饑餓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毛毛蟲故事告訴我們“盲從害死人”,不逃離思維慣性而進行創新就會死亡。
思維定勢是一種格式化的東西,具有隱蔽性、持續性、頑固性等特征。思維定勢一經形成,就會如影隨形,緊緊地把你黏住。因此,要打破思維定勢,就要充分認識其危害,以使自己時時保持對它的警覺。打開思維之門,大膽的敞開它吧!放飛你那不羈的靈魂,那樣才能創新,才能進步。敢于想象,敢于放飛思維的人,才是現在社會的佼佼者,才是掌握、控制自己思維的主人。
本文節選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打破思維里的墻:如何開發大腦,如何改變思維方式》相關章節和讀后感,如果你看了后能有所啟發,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思維洞察(siweidc),或加我個人微信-wmsasd,后續還會繼續分享這本書的章節及讀后感,讓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