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到中年,人生最精彩的歷程已經走過大半,未來的人生選擇快速趨于收斂,但撫養子女、贍養的老人的擔子卻越來越重。
前路迷茫,或者天花板清晰可見。這給他們的資產配置增加了很多的約束,相比于年少時的馳騁沙場、殺伐果斷,此時更需要理性。
說說我的想法,不一定對,供各位參考。
首先,動不動ALL IN梭哈單只股票或者加滿倉加杠桿的方式,要杜絕了。因為輸不起了!當前半生的大量積蓄在股市灰飛煙滅時,那種絕望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這個不需要解釋太多。
其次,要設計一套有下限的配置策略了。第一是基本盤的打造,這個是核心中的核心,是今后的保障??梢跃x一些消費、公用事業、金融等行業的成熟公司來構建基本盤,對這些公司的分紅要重視。通常,這樣的公司生命周期較長、需求穩定、競爭格局良好,能夠持續穩定地帶來回報。就下限來說,它們不會把你弄得太慘。如無論將來如何發展,必須消費中的龍頭公司和類似貴州茅臺這類的奢侈品白酒公司,大概率會活得很好;水電中長江電力占據了這個地球上都數一數二的清潔能源走廊,需求穩定上漲且服役期限超長,大概率能夠提供穩定的長期收益。
將家庭可投資資產的大部分放在這上面,是一種理智的選擇。我建議,基本盤的倉位要至少占股市可投資資產的一半以上(年輕人另說)。這樣的資產,一方面給自己提供穩定的長期收益,另一方面,提供持續的現金流。
這種現金流太重要了!不僅可以為事業工作上的變故提供保障,更是安心打造進攻盤的彈藥。
這就要引出第二點——進攻盤的打造。對于致力于長期投資股市的人來講,如果將全部資金投入那些成熟的大公司,未免有點太過保守和不作為。成長,是最重要的價值之一,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增值方式。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行業龍頭的過程,是創造投資價值最核心最快的階段,每一家目前的行業大公司,都是從小公司成長而來。挖掘一家能夠成長為未來行業龍頭的小公司,是投資中最難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回頭看過去的幾年,在A股中存在不少的公司,IPO時市值僅有幾十億,在行業爆發及自身努力下,短短幾年,市值達到了幾百億,堅持其中的股東大多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還有,有些行業擁有較強且較規律的周期特征,利用周期反向投資也是獲得超額收益的重要途徑。對于其中的從業者來說,不利用是這種周期實在是暴殄天物。例如,大宗商品、化工、券商等。
進攻盤的定位在于獲得相對于基本盤的超額收益,同時風險也更高。所以,可以用少量的資金去博,可以用基本盤的分紅去試。這樣即使大多數失敗,也不會傷筋動骨。就類似,買了幾套商鋪出租,然后拿租金去賭,只要商鋪租金穩定,輸了又何妨。
這樣的資產配置結構,其實也是對老巴伯克希爾模式的一種借鑒。在伯克希爾的控股模式下,有保險、鐵路、消費等一批現金奶牛,這是它重金投向的基本盤,呈現出穩定、成熟、可持續、高分紅等特點,而這些分紅資金,則被拿去做新的投資,如石油等周期行業,也有電子類的科技行業,或者聽從別人的建議,小倉位押寶比亞迪,然后扔一邊。
對于進攻盤中較為成功的,其實就成為了基本盤的新基石,如最近十年對蘋果的成功投資。如此循環,不斷積累現金奶牛,不斷做大基本盤,是伯克希爾的重要成功秘訣。
曾經,剛起步的老巴和芒格,都是通過合伙公司模式(類似基金模式)進行投資,但當遇到了此種模式的種種缺點后,果斷解散合伙企業,成立股份公司,讓合伙人做股東。這個轉化,為后續的各種奇跡奠定了模式上的基礎。
對于中年男人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