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化植物油發明之初曾被視為健康食品,而且用氫化植物油制作的食品吃起來更美味且保鮮時間更長。時至今日,植物油氫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生產人工黃油,人工奶油,起酥油,植脂末等。
氫化植物油的種類也已經從開始的氫化大豆油發展到氫化棕櫚油、氫化椰子油,甚至棉籽油等。對于食品工業來說氫化植物油物美價廉,能為整個的食品產業鏈帶來豐厚的利潤。
人工奶油蛋糕
1957年一名叫 費雷德·庫默羅 (Fred Kummerow)的心血管疾病專家懷疑人工生產出來的反式脂肪酸是造成血栓、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于是在進行了一系列動物實驗之后,他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并指出氫化植物油會導致人體內的膽固醇升高,可能會導致冠心病。當時這一研究還太超前,也缺乏更多的科學數據支撐,因此并沒有引起重視。
2006年,科學家對已經發表的研究論文進行了總結,并進行了匯總分析。科學家們得出了結論:“反式脂肪在膳食總能量中的比例每上升2%(相當于每天吃4克),會顯著增加冠心病的風險”。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論文發表,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也被越來越多科學證據所證實。
目前,科學家的一致結論是:反式脂肪沒有最低無害劑量,人體根本不需要它,吃得越少越好。
我近期發了幾期關于反式脂肪酸的科普視頻,有人在我的評論區里面留言說:氫化植物油不等于反式脂肪酸,你這是不懂裝懂。在受到打擊之后,我認真地去查閱了一些資料,認真地學習了一下,重新武裝了一下我的頭腦。
實際上,氫化植物油不等于反式脂肪酸。這句話純粹就是一個文字游戲。
我發現這個百度百科“氫化植物油”這個詞條里面藏著一個貓膩。這個詞條隸屬于科普中國這個欄目。我一向很敬重科普中國這個團隊,但是對于氫化植物油這個詞條的內容,我不敢茍同。因為這個詞條的編寫者跟利益相關者有著密切的關系,并不是站在一個中立的學術立場上。
往下看,這個詞條引用的是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朱念琳這位人士的觀點。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說“氫化植物油不等于反式脂肪酸”,這句話是一個文字游戲。
我們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第一方面,氫化植物油到底含不含反式脂肪酸?第二方面,植物油被氫化之后形成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我們一起來看百度百科這個詞條里面的是怎么說的。這個詞條是這樣描述的:氫化植物油不等于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不完全氫化才會產生反式脂肪,完全氫化的部分就不是反式脂肪而是飽和脂肪。這句話看起來似乎是對的。
那么問題來了!氫化植物油能夠完全氫化嗎?事實上,氫化植物油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氫化。
我查證了大量的學術資料。請大家注意,我查的不是網絡上的一般性資料,而是從中國知網里查詢的已經發表的論文。通過閱讀這些資料,我得到了答案:目前為止,所有的全世界植物油氫化技術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氫化。即使是最先進的植物油氫化技術,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不少于8%。也就是說無論如何,根據目前的生產技術水平氫化植物油當中都會含有反式脂肪酸。
氫化植物油不會完全氫化,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人工黃油,人工奶油這些氫化植物油產品必須要有良好的涂抹效果,比如抹面包,抹蛋糕。這樣的話,它的生產目標就不能完全氫化。如果完全氫化,就會形成硬棒棒的固體,而且根本無法涂抹。
綜上所述,那位理事長說的“完全氫化的部分就不是反式脂肪酸”這句話純粹就是一個文字游戲。
那么植物油當中被氫化了的這部分是什么成分呢?它就是飽和脂肪酸。
現在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個概念。吃豬肉不要吃肥的,要盡量吃瘦的。肥肉里邊的那個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對人體是有害的。然而呢,這個氫化植物油里面的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遠遠高于豬肉,甚至遠遠高于豬肉肥膘。
豬肉里面含有多少飽和脂肪酸呢?為了更具有代表性,我們將氫化植物油跟脂肪含量比較適中的豬后肘肉進行對比。請看這個圖片。
每100克后肘肉里面含有的脂肪是28克,其中飽和脂肪酸是9.4克。
那么每100克氫化植物油里面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是多少呢?如果按照氫化技術最好的這個標準來計算的話每100克氫化植物油里面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不少于90克。
也就是說,如果用同樣重量的氫化植物油跟豬后肘肉來對比的話,氫化植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將近是豬肉的10倍。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人工制造的氫化植物油所制造出來的反式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完全是人為制造出來的食品工業當中的垃圾。
某奶茶配料表里面有兩種氫化植物油成分,這兩種成分分別是氫化椰子油和單雙甘油脂肪酸,但是它的營養成分表當中反式脂肪酸標示為0,而且還特意的又寫上一句:無反式脂肪酸。那么反式脂肪酸標示為0,是不是就等于不含有反式脂肪酸成分呢?非也非也!
在此我說明一下:此文不是為了針對某一個廠家,因此本文不提及廠家和品牌。
根據國家標準GB 28050-2011的要求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0.3 g/100g或100 mL時可以將反式脂肪酸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0g。
那么國家標準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規定呢?
國家標準做這樣的規定實際上是一個折中方案。國家制定的標準采取一個折中或者說叫妥協方案,實際上是為了照顧各方面的利益。相關機構作為管理者在各方面的利益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在這一點上我們完全可以理解。
一方面,如果這個標準過于嚴格就等于封殺了整個產業鏈,就會對這個產業造成損失。同時,制定一個合理的標準,強制和督促產業鏈上所有的企業要進行技術創新和改進。另一方面制定這個標準還有一個原則,就是把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損害控制在較小的程度內,但是不等于它完全無害。
讓人不解的是為什么這個廠家在產品的外包裝上畫蛇添足的又加上一句話:無反式脂肪酸。這不但是故意混淆概念,更是在故意挑戰消費者的神經和情感。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公關行為。
我們用最近一個非常著名的事件來說明一下。最近鄭州某社區劉書記在新聞發布會上哭訴無法參加女兒的成人禮在。這個事情發生以后,被各種網絡媒體爆炒,這位劉書記被全民聲討。如果劉書記誠懇地道個歉,這個事也就過去了。或者說如果劉書記干脆放低姿態裝孫子默不作聲,輿論自然也就冷卻了。然而這個劉書記卻拿著一個大喇叭來懟她所稱的網絡噴子,懟社區的群眾。這一下就把事鬧大了!這就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公關行為。
同樣的道理,這個廠家故意外包裝上反復地強調“無反式脂肪酸”,就是等于把這個事挑大,同樣是一個愚蠢的公關行為。
最后再強調一下,食品當中標示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不等于不含反式脂肪酸。
歷史上氫化植物油在歐美國家的使用非常泛濫,如果禁止使用氫化植物油,幾乎整個食品產業鏈會面臨著全面停產。隨著頒布和實施了一系列法律,這一勢頭已經被遏制了。
盡管在我們國家氫化植物油的生產和使用跟歐美國家相比起步要晚得多,但是近些年使用卻越來越泛濫。尤其是隨著我國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式糕點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生活,氫化植物油的使用反而越來越廣泛。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推出了英文簡寫為“REPLACE”(“取代”)的指導意見,計劃逐步在全球食品供應中停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代表世衛組織呼吁各國政府采取'REPLACE’系列行動,在食品供應中停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
2023年轉眼就要到來,但是現實情況非常不容樂觀,氫化植物油仍然在廣泛使用。鑒于普通群眾對于反式脂肪酸和氫化植物油的認識非常有限,本人愿盡微薄之力通過自媒體平臺積極向公眾進行科普宣傳活動。
為了遏止氫化植物油,尤其是反式脂肪酸的使用,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號召,力爭在2023年徹底清除食品工業鏈中的反式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