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何時起?人們只要想到養老,就會聯想到養老院,聯想到養兒防老,聯想到雇傭保姆等養老方式。
很多老年人,面對自己未來的養老方式,很茫然,甚至完全沒有規劃,要么是經濟條件不允許,要么就是家居環境不允許。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會無奈地說:“等我老了,沒有很好的養老方式的時候,我就會自行了解?!?/strong>其實,哪位老人愿意走這樣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呢?只是迫于無奈。
可是作為中年人,或者老年人,要明白這個道理:如今這個社會,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人到晚年,更要學會自立自強,也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珍惜符合自己的養老方式,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也能做到心生寬慰。
所謂的,遠親不如近鄰,在關鍵時候,或許左鄰右舍或者遠方親戚,反而是那個讓你感覺到最值得依靠的人,在關鍵時候,能夠給予你孝順和幫助,即使是“假孝順”,但也是符合自己的養老方式。
78歲的劉大爺覺得最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是:靠自己的鄰居小伙兒“照顧式”養老,是最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人老了,只要尋找到合適于自己的養老方式,就應該珍惜它,哪怕這種“孝順”是“假孝順”都應該珍惜,也才是真正的聰明,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哪怕是彼此互相利用,但只需要合適。
人生短暫,讓自己在最后的時光有選擇幸福的權利,善待自己,生活終究是屬于自己的,勇敢大膽大地追求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
老人們經常說:“忙不好莊稼一手虧,教不好孩子負一輩。”
今年的收成不好,來年可以再努力一下。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即使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盼望自家的孩子能夠更加的耀眼,成為自己心中的那顆最亮的星,可是終究孩子有自己的未來。每對父母都想給予子女更多的包容和期望。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父母承認還是不承認,都是有很大的私心,那就是通過子女的成就和優秀來為自己掙到更多的面子,自己的養老也有了依靠。
可是,當孩子們面對自己的生活壓力,面對自己的家庭,面對工作的無奈,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反而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孝順,感恩父母。本想著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然后就可以為父母養老送終,卻發現父母已經老了,他們等不及孩子們所追求的成功的那一天。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78歲的劉大爺說,一定要靠自己,靠自己找那一條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即使子女有時候不理解,甚至認為別人都是有所圖??墒怯袝r候過度依賴子女生活,反而會讓親情之間出現裂縫。倒不如珍惜鄰居小伙的“照顧式”孝順,才是真正的聰明。
01.
我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孩子們生活得都不錯,他們都生活在城市里。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有自己的門市經營,女兒和女婿也是在單位上班,城市里都有自己的家,甚至一個家庭夫妻二人各有一輛車。每次遇到特殊的節假日,他們都會開著車,拎著大包小包,來看望我,所以在所有人的眼里,我是一個有福氣的老頭子,子女們如此的優秀,我一定是一個幸福的老人。
就在6年前,我的老伴兒因突發疾病,讓我本想靠老伴養老的方式徹底地破滅,心情非常的低沉, 從此感覺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熱情,失去了依賴,失去了動力。每天孤獨與寂寞,心中倍感煎熬,自己就像被圈養起來一樣,長夜漫漫,各種心酸苦楚涌上心頭,仿佛被遺棄和淡忘一般。
我在農村一直以種植菜園子和養一些牲畜為主,雖然老伴兒離開了,但我覺得只要自己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還想種植一些新鮮的蔬菜當做是鍛煉身體,飼養一些牲口也有一定的收入。
只是子女們要求我賣掉所有的羊和雞,甚至覺得村里有誰想在我的院子里種菜,讓他們自己去種。我沒有發表我的意見,因為我覺得我不能忘了自己的老本行,也不能丟棄自己的老窩兒,更不能斷了自己的經濟來源。所以,我按照子女們商量的結果去他們家居住,但是我自己悄悄地雇傭了我農村鄰居小伙阿軍來幫我打理家里的一切,每月給他4000元的錢。
在子女的家里各居住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我臨走前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在子女家里,我住得并不習慣,身心不自由,心情也不是那么的舒暢,開心。首先,在大兒子家,大媳婦兒從小嬌生慣養,特別的愛干凈,哪怕我某個晚上睡覺前不洗臉,不洗腳,她都會覺得不正常,所以就會要求大兒子給我說明白保持衛生的重要性;然后是我的二兒子,我二媳婦兒的脾氣特別的暴躁,雖然心地善良,可只要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大發雷霆,也會摔盤子,那種清脆的聲音,讓我內心中非常的害怕和不開心;在我女兒家,我更是不開心,她嫁得比較遠,而且親家母和女婿都住在一起,飲食習慣和我老家有些區別,每次吃飯的時候,總感覺人家是一家人,我一個人感覺特別的尷尬和不好意思。
最后,我覺得還是一個人待在自己的老家舒服自在,待在自己的老窩里自由隨性,有自己的事可做時間過得也快,心情也好,最主要的還可以和左鄰右舍的那些老頭們聊聊天兒,打打撲克,如果自己忙了,就會找鄰居小伙阿軍幫忙。這樣的生活,才是我晚年最想要的生活。
02.
在老伴兒去世的這六年里,兒子和女兒們偶爾會打電話問,遇到節假日一會回來看望我一趟,可是我認為遠親不如近鄰,只要我有什么著急的事情,阿軍都會第一時間來到我的身邊,幫我解決問題,陪我聊天兒,得空的時候還會開著他的小面包車帶我出去逛逛街,在街道上買的吃,我們之間一起相處的非常融洽。
阿軍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從小沒有這么讀書,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自己又是一個比較懶惰的人,所以經濟條件不是那么的好,手里總是沒有零花錢。也因為這樣,老婆也和他離婚了,他一直帶著兒子和自己的父母在農村里居住,有時候做一些零散的活兒,也不愿意外出打工,有時候他也會做手工白酒,所以剛夠糊口養家。
雖然沒有我的兒子們有錢,但是阿軍是一個不怕臟,不怕累的小伙子。只要我需要苦力上的幫助,他就會幫我松院子里種蔬菜的土,也會幫我剪羊毛,幫我殺雞宰羊,然后給我收拾得干干凈凈。所以,每次看到他手頭上沒有錢,我就會給他一部分。
但是,我的兒子們反而做不到這些,每次都在電話里叮囑我,哪里忙不過來就雇傭一個人,讓他們親自幫我做這些是做不到的,可是阿軍可以,尤其我一個人在家,整天無聊,哪怕干活兒的時候,他就一般都會跟在身邊,這讓我感覺到自己并不孤單。所以,阿軍在某些緊急需要錢的時刻,我就會拿出一兩萬元借給他,無論他使用多長時間,我都不會催著他要,有時候他給我還錢的時候,我也會少要幾千塊錢。
可是,我的孩子們反而覺得阿軍沒出息,整天待在家游手好閑的,更何況整天在我家晃蕩,就是為了貪圖我的錢,就是因為我老了,他知道他能得到更多。
03.
對于我而言,我覺得只要自己覺得合適就好,因為阿軍雖然和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可是他反而比我的子女們更了解我。
我每天做了什么,我每天的身體狀況,我每天的生活,每天哪一塊兒需要幫助,阿軍都非常的清楚。
因此,每次過年,我都會宰一只羊,一只雞給阿軍一家人吃,因為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當然,每次我宰羊吃肉也都會給阿軍以及阿軍的父母吃。而且,看到阿軍的兒子,我也會給他紅包。
但是,我的大兒子覺得我是被阿軍蒙蔽了,認為阿軍整天來我家就是為了從我這里撈到更多的好處。認為我即使有困難了,應該找自己的遠方親戚去幫忙,或者他們打電話找他們的朋友來給我幫忙。
我的二兒子認為阿軍完全是為了我的錢,甚至提醒我他們都不知道我有多少錢,所以擔心我在暗地里偷偷地給了阿軍很多錢。
我的女兒覺得我還可以自己自理,完全不需要讓一個鄰居整天在我家晃來晃去,萬一哪天我被騙了怎么辦?
對于子女們的勸解,其實我很寒心,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我每天是如何生活?反而認為我年紀大了,老糊涂了,盡然那么相信一個外人。
可我知道,自從老伴兒去世以后,我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而且只要有我不懂的地方,阿軍都會第一時間替我解決。比如說手機出了問題,比如說交通不方便。一切的一切都是阿軍在跑前跑后。而且由于我自己的牙齒松動,要去縣里邊兒換牙,換牙的過程很復雜,隔三差五的要出去,是阿軍開著他的小面包車來回在縣里折騰。而且只要我離開,家里的牲口和菜園子都是阿軍的父母給我操心飼養。
04.
有一次去城里換牙,恰好是兒子給我打電話,我也沒打算告訴他們,既然得知,我就索性給孩子們都說了。
可是換來的結果讓我真的很傷心。
大兒子生氣地抱怨我:“有什么事情就不能告訴我嗎?縣里的醫療條件不好,你換的牙齒能夠使用多久?等我最近忙完了,我回來接你,別去縣里了”。可是,過了很久,大兒子都沒有問我關于牙齒的事情,也許早已忙得忘記了。
二兒子更是對我大吼大叫:“老家的路不好走,你膽子那么大,讓阿軍那樣的開車技術送你去縣里,來回出現什么意外事故怎么辦?”可是,也沒有說要回來親自帶我去。
女兒更是直接,說自己要照顧公婆,脫不開身,讓我想辦法坐一輛車去她所居住的地方。
聽完孩子們的嘮叨,我竟然流淚了。
可是,看著阿軍的身影,在醫院跑前跑后,我竟然很欣慰。我理解孩子們的忙碌,我理解他們的生活壓力,可是他們能理解我嗎?他們能夠守護著我嗎?就像阿軍一樣為我忙前忙后,整天陪伴著我,甚至主動給我搬運東西。
回到家之后,看著阿軍的父母給我把羊和雞喂得飽飽的,菜園子重新澆了水,還給我把家里大掃除一遍,給我洗了所有的臟衣服和臟被套床單。
我覺得自己很幸福,有人記掛,有人幫忙,有人照顧,有人替我安排家里的大小事物,我的心里是舒坦的,即使人家因為貧窮想多吃點兒肉或者想在我這里拿點兒錢,我覺得都無所謂,我很信任他們,也很放心他們,為什么要把人想的那么不堪呢?
05.
所以,無論子女們怎樣反對,又或者覺得阿軍一家對我有什么企圖,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這種鄰居式“照顧”養老,他們能做到的是我的子女們做不到的,他們不能一直給予我陪伴,也不能給予我時刻的幫忙。
所以,我決定每個月給阿軍3000元,他雖然還借我的2萬元,我也明確地告訴他不要了。我也告訴了他,只要他不忙或者我需要他的時候,他能來我家多幫幫我。
對于我的這些做法,我的孩子們非常的不贊同,認為阿軍得償所愿,想要的一切都得到了。甚至在言語上對阿軍很不禮貌,我生氣地告訴他們,我有困難的時候,你們誰在身邊?我需要去街上買東西的時候,你們誰能帶我去?我需要被人伺候的時候,你們誰能伺候我?我需要清洗衣物的時候,你們誰能給我把衣服放在洗衣機里?他們再也沒有說話,似乎是默認,似乎是無奈。
我們就這樣已經配合了好幾年,被阿軍照顧,我心里踏實。而阿軍心甘情愿的為我跑腿兒,為我出苦力,也是開心的,我們之間彼此尊重,都感覺特別的舒服。
06.
我認為,人到老年,無論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養老,最重要的是哪一種方式適合于自己。而不是被特意的安排。
像阿軍這種鄰居式的“照顧”式養老,我覺得特別的適合我。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也明白自己去子女家養老的過程和結果,倒不如守著自己的老窩,給自己攢一點錢,在身體還允許的情況下為自己賺取一點養老的錢,哪怕拿自己的錢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帶來舒坦和自由,無論誰照顧,都不重要。
所以,作為一名老年人,要珍惜符合自己的養老方式,少給子女們添麻煩,多給自己創造快樂自由的氛圍,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已經決定了,如果等我再老一些,我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我就會雇傭阿軍或者阿軍的父母來照顧我,他們懂我,理解我。而我也習慣被他們照顧,我給他們一些錢就好了,至于老年之后還能剩多少,我打算給阿軍一部分。
總結:
子女固然很親,可子女如果不能長期的待在父母的身邊,尤其是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反而更沒有時間陪伴,所以只要有人全心全意的愿意照顧老人,只要能夠給予一定的報酬就能換來他的心甘情愿,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是應該的。
在現實生活中,回歸現實的無奈,迫于生活的壓力,有時候靠子女時常的陪伴和孝順反而是不靠譜的。倒不如靠這種遠親不如近鄰的方式來照顧老人,遵從老人得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