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個時候很多單位都會組織員工進行體檢,當受檢者拿到體檢報告的那一刻,常常被一些異常提示嚇到,特別是B超檢查中的“息肉”、“結石”、“脂肪肝”等字眼。今天我們來看看脂肪肝。
脂肪肝是僅次于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會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如不及時治療,甚至會發展成肝硬化。雖然脂肪肝發病率越來越高,但是大家對它的重視程度還沒有跟上。為此,安安網邀請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肝病科主任李劍萍跟我們聊一聊脂肪肝那些事。
脂肪肝由什么引起的,有哪些類型?
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簡稱,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彌漫性脂肪變為病理改變的臨床綜合征。簡單說就是,肝細胞內堆積了太多脂肪,影響了肝臟的正常功能。
根據脂肪肝發生的誘因不同,可將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和特殊類型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長期過量飲酒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則是由于遺傳易感性和營養過剩及其并發癥(肥胖癥、糖尿病等)導致;特殊類型脂肪肝,是指使用某些藥物,如丙戊酸鈉、糖皮質激素等,接觸環境毒素(鋇、有機溶劑等),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肝炎、進行性營養不良等疾病導致的脂肪肝。生活中絕大多數患者的病因是前兩者,所以人無論胖瘦,都有可能得脂肪肝。
脂肪肝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單純的脂肪肝常常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因此常被忽視。如果放任不管,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飲酒、抽煙、熬夜、久坐不動、熱量攝入超標、體重過快增長等,脂肪肝會緩慢進展,發生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及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還與患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慢性腎臟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呈正相關,也就是說,有脂肪肝的人,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和病死率都更高,因此更需要管理好高血脂、高血壓等危險因素。
有哪些常見的保肝抗炎藥?怎樣做好藥物的合理使用?
使用腺苷蛋氨酸治療可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血清生物化學指標。多烯磷脂酰膽堿對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防止組織學惡化的趨勢。
甘草酸制劑、水飛薊素類和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藥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細胞器等作用,臨床應用可改善肝臟生物化學指標。
雙環醇治療也可改善酒精性肝損傷,但不宜同時應用多種抗炎保肝藥物,以免加重肝臟負擔及因藥物間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應。
臨床上由脂肪肝發展為肝癌的案例多嗎?怎樣預防這一轉變過程。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癌的發病率為0.3‰-0.6‰。脂肪肝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顯著增加,這類患者應該做定期篩查,然而有30%-50%的肝癌發生在非肝硬化的脂肪肝患者。鑒于非肝硬化脂肪肝患者并發肝癌的總體風險低,暫不推薦對于尚無肝硬化的脂肪肝患者篩查肝癌。
怎么預防和改善脂肪肝?
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屬于不良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肝病,需要長期綜合治療。最基礎和最重要的治療就是生活方式干預,如戒煙戒酒、合理飲食、加強鍛煉、適度減重等。
肝臟是大多數藥物代謝解毒的器官,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謹慎服藥。此外,無論你是胖還是瘦,在治療上策略大致相同,上述的生活方式干預依舊是基礎。
但對于非肥胖(體重指數BMI<25kg/m2)的脂肪肝患者,需要特別注意排除藥物、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乳糜瀉等繼發因素。因此,用藥前需通過人體成分分析儀檢測體內脂肪含量、體脂百分比以及骨骼肌質量,以發現隱性肥胖和肌肉減少癥。
相關研究發現,在不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患者的脂肪肝緩解情況仍然與減重的效果成正比,當體重減少3%-5%時,半數非肥胖患者的脂肪肝即可緩解,而想要達到同樣的療效,肥胖的患者需要減重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