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小丁,四顆牙齒松動,跑了好幾家醫院,醫生都說他的牙齦萎縮了,牙槽骨吸收內陷,需要拔掉這四顆牙,而且35歲前,有可能牙齒掉光。
牙齒疾病看起來不算大病,但是會影響終身。小丁患的是牙周病,對他來說余生還很長,牙齒全部脫落的話,以后的人生將會是多么難過。
類似于小丁這樣疏忽大意的朋友還有很多,預防不測要先儲備相關的知識,那么就先說說什么是牙周病。
顧名思義,牙周病會出現在牙周組織,淺層患處出現在牙齦,深層會出現在牙骨質、牙槽骨還有牙周膜。牙周病會按照患處的不同來劃分種類,就是牙齦炎和牙周炎。
牙周患病原因很簡單,細菌組聚集凝結成最初的菌斑然后鈣化成牙結石。隨著牙結石的增大,首先會侵占牙齦的原有位置,這就造成了牙齦萎縮。如果繼續放任不管的話,它們就會像牙根深處挺進,牙周病的程度隨著細菌的的侵襲會逐漸加深。
初期的牙周病會出現一些征兆。例如:
牙齦很容易出血,刷牙的時候輕微的觸碰就造成了出血。牙齦的顏色,從粉紅變成了暗紅。
牙縫越來越大,牙根也裸露出來。牙齒松動,影響咬合。牙齒對冷熱缺乏耐受性,變得敏感。
還有一點就是,牙周病患者通常口腔有難以消除的異味。
牙周病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也與一丁點的遺傳因素有關。但是主要原因還是與牙齒清潔度不夠,不注重口腔衛生有關。
大部分患者會有這樣的感慨,天天都在刷牙,為什么還會得這種病?我們得搞清楚刷牙的目地是什么。刷牙是為了清除那些附著在牙齒上的菌斑。牙齒與牙齒的相鄰之間,還有牙齒下面的牙齦溝,這些地方都處理過嗎?刷牙的目地不是次數,而是質量。
牙縫和牙齦溝都是很難處理的地方。而我們平時主要的刷牙時間在一早一晚。早上睡眼朦朧,晚上急著上床,可見心思很難放在仔細刷牙上。還有很多人的刷牙目地只是為了清除下口氣,所以刷牙這么重要的事情都草草了事。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這牙周病不找你還能找誰?
輕度的牙周病可以通過洗牙來解決,控制菌斑,刮掉牙結石,恢復牙齒的平整。
重度的牙周病就要面臨手術了。一般是先進行翻瓣手術,翻開牙齦清理牙根表面結石。接下來修整牙槽骨,然后根據病情的深度切除損壞的牙根。最后,清理工作完成,將會在缺損骨質的地方填入骨粉,蓋好再生膜和牙齦。
這個手術很復雜,對牙醫的操作能力就是一種考驗。因為每一顆患牙都要經歷一次“刮骨療毒”。說道這里不要以為這樣就完工了,做完上述的項目,還需要做牙周整形手術……
牙周病其實很廣泛,或許你我都有。這也是一種很難纏的病。有些人覺得大不了拔掉牙齒換上假牙,這想法很魯莽,假牙是比不上原生牙齒的,只要你能熱痛割愛。說到底,認真刷牙做好口腔衛生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