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義
2.“四表一注”
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四表一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附注。
(1)解讀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含義:是一張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時點資本來源和資本使用狀況的報表。
編表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時點報表,靜態報表
報表內的項目按流動性大小排列
資產負債表提供的信息
公司所掌握的經濟資源
公司所負擔的債務
公司的償債能力
公司所有者所享有的權益
公司經營模式特點
資產負債表反映的財務管理內容
(2)解讀損益表
損益表含義:反映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銷售收入、成本和盈利關系的報表
編表會計等式:收入-費用=利潤
損益表提供的信息
反映公司獲利情況、反映公司利潤的構成、反映稅金交納情況、預測公司未來發展趨勢
企業凈利潤來自三個方面:1、營業利潤 2、投資收益 3、營業外收支凈額
損益表反映的財務管理內容
(3)解讀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含義:提供企業在某一特定期間內有關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編表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現 金 流 量 表 結 構
現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
反映凈收益與現金余額的關系
預測未來現金流量
評價企業取得和運用現金的能力
確定企業支付利息、股利及到期債務能力
表明公司生產性資產組合的變化情況
各類現金流入與流出
現金流量表反映的財務管理內容
三大財務報表勾稽關系
1、計劃與預算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2、預算管理的概念
3、預算管理的作用
4.預算管理體系框架
① 根據商業環境和內部的能力制定公司戰略;
② 將戰略細化到目標和考核指標;
③ 為實現戰略目標和考核指標確認必須執行措施包括業務流程、相應的成本費用、主要的負責部門;
④ 根據確認的執行措施編制預算;
⑤ 執行;
⑥ 將確認的主要的行動及相應的業績考核指標作為目標數據,并與前述制定的戰略目標和考核指標進行對比修正;
⑦ 對預算執行情況按月進行檢查,并將目標數據和實踐數據進行差異分析找到問題的原因從而加以改進;
5、年度計劃的制定步驟
6.全面預算的制定步驟
7.預算過程控制
借助ERP平臺,實時對預算項目進行控制、實時查詢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
借助ERP平臺,實時查詢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
8.預算差異分析
周期性的差異分析
目標利潤和實際利潤的差異、產品結構差異、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差異
關鍵是要理解驅動力
內在因素:成本管控不到位 外在因素:政策變化,上下游市場變動
差異分析是一個尋本溯源的過程,即從最終的財務指標入手,逐步向上追溯,最后落實到具體的各項指標的變動影響因素。
9、預算差異管理
針對預算差異分析的結果,制定相應的行動方案,形成閉環管理機制。
實施年度計劃與預算:
由財務控制流程但是每個領域提供它自己的數據
在開發計劃與預算時財務保障不同業務領域之間的協調
由財務部門進行對計劃與預算的關鍵回顧
持續計劃與預測:
要有隨市場條件變化而變化的靈活性
采取相應的控制手段
調整行動并進行下一階段的預測
10、預算考核
1、國內稅種概況
2、稅務籌劃的概念及方法
3、營改增的實施進程
4.營改增后,稅務籌劃要點
5.股權設計及交易中自然人股東及企業的涉稅事宜
股權結構中常見問題:
無形資產出資:出資補足,已攤銷費用調整,補交企業所得稅
代持股:清理不同方式涉稅不同
持股平臺:有限公司及合伙企業
股權轉讓
工資、薪金所得的稅收籌劃:
提高福利水平,降低名義收入(工資薪金福利化)
【這里講的消費服務應是一種能與企業單位經營活動發生一定聯系的服務,否則可能會被查定為企業單位支付給個人的種種收入,而被認定征稅。】
6.適用稅收優惠政策
1.財務管理體系
財務部門、財務制度、會計制度構成了財務管理體系的基礎,借助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可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2.財務人員招聘與管理 ——財務人員能力模型
3.財務制度系統
4.會計制度系統
5.信息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