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古典詩詞 | 鼓勵原創文學
歡迎訂閱 | 若喜歡本文 | 請與好友共饗
點擊文章頂部“詩詞文學”加關注,將您撰抄的作品或句子發照片給我,有機會入選下期『筆墨詩抄』
『 筆墨詩抄 | 第56期 』
撰抄人:冬婆婆
撰抄作品:王安石《泊船瓜洲》
/文/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賞/
此詩是一首七言絕句。其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傳頌。詩中“綠”字將無形的春風化為鮮明的形象,極其傳神。
從字面上看,該詩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愿望,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隔一條江水。“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次句“鐘山只隔萬重山”,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隨父王益定居江寧,從此江寧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罷相后即寓居江寧鐘山。“只隔”兩字極言鐘山之近在咫尺。把“萬重山刀的間隔說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詩入對于鐘山依戀之深;而事實上,鐘山畢竟被“萬重山”擋住了,因此詩人的視線轉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了江岸美麗的春色,寄托了詩人浩蕩的情思。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其富于表現力。
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從時間上說,已是夜晚。詩人回望既久,不覺紅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雖然消失在朦朧的月色之中,而對鐘山的依戀卻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終將有日,故結尾以設問句式表達了這一想法。
[完]
| 推薦閱讀 點擊查看 |
②筆墨詩抄 | 第54期 |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③筆墨詩抄 | 第53期 |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⑤筆墨詩抄 | 第51期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點擊頂部“詩詞文學”加關注,一起學詩詞
點擊文末“寫評論”可以發表你的獨特見解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獲取常用詩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