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和張飛,都是三國里面的絕世悍將,馬超曾單挑許褚兩百多回合不分勝負。徐州城下,張飛也曾單挑呂布一百回合不分勝負。而張飛與馬超大戰葭萌關,二人也是酣暢淋漓地打斗了幾乎一晝夜,未能分出勝負。在此有人便有疑問,既然張飛和馬超不相上下,劉備為何偏讓張飛對陣馬超,如果趙云去結局會如何?以下依據相關資料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劉備諸葛亮是怎么考慮的。《三國演義》里面,劉備說趙云不在前線,只能緊急派張飛出戰。但這只是為了張飛出戰設計的橋段。我們說即便是趙云在外,軍情緊急,那直接就招回來就是了。所以說這不是理由。真實的原因還是劉備和諸葛亮都不看好趙云,認為張飛出戰馬超更合適。
我們可以看到,在《三國演義》里面,劉備和諸葛亮都很重視這一戰。他們先是使出激將法,讓張飛立下軍令狀。然后讓劉備魏延同去,以免張飛有失。從諸葛亮的言談中,馬超當年大戰曹操,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確實是智勇雙全的角色。為什么劉備和諸葛亮都看好張飛,而不派趙云出戰呢?如果趙云迎戰馬超,結局又會怎樣?
其次分析不讓趙云的原因,以及趙云與馬超的實力對比。我們雖然在前面說了,如果需要趙云出戰,那么隨時就可以招趙云回來。但是,如果刻意的招趙云回來,那么就會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不說別的,對張飛就是個無形的打擊。原來在劉備、諸葛亮的心里,自己的武藝能力不如趙云,估計當場就會火拼一場。這樣一來,會嚴重影響蜀軍內部的團結。
而且一個正牌將軍,主公的結義弟兄,在主公的心目中,卻不如一個雜號將軍,將來如何指揮部下。作為一軍之主,劉備和諸葛亮當然要統籌考慮這些問題。
其次趙云和張飛的能力各有上下,如果派去出戰馬超,誰都可以勝任。趙云在《三國演義》里屢建奇功,鮮有敗績。死在他手下的將領不計其數。在長坂坡救阿斗的時候,他在曹軍中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殺死曹軍名將五十多員,威震曹軍。
而在漢水邊一戰,趙云先救黃忠,后偃旗息鼓,大敗曹軍。被劉備稱贊為“子龍一身都是膽”。這樣一員智勇雙全的勇將,當然有出戰馬超的資格。
而張飛也是一樣。張飛隨劉備起兵,出生入死多年,用關羽說的,張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他在長坂坡喝退曹兵,智取巴郡,義釋嚴顏,在瓦口關大敗張郃。這一切也都顯示了張飛也是一員有勇有謀的虎將,當然也有出戰馬超的資格。因此,趙云不在軍中,張飛能夠出戰馬超,當然沒有必要調回趙云,既麻煩又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再次從趙云和張飛的征戰經歷來說,張飛比趙云更合適一些。馬超并非是一般的猛將,他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他在和曹操對陣的時候,殺得曹操大罵,馬兒不死,我無葬地也。這樣的一員虎將,能力直逼呂布。曹操的評價是馬超不減呂布之勇。他的手下將領龐德,都能夠和年老的關羽打個平手,何況馬超本人呢?
而張飛呢?我們看《三國演義》里面,唯一不懼呂布的只有張飛一人。其他人遇到張飛,不是逃就是躲,要不就是群毆。而只有張飛敢堂堂正正的和呂布單打獨斗。而呂布對張飛也敬畏三分。
趙云也是勇冠三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趙云雖勇,也斬殺了不少上將,可是卻沒有和超一流將領的對戰記錄。這是趙云的一個短板。缺少和超一流戰將的作戰經驗,也限制了趙云的發展。如果當年趙云能夠和呂布這樣的將領過過招,那他的進步肯定會更快,發展會更全面??上?,劉備把他當做貼身保鏢,很少放他去疆場廝殺。
從這一點來看,派張飛去對陣馬超要更合適一些。趙云對超一流將領的經驗甚至還不如劉備。劉備好賴還在虎牢關前和呂布交過手。而面對馬超這一仗又非同小可,前有成都守軍,后有馬超援軍,劉備非勝不可。因此,在兩個人中間挑選,劉備和諸葛亮當然會偏向張飛一些。
不過,如果張飛不在,那也就只好派趙云上陣了。趙云能不能打敗馬超,我看他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要評判三個人的高低,用許諸來做評判參照物比較好一點,因為他和這三個人都交過手。馬超和許褚在關中有一場惡斗,雙方大戰二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
而趙云則在穰山和許褚交過手,雙方交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從這一點來看,趙云和馬超的武藝即便是有高低,也是相差不大的,趙云估計和張飛一樣,也沒有拿下馬超的把握。再說,如果趙云能夠穩勝馬超,劉備和諸葛亮就根本不會照顧張飛的面子,直接讓他出戰了。畢竟這一仗,劉備是輸不起的。
你是如何看待趙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