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機槍是相對于重機槍、通用機槍較輕的的一種機槍。可以由一個士兵所操作使用,早期的輕機槍多數為兩人一組,有副射手兼彈藥兵一名。主要為臥姿射擊,可隨部隊行動。輕機槍使用步槍子彈,有簡單的腳架。由于輕機槍一般裝備到步兵分隊或步兵班,部份國家軍隊稱為班用機槍。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輕機槍,這支槍是在上個世紀第一世界大戰之后根據作戰經驗所研制出的一種新型步兵自動武器,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能指哪打哪。
ZB-26輕機槍又稱捷克式ZB-26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種輕機槍。ZB-26輕機槍除了裝備捷克軍隊外,還大量外銷,直到1938年德國占領捷克,國營兵工廠出口了大約12萬挺各型號的該機槍。其中,中國是使用該輕機槍數量最多的國家,不但采購還仿造了很多。據統計,中國的仿造和購買數估計超過10萬挺,抗日戰爭中,中國的兵工廠大約生產了將近四萬挺,僅重慶的21兵工廠抗戰期間就生產了1萬多挺。
ZB-26輕機槍口徑7.92毫米,發射7.92×57毫米槍彈。該槍采用彈匣供彈,容彈量為20發。槍身全長為1161毫米,槍管長度為672毫米。槍身全重為9.6千克。自動方式為導氣式,膛線:4條,右旋,纏距240毫米。初速為每秒744米,表尺射程為1500米,有效射程為1000米,射速為每分鐘500發。外表最大特色是20發裝彈匣在槍身上方,瞄準基線要移向彈匣左側,而其輪型表尺也是其外貌特征之一,另一個特點是槍管過熱可快速更換,其槍管上的提把不單方便更換槍管同時也方便持槍。
ZB-26輕機槍的工作原理為活塞長行程導氣式,采用槍機偏轉式閉鎖方式,即靠槍機尾端上抬卡入機匣頂部的閉鎖卡槽實現閉鎖。可選擇單發或連發射擊。該槍槍管外部有散熱片,槍管口裝有喇叭狀消焰器,膛口裝置上四周鉆有小孔。槍托后部有托肩板和托底套,內部裝有緩沖簧以減少后坐力。兩腳架可根據要求伸縮。槍管上靠近槍中部有提把方便偕行與快速更換槍管,對于輕機槍來說,更換槍管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ZB-26輕機槍順應了當時的時代發展,為戰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中國抗戰時期也是士兵們的利器,并在解放后將ZB-26輕機槍口徑由7.92毫米改為7.62毫米,使用蘇制7.62x39毫米步槍彈,后經過改造的這種捷克式基本都發給民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