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坑——新出土的東西叫“生坑”。
拿了——投資者決定將藏品買下。這件藏品我拿了。
繃價——堅持要高價,想賣個好價錢。
拉纖——就是中間人,介紹人。中間人收取傭金,一般是賣方出3%,買方出2%,俗稱“成三破二”。
看新——這個東西有點看新,東西不到代,現代仿的。
包上——買家決定將藏品買下,請賣主將藏品包起來,這件東西我要了請您包上。
要了——買家決定購買某件藏品。
蟲兒——就是已經收藏了很多能夠讓觀者眼睛一亮的東西。甚至整間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過這一件的說法。通俗地說,就是有鎮店之寶的藏品。
沒用——買家不要這個藏品,一般說沒用。
走眼——也叫“打眼”買家用較高的價錢買了不值此價的藏品,或買了假貨。
掌眼——這件東西沒把握看年代,請個師傅為你“掌眼”看看新老。
摟貨——古玩行商戶們相互將對方的貨拿走代為銷售,即為“摟貨”。近百年來行內人士沒有發生“摟貨”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種行業的傳統規矩。
伙貨——二人或以上合伙買賣古玩。售價早已商定,賣時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須將實售價格公開,平均分配利潤。
棒槌——就是看不懂東西新與老,好與壞的人。老是被騙的人,行內人就說他是棒槌。賣家賣新貨給他,背后還稱呼他“棒槌”。
殺豬——賣假貨者的一種口語,把新仿的東西賣給顧客,他們稱殺豬。
抓——到市場去購買古玩說抓貨,剛抓了一件光緒官窯。
吃——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買瓷器的。
納——買進藏品,叫納入。較早的古玩術語。
追——發現很好的藏品追著要,在拍賣會上追價。
勻——有的在古玩行買藏品不叫買而叫勻。這塊玉您能勻給我嗎?
讓——有的古玩商買東西不叫買而叫讓。這件瓷器讓給我吧。玩——行內人稱收藏為玩,初次見面問“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