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肝火旺
秋季,人們對水的需求量很大。水分補充不足,將會使氣管黏膜、鼻黏膜和皮膚都變得纖薄脆弱,容易引發過敏、氣管-支氣管炎、咽喉炎等疾病。專家建議,為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秋季每日水的攝入量要比其他季節多500毫升以上,最好能達到2000毫升。
不過,單純喝水能解“口渴”卻難解“體渴”。按照中醫的五行與五臟的對應理論,秋季干燥,五行屬金,人體所對應主管的內臟為“肺”,因此秋天解體渴、潤燥,關鍵就是要養肺、潤肺。專家支招,為達到潤肺目的,秋季總體的飲食原則是:以清潤食物為主,多吃酸味食物,避免辛辣食物,這樣才能達到養肺潤燥的目的。
具體從食療進補的角度來看,秋季是很好的“養陰生津”進補的好時機??梢越洺3孕┥剿?、蓮藕、梨、蜜棗、雞湯、豬肺、瘦豬肉、兔肉等來補腎、潤燥、滋陰補陽。秋季經常喝些“靚湯”,既補充身體所需水分,又能潤肺潤燥,從而起到強身防病的功效。專家推薦了下面幾款實用美味又好做的湯,適應秋季氣候和體質特征,能針對性預防秋季常見病,供您選擇食用。
山藥雪梨豬肺湯
用料:鮮山藥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助消化。
適宜:肝炎、肝硬化、支氣管炎及肺炎患者。
蓮藕排骨湯
用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
功用:補脾益肺。
適宜:任何體質。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用料: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
功用:清潤肺燥、益肺生津。
適宜: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干渴飲、燥熱傷肺者。
菜干鴨肉蜜棗湯
用料:鴨肉400克,豬瘦肉100克,白菜干250克,蜜棗5個。
功用:清燥潤肺、止咳生津。
適宜:干咳無痰、咽喉干燥者。
專家提醒,秋季常吃梨、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石榴、獼猴桃等酸味水果可養肺,還能起到止瀉祛濕、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欲的作用。蜂蜜、杏仁、銀耳、豆腐等也都是秋季潤燥通便的佳品。腸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則可以食用具有健脾補胃功效的蓮子、山藥、扁豆等食物。
經歷了伏夏之后,大家秋燥不適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不同程度地感覺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干燥感,甚至出現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咽喉干痛、疲乏無力以及大便干結的癥狀,連帶著情緒也會變得煩躁不安。
傳統醫學認為,秋令干燥,燥邪易傷肺,導致肺陰不足,肺津虧損,所以,在這個季節,人們要注意養肺護肺,防止秋燥的傷害。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以前就替我們想了一個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即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咳嗽、便秘等癥。
蜂蜜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功能等作用?!侗静菥V目》記載:“蜂蜜有五功: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現代醫學也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因此,在秋天常服用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特別提醒的是,正常情況下,新鮮成熟蜂蜜不必加熱就可服用,最好使用40℃以下的溫開水或涼開水稀釋后服用,這樣可保全蜂蜜的營養成分不致損壞,有利于得到充分利用,從而發揮其應有的醫療保健作用。
痰濕較盛,脘腹脹滿或腸弱泄瀉者,蜂蜜則當慎用,糖尿病患者、一周歲以下小孩不宜服用。此外,目前市場上常有假蜂蜜充斥,主要以高果糖漿制成的假蜂蜜為主,其色澤淺,極其澄清透明。但比起蜂蜜,其營養單一,不具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和活性酶。消費者應選擇專賣店購買有質量保證的產品。
幾種蜂蜜藥食同用法
●蜂蜜雪梨水
取雪梨1-2個,削皮去核切塊,放入燉盅內,加少許凍開水,置鍋內用文火隔水燉約1小時,取出待涼后加入2勺左右的蜂蜜攪勻即可喝水吃梨肉,可達到潤肺潤燥的功效;緩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口渴、咽干等癥。
●蜜奶飲
取蜂蜜50毫升,牛奶50毫升,黑芝麻25克。黑芝麻搗爛,同蜂蜜、牛奶調和,早晨空腹溫開水沖服。適宜于產后血虛、腸燥便秘、面色萎黃、皮膚不潤等癥。
●香蕉蜂蜜粥
用大米50-100克,香蕉200克,蜂蜜適量。將大米熬粥后,加入切成小段的香蕉,待涼后加入蜂蜜食用,可潤腸通便、滋陰養顏。
●蜂蜜蘿卜汁
取白蘿卜400克,洗凈,去皮切碎,用潔凈紗布包好榨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調勻吞服,每天三次,連服3-5天,對便秘者療效最佳。
●蜂蜜水
取2勺蜂蜜,用40℃以下的溫開水沖服,可迅速補充能量。運動或熬夜后飲用蜂蜜水,可緩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