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中醫黑,但是其實他們并不了解什么是中醫就開始噴,無知者無所謂,還真的是這樣。
不過,在本次新冠疫情中,中醫發揮了巨大的力量,某類的清瘟藥品被指定為抗新冠的藥品,這肯定了中藥的作用,肯定了中醫的作用。
對于很多中醫黑來說,其實他們并不了解中醫,那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中醫的歷史。
周朝—三國
早在周代,我國就出現了醫學分科。
《周禮·天官》中明確記載有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的醫事分工,反映了當時的醫學發展水平。
湖北省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中記載有“癘遷所”,這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麻風病隔離場所。
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藥。
晉代—唐朝
南北朝時期,《僧深集方》載有“五癭丸”,用鹿的甲狀腺制成,治療甲狀腺素缺乏的甲狀腺腫大,這是最早的也是有效的臟器療法記載。
隋朝,《諸病源候論》中記有多項發現與發明,如記載腸吻合手術和漆過敏癥,鑒別了天花和麻疹,還記載了結扎血管止血等。
唐代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國家醫學專門學校——太醫署,編撰頒行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
明清時期
明代,我國發明了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術。但是到1798年,英國的琴納才發表牛痘接種成功的報告。
清朝,《白猿經》中描述了純白結晶烏頭堿的提煉。
中醫與故事
但是,中醫也是因為歷史悠遠,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入門不容易,精通更是不容易,而且加上學習中醫需要很長的實踐過程,導致學習中醫的人越來越少,大家也不太理解中醫。
其實,在遠古的時候,中國人民就把中醫和神話結合起來了,主要目的就是讓人們理解中醫,讓人們尊重醫學。
傳說岐伯,相傳亦為黃帝之臣,又是黃帝的太醫,奉黃帝之命嘗味各種草木,典主醫病。他還與雷公研討經脈。《黃帝內經》即黃帝與岐伯討論醫理而作。相傳岐伯曾乘由12頭白鹿拉的絳云車,遨游東海中的蓬萊仙山,奉黃帝之命向仙人求不死之藥,十分浪漫。
神話,包含著遠古先民信仰的內核,寄托著先民們對宇宙奧秘的認識理解和對自己命運的執著追求。
搜索“功夫神醫” 看中醫故事,傳承歷史。
而到了現代社會,也依然有人在通過故事傳承著中醫,傳承著中醫的故事,這就是這本《功夫神醫》,蠻有意思的一部小說。
輕功加上跑酷會創造怎樣的神話?
內氣輔助針灸會成就如何的輝煌?
胸懷大志的陸峰,身懷誰也不知曉的輕功絕技,而這還只是他發現內氣的一個初級衍生功能而已。
初學針灸,卻連連創造奇跡。不會跑酷,卻大殺四方,是天賦還是巧合?是偶然還是必然?
這部小說可以說是借中醫的載體講玄幻的故事,是非常不錯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