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氣,吹拂自由的春風,細嗅自由的花香,但我們心靈可以自由的翱翔嗎?
人們?yōu)槭裁催@么多煩惱痛苦?就是因為我們的心靈被牢牢困住了,究竟是什么困住了我們的心?
這并不是因為外物與肉體,而是我們心中的執(zhí)念。放下執(zhí)念,轉念自在。
內在不自由,外在就會感到處處受限。社會習俗與文化傳統(tǒng)為我們的大腦種植了太多的觀念、思想等。而這些東西恰恰正是自由的障礙。
我們自己構建的主觀世界,遠離了自然真實,失真的主觀世界就是我們自己建造的牢籠,很多人終生也走不出來。
自由在于選擇。你如何看待世界,以什么態(tài)度應對困境,決定了你的自由度與幸福指數(shù)。
改變能夠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不了環(huán)境與事實,就改變我們的態(tài)度與認知。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世界。
執(zhí)于一念,困于一念,執(zhí)念是自由的最大障礙,放下執(zhí)念,學會轉念,我們才能解救自己,讓心靈得到自由。
對事情的態(tài)度,完全是由自己來選擇的。煩惱三千,看淡即是浮云;心向陽光,人生處處明媚。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價值,發(fā)現(xiàn)可以值得學習的地方,這稱之為價值思維。
問題思維者永遠看到問題,而價值思維者則總能得到價值。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同理,存在即價值,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價值。
我們看待事物,堅持問題導向,利于改進完善。但若只抓問題,光看問題,也容易吹毛求疵,不利團結,喪失信心。
在看待事物的時候,運用價值思維,積極向上,黑暗中發(fā)現(xiàn)光明,絕境有逢生的信念,山重水復有柳暗花明的希望。
允許一切的發(fā)生,凡事發(fā)生,必有利于我,接納當下的一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是價值思維者應該具備的觀念。
我們不要懼怕任何“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多反思、多復盤,沉淀經(jīng)驗,創(chuàng)造價值,貢獻才智。
我們要避免陷入受害者心態(tài),心境就是處境。你本自具足,你潛能無限,不要做灰姑娘。你不是公主,也不會遇到王子。你的內心擁有你需要的所有愛和力量。
審視覺察自己,一切情緒都是暫時的,認真感受自己才能夠真正地治愈自己。
別人的看法是別人的,路是你自己的。你是獨一無二的,活出真實的自己,學會感受美好,練習感受美好,學著給自己一些愛。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外在是內在的投射,你的內心什么樣子,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樣子。
在鏡子里,我們可以看清自己的面貌,但我們很難清晰地認識自己的真面目。
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以不變應萬變,以真我渡假我。修行即修心,修心即轉念。轉念,就是要放下執(zhí)念,顛覆認知,返樸歸真。
每個人都渴望精神自由,宗教、哲學、藝術與科學等盡管可以賦能我們,給予我們力量。
真正的力量源泉在于我們內心。開啟內在智慧,以道觀之,超凡脫俗,清空心靈,做一個冷靜的觀察者,打開心靈牢籠的鑰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