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淘灘與低作堰
“深淘灘、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彎截角。”是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留下的治水箴言。正是李冰父子掌握了治水的規律,才成功地修建了都江堰,在擁有現代科學技術的今天,人們還在為李冰父子而嘆服。
都江堰分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個部分,分別承擔分流、泄洪和排沙的功能,科學合理。史記記載先有都江堰,后有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國,2600多年過去了,都江堰還在繼續發揮著巨大的防汛和灌溉作用。
“ 深淘灘”就是深挖河床,讓水在自己的渠道中流動,“低作堰”就是不依賴堤埧擋水,充分發揮自然的作用。
在治理社會、管理人民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這個問題。依靠正確的政策,引導人民群眾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不去過分地限制人們的行為,干擾人們的生活。
“逢正抽心”是指當河流在流向端正時要清理干凈河心,使水流更暢通,與“低作堰”意義相近。“遇彎截角”是指在河流彎道處截去一角,可減少對右岸大堤的沖擊,使水流圓滑,可保證河流的安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