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印象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571期 我們知道水熊蟲是目前已知能夠在宇宙空間中存活的生命,關于水熊蟲的研究也在不斷推進中。水熊蟲是地球上最堅硬的動物,它耐高溫,耐冷,耐輻射,乃極端脫水。其胚胎最終會從它的卵子中成形出來,并且像它的母親一樣做好承擔成長的準備。早在1938年,研究人員便在《美國自然學家》期刊中指出,水熊蟲并沒有所謂的童年,穿透培養環境后,它們也就成形了。
根據最近天體生物學家的研究,水熊蟲開始于一個斑點、一束神經和不成熟的組織,并蜷曲在一個雞蛋式的結構里,聚集在它周圍的兄弟姐妹身上。胚胎的小塊水熊蟲一動不動沉默著,也看不見,可能它們根本毫無感情。它們困在母體環境中,等待著自己的誕生。
水熊蟲的種類相當龐大,在近1000種堅硬的水熊蟲中,其一個種類的胚胎可能是一種無性繁殖行為的產物,它們的母體直接將其遺傳物質注入到卵子中,而不是與其同類中的任何一只雄性進行交配。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根據生命百科全書中的內容,這種生殖能力(稱為孤雌生殖)是一種遺傳物質,此特質一直延續至今日,因為這是生命與生俱來的權利,而且很有可能傳給下一代。
圖中顯示的是由攝影師Vladimir Gross拍攝的的胚胎,小水熊蟲已經成長了50個小時了,并且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它的四肢,嘴部和大部分器官都是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后的幾個小時里伸展起來的。需要指出的是,這幅作品在英國皇家學會舉辦的顯微成像的攝影比賽中獲得第二名。
在1938年,研究人員發現當水熊蟲包囊之后,便開始了對其進行研究,它會在包囊外挖出一個小洞,扭動著進入這個世界。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它的器官為了消化和繁殖很早就已經開始運轉了,但它不愿意在潮濕的環境中游動,所以便用它那八條粗粗的爪子狀的腿四處走動。
如果它生活在野外,水熊蟲就會開始咀嚼潮濕的苔蘚和小植物,并且在那里安家。擁有了所有的植物,它就會開始長大。根據2015年在《極地生物學》中發表的一項研究,在它的一生中,水熊蟲可能會多次脫下自己的外皮,為自己的身體成長空間騰出空間。水熊蟲的特點已經被科學家所關注,人類如果要進入深空,那需要一次進化,不求向水熊蟲那樣能夠直接在宇宙真空中生存,但求能夠在失重環境下繁衍生命,不然人類只能待在地球上,無法在宇宙中走得更遠。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