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白條、某某金條
這些“帶顏色的條”具體是啥都不清楚,一個陌生電話讓你注銷并不存在的賬戶,你會信!?
就是會有人對此深信!
他們總是在焦慮萬分的時刻,失去基本的判斷力。
上當四部曲!
1?以影響征信為由,威脅恐嚇
4月15日,居住在沈陽的李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某客服,稱李女士有一個“京東金條”賬戶需要注銷,如果不配合,將嚴重影響個人征信,還會收取滯納金,同時銀監會還會監聽通話,她可能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由于對方準確說出了李女士的身份信息,她便不再質疑對方的身份,但一聽到影響個人征信,馬上就慌了神。
騙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個人信息后,主動電話聯系當事人,以不注銷京東白條、金條賬戶,將會影響個人征信為由,對當事人心理層面進行施壓,造成當事人恐慌焦慮。
2?下載釘釘APP誘導開啟屏幕共享
李女士按照京東客服的要求,在釘釘APP上添加了“京東技術人員”,并按對方要求,打開了屏幕共享,然后由她自己操作關閉“金條”業務。
但是,她在自己的京東APP上,怎么也找不到京東金條的關閉入口(京東金條是一種現金借款產品,所有操作都需要在京東金融APP上操作,李女士在京東APP里,當然找不到京東金條業務的“關閉”入口)。
“客服”告訴她無法關閉的原因是:微粒貸和銀聯賬戶未認證!
“銀聯”都能被騙子拉來當中介!就這么無里頭的邏輯,也能騙人??
答案是:不僅能!還很好用!
通過心理施壓,當事人已經開始對騙子言聽技從,這時,騙子會通過各種貸款APP、小程序,試探當事人對APP貸款的熟悉程度,進而決定如何對當事人實施詐騙。
3?誘導貸款并匯入指定賬戶
李女士按“京東技術員”要求,在“微粒貸”貸款68000元,隨即匯入對方指定的賬戶內,同時還要求李女士把轉賬截圖發到中國銀保監會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中。
騙子吃掉李女士的貸款額度后,繼續提出:“微粒貸板塊已關閉,接下來需要通過京東APP,對銀聯板塊進行關閉”。
就這樣,李女士按對方指示,將自己銀行賬戶內的299800元轉給了對方。
騙子不清楚你銀行賬戶內的余額,所以會先選擇清空你的貸款額度,即使你沒有錢,此時也會變得負債累累。這就是“沒有錢一樣會被騙”的道理。
4?被榨干最后一分錢?醒悟為時已晚
騙子稱,上述匯款用于結清證明,隨后就會原路返回。但是由于李女士操作時間過長,導致收款賬戶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李女士沒有準確的將錢匯入應該匯入的賬戶。需要再次匯款才能將前面的錢原路返還。
妥妥的“拒絕沉沒成本”,與刷單返傭金是不是很像?
李女士按對方要求,又相繼轉款兩筆錢,分別是20萬元和3.2萬元,可是對方以同樣的理由,要求她繼續匯款,這時她才意識到上當受騙。
2個小時,李女士一共給詐騙匯款59萬元。
警方提醒
第一,貸款只要如期償還,就不會影響個人征信。個人征信可以在人民銀行官網進行查詢,不會有人好心的主動提醒你征信有問題,除非你自己主動查詢。
第二,金融管理部門不可能對社交軟件實時監控(銀監會咋那么待見你呢,還實時監控你?),更何況銀監會早已與保監會合并成立了銀保監會。騙子們故意使用漏洞百出的話術,來驗證你的金融常識!
第三,注銷京東白條、金條賬戶,只要登錄京東金融APP,進入頁面后,在賬戶設置里找到賬戶安全選項,即可操作注銷。
第四,所有讓你加QQ,加微信,使用屏幕共享功能APP的,都讓他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