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虎 2006-11-27 20:00:48 | ||
原文:25 TIPS FOR IMPROVING YOUR COMMUNICATIONS 1. 積極傾聽他人的談話。注視著對方,保持注意力;對方談話最后插入總結性問話,確保沒有漏下什么。 2. 善于舉例說明。有助于談話更形象地理解,更深刻記住彼此談到的觀點。 3. 確保對方注意力集中。因為每個人的興趣和需求不同,所以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在談話的內容上,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嘗試提問式的開場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和思考。 4. 提前做好溝通計劃。實現安排好溝通交流程序(制定溝通計劃、交流策略等),才能達到預期的溝通效果,提前做好溝通步驟,以免溝通交流失敗。 5. 取消對方不合作的談話。如果對方因事情忙碌對談話不予理睬,你應當取消這次談話,讓對方注意到,要么立即停止手邊的工作與你專心溝通,要么越好與你交流的時間。 6. 將交流的時間提前通知對方。提前通知對方,一定的時間充分思考這個問題,保證討論結果更加有效。 7. 選擇溝通的時間和地點。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合適的地點和時間,從而保證最大可能達到的溝通效果。 8. 預料溝通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對于溝通可能提出的問題、建議,可能出現的反對意見,以及偏離主題的情況做好充分準備,甚至有必要設想對于每個觀點可能會出現各種反應,以便更好地促進溝通交流的效果。 9. 把握交流主題。時刻注意把握自己的觀點,掌握好談話局面,才能真正實現預定目標。 10. 營造積極和諧的談話氛圍。和諧的談話氛圍,使大家保持理性狀態進行溝通,切勿情緒化。只有讓大家感受到這是一種公平的交流,而不是家長式,勝利者對失敗者式的命令,他們才能夠保持愉快的心情各抒己見。 11. 不要把個人觀點強加給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 建立互動式的交流方式。積極征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交流的互動越強,溝通的效果越明顯。 13. 運用開放式問句提問。最好運用開放式,而非指標性的提問,引出實質性的結論。比如“B小組為什么會落后于其他小組”,然后提出更具體的問題,進一步追問“B小組的每一位新成員都完成了工作目標嗎?”,從而引出實質性問題。 14. 篩選問題的答案。只要大家聽得見,都會對你的問題作出回答,但當答案不是你所需要的,你需要改變提問的方式,以便獲得需要的答案。 15. 語言簡練。 16. 給對方留出思考時間。談話中的停頓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給對方時間思考,消化談話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思考接下來要談論的問題。 17. 語言富于變化。注意把握好自己的語速、語調和音量,談到關鍵性問題需要放慢速度,引證例子最好加快語速。缺少語言變化,就是會對方感到厭煩,甚至拒絕傾聽你的談話。 18. 注意運用提示信息。交流過程中,使用一些詞語(如無論如何、而且、相比較而言、舉例說明、但是)或者運用一些手勢,都能夠有助對方理解下一步要談些什么。 19. 試探性詢問。交談過程中,有的人會刻意回避部分事實。比如在招聘過程中,詢問應聘者為什么要放棄原工作,他回答“我的價值得不到應有的體現”。 這時你需要具體了解事實,你可以嘗試3種試探性詢問:反應式“你感覺自身的價值得不到應有的體現?”;中立性試探:“我很感興趣,具體談談。”;沉默式試 探:什么都不說,只是看著面試者,等待他的回答。 20. 確認對方領會了你的談話內容。如果想知道對方是否理解你的談話內 容,可以每隔5-10分鐘請對方對你談到的問題做出總結,不過避免命令式的口吻。如“剛才我談了很多,不知道是否表述清楚,如果你能用幾分鐘總結一下剛才 聽到的內容,我想一定能有助我們之間的相互溝通”。 21. 提出一些推理性的問題。在培訓員工的時候,采用提問的方式,能充分調動員工思考的積極性。提出一些推理性問題,有助于員工提高理解、加強記憶。 22. 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 23. 避免性別歧視。當需要用復數人稱表達時,最好使用那些男女皆宜的詞。如“員工們、消費者們”,而非“她們或他們”。 24. 驗證你的假設。如果你的影響力來源于某些假設的正確性,那么做事情前需要通過別人來驗證你的假設,而非剛愎自用。 25. 回答對方提出的“這對我來說有什么好處?”的問題。當向別人傳達某一信息時,別人的第一反應通常是“這對我來說有什么好處?”對于這個問題的回 答將是對方接受還是持謹慎觀望態度,或者干菜拒絕你的要求。你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最終獲得大家都期望的雙贏結果。 注:此文為飛揚新銳英漢翻譯學習,思考學習整理而得。個人學習所用,謹供參考。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