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減肥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肥胖是由于先天稟賦因素、過食肥甘以及久臥久坐、少勞等引起的以氣虛痰濕偏盛為主,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并多伴有頭暈乏力、神疲懶言、氣短等癥狀的一類病癥。它的發生主要與脾、胃、腎功能失調有關,以正虛為本,痰瘀為標之癥。
現代醫學認為,當進食熱量多于人體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因而超過標準體重20%,便會形成本病。它的發生,多由營養過乘、活動量少、脂肪堆積過多所致。
[診斷要點
1、超出標準體重: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X0.9,若實際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排除肌肉發達或水分潴留因素,即可診斷為肥胖。
2、多有伴隨癥狀:兼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短氣喘,腹大脹滿,苔厚膩,脈濡滑。
[治療原則
肥胖病的病理主要是脾虛痰濕偏盛,故其治療當遵照虛者補之,實者瀉 之。臨床上常用健脾益氣之法而補之,用祛水濕,截痰源,助消導,祛瘀滯而治肥胖。若肥胖日久,脾病及腎,又當益氣補腎,溫化水濕為治。常用的的瀉法有化濕、利水、祛痰、通腑、消導法,以祛除體內停聚的濕濁、痰熱及多余膏脂,從而減輕體重。總之,針炙治療肥胖,多取足太陰、陽明經之穴,輔以足少陰腎經穴位進行治療。
[靳三針治療方法]
1、 胃熱滯脾
癥狀:多食,消谷善饑,形體肥胖,脘腹脹滿,面色紅潤,品干而苦,心煩頭昏,胃脘灼痛嘈雜,得食則緩,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胃瀉火,佐以消導。取穴:肥三針、太沖、梁丘。
操作:針用瀉法,不灸。得氣后,接電針儀,疏密波,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每5分鐘加大刺激量1次
2 、脾虛不運
癥狀:肥胖雍腫,神疲乏力,身體困重,胸悶脘脹,四肢輕度浮腫,晨輕暮重,勞累后明顯,飲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飲暴食史,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舌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細。
治法:健脾益氣,滲利水濕。
取穴:肥三針、脾俞、胃俞、氣海。
操作:針用平補平瀉,可灸。得氣后,可用溫和灸20~30分鐘。JEd-F@
3、 痰濁內盛
癥狀:形盛體胖,身體重著,肢體困倦,胸膈痞滿痰涎雍盛。頭暈目眩,嘔不欲食干口而不欲飲,嗜食肥甘醇酒,神疲嗜臥,苔白膩或白滑,脈滑
取穴:肥三針、脂三針、豐隆
操作:針用瀉法,可灸。得氣后接電針針儀,疏密波,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每5分鐘加大刺激量1次
4、 脾腎陽虛I
癥狀:形體肥胖,顏面虛浮,神疲嗜臥,氣短乏力,腹脹便溏,自汗氣喘,動則更甚,畏寒肢冷,,下肢浮腫,尿晝少夜頻,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腎,利水化化飲
取穴:肥三針、脂三針、脾俞、腎俞、關元、神闕。
操作:針用補法,可灸。得氣后,用溫和灸20~30分鐘。神闕不針,用大艾柱隔姜灸或隔鹽灸5~7壯
5、 氣滯血瘀
癥狀:體開豐滿,面色紫紅或暗紅,胸悶脅脹,心煩易怒,夜不能寐或夜寐不安,大便秘結,舌暗紅或有瘀點、瘀斑,或舌下瘀筋,脈沉弦或澀。R8I*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散結
取穴:肥三針、天樞、合谷、太沖、梁丘、血海。
操作:針用瀉法,可灸。得氣后,接電針儀,疏密波,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每5分鐘加大刺激量1次。
[按語]
針灸治療通過對患者神經及內分泌功能的調整,一方面抑制食欲,同時抑制亢進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入;另一方面能促進能量化謝,促進脂肪分解和釋放,對患者機體代謝和重要系統功能也具有較好的調整作用。據臨床觀察,身材較高者減肥效果較好,獲得性肥胖療效優于體質性肥胖,年輕人較老年人效好。體重下降時以腹圍縮小最快、最明顯。其見效最明顯的指標是食欲降低,食量減少,不感饑餓。如果病人出現饑餓感,用電針法者可按壓內關、豐隆。
正確使用辨證施治是取得滿意療效的關鍵,手法多用瀉法,早期治療和延長治療時間可提高療效,故臨床治療應多注意以上方面。一般患者不宜勉強限制食量,應待治療后食欲自行減少,每日3餐應少進食高脂高糖飲食,不食零食,并進行適當體育鍛煉。患者治療期間,每晚可自行在腹部進行按摩,時間以飯后飲食基本消化時進行為佳。因飲食尚在胃中,按摩反會促進食欲的消化增加,熱量吸收。而在空腹時按摩則主要作用于腹部脂肪的分解。按摩時一只手掌在下,另一只手掌在上,按順時針方向輕揉50~100次,每晚1次。
肥三針:帶脈、中脘、足三里
脂三針:內關、足三里、三陰交
——摘自《靳三針療法》
針灸減肥配合飲食方法
通過針灸治療可抑制亢進的食欲,同時使胃腸收縮,容積減小,能夠有效解除難以忍受的饑餓感。配合控制飲食的原則是:不餓不吃,餓了再吃,不吃主食,吃青菜及瘦肉,蛋類,吃到飽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粉條。也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及工作情況酌情掌握或遵醫囑
體針療法
方法一:
[取穴]:支溝、中渚、關元、帶脈、血海、三陰交、太溪。
[功效]:凋理沖任。
[操作]:支溝、中諸用平補平瀉法,關元、帶脈、血海、三陰交、太溪用補法。隔日治1次,留針半小時。
[主治]:沖任失調型肥胖。
方法二:
[取穴]:天樞、大橫、氣海、關元、三陰交、血海、心、腎、大腸俞、百會。
[功效]:去脂減肥。
[操作]:取26號一寸毫針,采用透穴、多穴刺法,快刺不留針,每周l至2次,10次為1療程。
[主治]:單純性腹部肥胖患者。
耳針減肥的穴位及處方
1、減肥常用穴位
肺:在心穴的上下周圍。
三焦:在口、內分泌、皮質下和肺穴之間。
大腸:在耳輪角上方內18處。
脾:在左耳肝穴的下部分(此區在右耳為肝穴)。
胃:在耳輪角消失處。
饑點(外鼻):在耳屏外側面中央。
丘腦:位于對耳輪內側線,中線下端。
常用于治療單純性肥胖癥、嗜睡癥、水腫、內分泌功能紊亂。
內分泌:在屏間切跡底部。
腎:在對耳輪下腳的下綠、小腸穴直上方。
腦點:在對耳屏的上綠、腦干穴和平喘連線的中點。
口:在耳甲腔中,緊靠外耳道口的后壁。
神門:在三角窩內靠對耳輪上腳的下、中l/3交界處。
腹:腰骰推前側耳腔緣。
臀:對耳輪下腳后13處。
2.耳針處方
三焦、肺、口、脾、內分泌、饑點。
肺、脾、腎、三焦、內分泌。
口、食道、脾、胃、饑點、內分泌。
饑點、神門、腦點。
每張處方穴位,輪換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