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自殘的農業生產方式

中國化肥用量60年增百倍 有毒物質危及食品安全

來源:法制日報
2011年05月27日07:30-搜狐新聞
圖為農村中一家極普通的農藥商店。蔣高明攝

  法制日報記者 韓樂悟

  “科學認識植物生長調節劑”、“規范使用無害健康”、“已納入農藥嚴格監管”……

  無論專家如何解釋和安撫,近日“裂瓜”事件中的“膨大劑”三個字,已讓不少消費者今夏吃西瓜“望大生畏”。但令人不安的又何止一個什么“劑”?

  “不管有沒有害,為什么要用它?”這句頗有代表性的疑問,實際上是在指向一個根本性的、農業生產方式的問題。

  記者近日獲悉,目前我國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發達國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僅40%左右;

  我國農藥年產約170萬噸,平均18億畝農田每畝需要近兩斤;

  我國每年約有50萬噸農膜殘留于土壤中,殘膜率達40%......

  這些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污染了耕地、水等農業之本,還嚴重威脅到食品安全。

  不使用大量的外部資源就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健康。這是一百年前西方農學家發現的中國農業最令人稱奇之處。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農業正在工業化之路上被大化肥、大農藥、除草劑、添加劑、農膜、無機能等裹挾著一路狂奔。

  如今我們已深陷食品安全困境不得自拔。專家提醒,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目前的農業生產方式?

  年約50萬噸農膜殘留于土壤 專家稱其“白色恐怖”

  對“白色污染”問題,人們往往較關注城市中一次性塑料餐盒及購物袋等的使用與回收。但記者獲悉,目前我國每年約有50萬噸農膜殘留于土壤中,殘膜率達40%。農膜在農業生產中的大量使用而并不考慮其降解問題,令我國生態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加速了耕地的“死亡”。

  “我實地考察過幾十個國家,從來沒有見到一個國家像我國這樣,大張旗鼓地推廣、應用農膜,弄得全國山河一片"白"。”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如是說。

  長期致力于退化生態系統與退化農田修復的蔣高明,日前對記者講起他在一些農村看到的幾乎被清一白色塑料膜覆蓋的農田、山坡的景象時,用“白色恐怖”來形容。

  據蔣高明介紹,大量殘留在土壤里的農膜,在15-20厘米土層形成不易透水、透氣的難耕作層。而最關鍵的是它沒辦法降解。有人研究了其壽命后得出結論:大概要7代人、140多年還降解不掉。

  令人擔憂的還有,在降解農膜的過程中,會有致癌物二惡英排放到空氣中。比如有些勤快的農民將農膜從田里揀出來后就地焚燒,看似干凈了,實際上低溫燃燒排放的劇毒二惡英進入了農民身體和大氣中,成為難以除掉的惡性污染物。

  在蔣高明看來,農膜是現代農業最垃圾的發明。人們利用它得到一部分增產后產生依賴。在脫離了傳統鋤地做法,不用有機肥、秸稈等養地,覆蓋一層農膜就實現了保溫、保水、除草、殺蟲等目的,表面看是再好不過的事,但實際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是在加速耕地“死亡”。無異于“殺雞取卵。”

  60年間化肥施用量增長了100倍

  記者被告知,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短短幾十年,我國耕地肥力出現了明顯下降,全國土壤有機質平均不到1%。而與此同時,我國化肥用量及其增長速度也令人吃驚。

  據蔣高明介紹,國際公認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頃,但目前我國農用化肥單位面積平均施用量達到434.3千克/公頃,是安全上限的1.93倍。

  從其提供的我國化肥平均施用量變化圖上看出,上世紀50年代我國一公頃(15畝)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現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

  “但這些化肥的利用率僅為40%左右。沒用完,都變成了污染。”蔣高明說。

  還有一個數字讓蔣高明耿耿于懷:我國工廠化養殖動物每年產生27億噸動物糞便,約為工業固體廢料的3.5倍。但因養殖業與種植業分離等原因,這些本可成為很好肥料的動物糞便并未用到應該用的地方。結果“一方面造成農田面源污染,一方面大量制造化肥。兩者都因趨利。受害的是耕地與消費者。”蔣高明說。

  關于農藥,蔣高明掌握的數據是:我國農藥的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頃,其中有60~70%殘留在土壤中;2008年我國農藥總量173萬噸,平均每畝施加1.92斤農藥。

  蔣高明的農藥年施用總量動態變化圖顯示,1990年農藥施用總量約為70萬噸,20年后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170多萬噸。

  其實,即使沒有化肥農藥等造成的直接污染,工礦企業廢水污灌等對耕地的間接污染已經使之不堪重負。有關方面數據顯示,我國因污水灌溉而遭受污染的耕地達3250萬畝。目前全國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其中40%基本喪失了使用功能,流經城市的河流95%受到嚴重污染。

  官方也承認目前我國土地尤其是耕地污染非常嚴重。據調查,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幾乎占到了中國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為此有識之士呼吁,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不僅僅是守住其數量,還要守住其健康、潔凈之“紅線”。

  違背自然規律的生產方式危及食品安全

  在蔣高明看來,農業依賴大量化學物質投入堪稱所謂現代農業的突出特點,危害甚多,不可持續。它不僅需要開采大量礦山、石油等,使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加劇,大量化學品被投入耕地,造成耕地污染后,不利于植物生長,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但危害絕不僅于此,耕地污染還嚴重威脅到食品、糧食安全。”

  蔣高明說,“繞一個圈子,耕地中的有毒物質最終要回到人體安營扎寨。”因為有毒物質被植物吸收積累后,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并繼續在人體內聚集。最終引發各種疾病。前不久報道的“鎘米”就是例子。

  當“鋤禾日當午”式的傳統耕作方式被取代,農藥、化肥、除草劑、添加劑、農膜等成為現代農業的“常規武器”時,蔣高明認為“我們的農業生產方式出現了嚴重問題”。“工業化農業已經大大動搖了我們的農業之本。”

  當引起西瓜“爆炸”的膨大劑被公眾知曉后,人們困惑的是“為什么要用它”,因為很顯然,此舉是違背植物生長規律的。

  但類似的違背自然規律的現象在農業生產中比比皆是,正像蔣高明所列舉:反季節果蔬生產,加劇了農產品中的藥物殘留;動物“速成班”將雞、鴨、鵝等禽類的生命周期縮短至28—45天,豬縮短至2.5-4個月。“這些嚴重違背生物學規律的種植和養殖模式大量泛濫,令各種農藥、激素和添加劑充斥城鄉食品。”

  有種說法,不如此我們就要挨餓,我們的糧食安全會出問題。蔣高明認為,保持目前糧食產量,就農藥化肥而言,施用量減半足矣。

  人們困惑:我們的食品之源初級農產品,已經在生產中經受了如此化學化、工業化的“洗禮”,怎敢再在食品加工、運輸或保存中不加節制地添加各種化學制劑甚至是非食用的有毒有害物質?我們究竟要往何處去?

  (注:本文所有數據均引自蔣高明剛剛出版的《中國生態環境危急》一書及公開報告《困境與出路:食品消費信心不斷下降之時展望生態農業》)

(責任編輯:UN11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農田里用了多少化學品(獨家報道)
弘毅:探索農業新出路
生態農業是對化學化農業的撥亂反正(2)蔣...
中央通知:2020年禁止銷售化肥農藥!正式開始實施
農業農村部印發《2019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
土壤污染治理知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金阳县| 方山县| 东台市| 澎湖县| 海安县| 稻城县| 遵化市| 抚远县| 金乡县| 浮山县| 奉贤区| 布尔津县| 北票市| 靖江市| 武冈市| 丹棱县| 安西县| 阿坝| 云安县| 蒙山县| 临泉县| 宜都市| 泌阳县| 怀集县| 茶陵县| 罗源县| 怀仁县| 新宾| 富宁县| 闵行区| 康平县| 康保县| 迁安市| 屏山县| 沂南县| 高邮市| 阿克苏市| 那曲县| 辰溪县|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