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策略開放以來,父母都很擔心孩子陽了怎么辦。可是最后發現,孩子居然成為了天選“做飯人”,父母陽了,孩子當起了小大人。最近看到不少孩子照顧父母的視頻,竟不自覺紅了眼眶。原來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彼此,原來孩子可以讓父母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原來孩子可以那么暖心。舒先生的妻子核酸檢測陽性,由于舒先生正好不在家,6歲的兒子看到媽媽很難受,家里又沒有退燒藥,只有一些感冒藥,就用一整套奧特曼卡片去找他同學換了三瓶退燒藥回來。視頻下有網友評論到,這相當于30歲賣房給媽媽看病。還有網友說到,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光,那么這個小孩就是光之子。舒先生說,一套奧特曼卡片很難集齊,老婆當時也非常的感動,第一時間跟自己說了這件事。對于6歲的小孩來講,一整套奧特曼卡片就是最大的財富,會得到眾多同齡孩子羨慕的目光和追捧,就像“孩子王”的權杖。可是他卻愿意用來交換三瓶退燒藥,只因為看到媽媽難受,孩子對父母的愛,已經超越了物質,純真而實在。爸爸陽了之后高燒不退,萌娃在爸爸臥室門口架起小桌子,一邊學習一邊照顧著爸爸。爸爸說自己陽了以后,三天沒有退燒而且還引發了腸胃炎,渾身痛得翻不了身,兒子還是比較孝順的,是一個溫暖的男孩,并表示自己比較知足。視頻下有網友評論說,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在生病的媽媽的床邊寫作業,然后寫完摸摸她的頭,給她倒水,拿藥。現在媽媽說起來,都說能感到那時候她很幸福。有了孩子以后,孩子最容易讓父母體會到幸福,一個簡單溫暖舉動,就能讓父母的疲憊得到釋放,煩惱化為虛無,心中立馬充滿力量。湖北襄陽,4歲兒子發燒難受得直掉眼淚,媽媽自責不已。兒子卻哭著安慰媽媽:“不是你的錯,不是你愿意傳染到的,是我自己,我想陪你玩,我害怕你孤單,是我的錯,原諒我媽媽。”媽媽說:“我原諒你,我是看你難受,我也難受知道吧!”看著小男孩燒得通紅的小臉蛋,難受落淚的表情,任誰都忍不住眼紅感動。父母一旦自責、道歉,孩子會特別不忍心,他們會主動把責任攬在自己頭上,請求你的原諒。你看孩子多么會照顧父母的內心,他們愛你,一丁點也不舍得你難過。疫情之下,會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在各種抱怨、恐懼、焦慮的情緒之下,能看到這些溫情的場景,內心真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曾經看到趙婕寫的一段關于孩子和父母的文字,我被感動到了。她說,經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為了什么?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父母有機會與他(她)同行一段……”這段話確實很美,父母和孩子有著這個世界上最深的羈絆,這是血肉相連的,小小的孩子也有大大的愛。在人生的成長之路上,父母是孩子的開端,潛移默化地在影響和改變孩子的價值觀。但不只是父母在教會孩子成長,孩子一樣也在點化父母的心。網友說到,去年女兒四歲的時候,有一天讓自己和她玩抓人游戲。“媽媽,你來抓我,抓到我你就贏了,抓不到你就輸了。”于是自己就開始去抓她,她一邊開心地躲一邊說:“我贏了,你就輸了;我輸了,你就贏了”。那一刻,網友說自己不知所措,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抓住她,結果她突然自己跑過來抱住我說:“媽媽,你贏了,我愛你”。 網友說,是女兒教會了自己什么是輸贏,如何看待輸贏。網友的女兒,用簡單明了的舉動和幼稚可愛的言辭,給了大人們當頭一棒,告訴我們一個幸福密碼。那就是:在愛面前沒有輸贏,只有偏愛,我愛的是你,根本不需要去在乎輸贏。還有一位網友說,兒子現在兩歲四個月,而自己一直很擔心他被欺負,因為到現在為止,被別的小朋友打了,也不太還手。網友帶兒子去游樂園玩,那是一塊模擬廚房的區域,他想進去玩,里面有一個大孩子擋在了門口,不許他進去,還推了他。網友本想上前阻止,但兒子又突然跑開了,不久后,拿來了很多其它的小玩具,都給那個大孩子,說:“哥哥,一起玩。” 于是出乎網友意料的事發生了,那個大孩子接過了玩具后,就再也沒有阻止他進廚房玩了。網友表示,有時候,我們會有自己的固有思維,在成長的幾十年中形成了“要反抗、要爭取”的觀念,可是,孩子或許會讓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原來也可以這樣。這位孩子的舉動不但讓他的父親有了意外驚喜,同樣也讓我深受啟發。原來解決問題的方案可以這么有愛和溫暖,看不到半點針鋒相對和劍拔弩張。真的是給成年人上了一課,教會我們另一種處理問題的方法。孩子和父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所有的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的階段,但是孩子在成長為父母的過程中,慢慢地變得復雜了、社會了,也逐漸成為了經歷過的大人了。如果還要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我想就是教會成為父母那些大人,什么是單純,什么是美好,什么是愛。我們總會在新聞上看到父母為孩子的付出,其實孩子一樣也在默默為父母付出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或許從來不是單向的。媽媽去買水果時,由于路面積水比較多,把兒子留在電動車后座上。兒子披著雨衣坐在后座上,彎腰用小小的身體護住座椅,不讓雨水打濕。
媽媽走樓梯時,不小心碰到頭,額頭被擦破皮,還流了一點血。因傷口在頭上不便處理,6歲的兒子主動拿起棉簽輕輕幫媽媽擦傷口。媽媽本想拍視頻看看傷勢如何,卻意外拍到兒子一邊小心扶著媽媽的額頭涂藥,一邊因為心疼媽媽而悄悄落淚。有一次,媽媽把4歲的女兒惹生氣了,女兒哭得聲嘶力竭。媽媽趕緊安撫女兒說:“對不起,乖乖,媽媽錯了,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我!”很快,女兒就從爆發狀態平靜下來,但還是有抽抽嗒嗒的啜泣聲。本以為女兒還要再氣一會兒,誰知她連說帶比劃地告訴媽媽:“我原諒你了,媽媽!你知道嗎,在我這里,你還有30次機會,不對是300次,不對是還有999次機會!”(999是她當時可以說的最大的數了)原來,女兒對媽媽深深的愛,就是對媽媽無條件的包容和原諒,還額外再給這么多次機會,還生怕機會不夠多。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有最美的故事,因為這兩代人之間總是充滿了愛意,而這份愛意可以讓我們了解更多,解讀更多,發現更多。不要低估孩子,他們雖然小,也有自己的思想,有很多事,他們或許有比大人更好思維方式。曾看到一個采訪媽媽們視頻:如果滿分為10分,你給你的孩子打多少分?在她們心中,孩子只能得到8分、7分,甚至不及格5分。作者:琴晴情卿,精讀讀友會會員。琴棋詩畫都喜歡,柴米油鹽也樂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