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首先我們都知道在商品里,農產品和工業品有著很大的區別,決定農產品的價格因素是供應,工業品是需求,而農產品很多是一年一季或兩季的,所以基本面的變化有季節性,而工業品更關注經濟和需求,所以工業品相對于農產品的趨勢周期會更長。
②美國農業部報告和非農數據,以及美聯儲決議都很難去預測到結果,但是這些都是短期影響因素,不會改變整個行情的方向。農業部報告以我的經驗來說,6月底半年的供需報告幾乎每次都是利多的,
③因為外盤交易沒有漲跌停,而且機構投資者在交易時會嚴格執行止損,所以當行情劇烈波動的時候,止損盤會連續觸發,極端行情時波動率會遠大于內盤,這是要注意的風險。所以個人投資者在投資外盤時也要嚴格執行止損,并不要根據國內期貨的概念,因為覺得倉位小可以死扛。
④在不同行情、不同階段下,倉位的設置會有所不同。主要是看自己當時所能承受的風險強度大小而設定。
⑤我總結的經驗教訓:一,對自己要交易的品種規則和特性,完全透徹地了解;二,交易的邏輯一定要縝密;三,對于所能承受的風險一定要事先有預案并且執行力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