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抑郁癥患者有“六不要”
如果一個人確認了自己患有抑郁癥,首先應該做的是去看心理醫生。不要認為心理醫生不是醫生,精神方面的疾病不是病。在正視自己疾病的基礎上,按時服用抗抑郁藥(抗抑郁藥效果很好,但可能見效很慢,需要患者堅持服用)。抑郁癥患者家屬和朋友有六大誤區需要注意:
1,不要試圖要求抑郁癥患者“振作”起來。原因很簡單,他的低落情緒完全是身不由己的,一味要他振作他根本做不到,相反只會使他加大沮喪和絕望;2,不要對他說,他的痛苦只是他“空想”出來的。因為對他而言,這種痛苦實際上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時時讓他有“生不如死”的可怕感覺;3,不要埋怨批評。要知道,抑郁癥患者多十分敏感,親人的一句不夠“中聽”的話語都可能在他心中攪起大浪,甚至將他推入更加絕望的黑洞中難以自拔;4,不要向他表明他須為自己的病負責。因為這只會加重他的思想負擔甚至負疚感,不利于疾病康復; 5,不要強迫他做不愿做的任何事。但每當他做好了一件事,須及時鼓勵和肯定;6,不要輕易相信他作出的承諾。不少家屬就是相信了患者作出的“我絕不會自殺”的保證而放松了監護,結果導致悲劇發生。這是因為抑郁癥患者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家人不能掉以輕心。
對抑郁癥患者的兩點建議
1,要會聰明的付出。聰明的付出是指對任何人都要設防,不要對任何人有任何期望。這樣,別人的一點溫暖都會感覺是收獲,別人再大的傷害,尤其是心理上的傷害,都傷不到我們。2,要會占有幸福。會占有幸福,是指對可以到手的幸福要敢于占有,前提是能夠發現可以發現的幸福。有很多人是對眼前唾手可得的幸福視而不見的。第一點的關鍵在于,真正能夠設立有效的防線,使即使是我們至親的人都無法傷害我們;第二點的關鍵在于,不要對我們所占有的幸福有負疚感,其實它們真的本來就是屬于我們的。
祝你們早日康復,回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