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演播室:流血的紅豆杉:
1、珍稀紅豆杉慘遭盜伐 銷售加工黑鏈條泛濫
大家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今天我們來關注一種珍稀而奇特的植物,它歷史悠久,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在全世界的分布非常罕見,被稱為是“植物黃金”和“植物大熊貓”。它就是紅豆杉,一種被世界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植物。目前世界上一半的紅豆杉資源儲量都在中國,我國也早已將它列為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尤其在在我國廣西金秀縣的大瑤山、融水縣的大苗山一帶,由于山高陡峭,還幸存著少量野生的紅豆杉,有的樹齡已長達千年。這些寶貴的植物理應得到人們的珍視和保護,但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年,這些紅豆杉正遭遇被瘋狂砍伐和剝皮的命運。
紅豆杉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植物,它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素有“植物黃金”、“植物大熊貓”之稱。由于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范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摸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世界上一半的紅豆杉資源儲量都在中國。而野生紅豆杉的生長條件更是苛刻,生長地域窄小,對氣候條件也要求嚴格。我國已將其列為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聯合國也明令禁止采伐。在我國廣西金秀大瑤山、融水大苗山一帶,因山高陡峭,幸存著少量野生的紅豆杉,有的已生長近千年。而最近兩年,數百年的紅豆杉被瘋狂砍伐、剝皮,令人痛心。
記者驅車前往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段村六段屯。村民蘇喜合帶領記者到村里的后山上去看紅豆杉。跟隨蘇喜合,記者跋山涉水,翻越山澗,在六段屯的后山山坡上,發現了一棵被砍伐的紅豆杉。這棵紅豆杉胸徑約50厘米,只剩下樹蔸,鋸痕清晰,顏色深紅,仿佛是在流血。
記者:“這就是三月份被砍掉的那一棵?”。村民蘇喜合:“恩,這就是砍最近的。”記者:“最近被砍的那一棵?”村民蘇喜合:“從這里做工回來,今天晚上回來這棵樹還豎在這里呢,過幾天再去那個地方做工就看不見了。”記者:“幾天的功夫就不見了?”村民蘇喜合:“是。”
金秀的紅豆杉主要生長在高寒山區,生長速度非常緩慢,直徑每生長1厘米就需要10年時間。這棵被盜砍的紅豆杉,至少要生長400年以上。沿著山澗再向上走,又發現了幾棵被砍伐的紅豆杉。有的只剩下樹蔸,有的樹葉被砍光,剩下光禿禿的樹枝。這些散落在地上的樹葉,像是剛剛砍掉不久。這棵紅豆杉的樹皮被剝下了半圈,小蘇告訴我們,如果再剝半圈,這棵紅豆杉就會徹底死亡。
“我那天就是做工回來的時候,從這里經過看見那個樹被剝了皮,剝了可能大概有差不多兩米高左右,剝了一半,剝完了那樹那皮(里面)全部是白色的。”村民蘇喜合這樣說到。
記者了解到,蘇喜合所在的六段村原來有紅豆杉40多棵,是金秀縣紅豆杉最為集中的地區,這些紅豆杉均是野生紅豆杉,多數已有上百年歷史。其中最大的一棵紅豆杉,胸徑達到1.3米,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但由于近兩年來瘋狂的盜伐,這里的紅豆杉減少了近一半。特別是最近偷盜紅豆杉事件頻繁發生,金秀僅存的幾十棵紅豆杉危在旦夕。
記者:“是什么人砍的?你們村里的人還是外村的?”蘇喜合:“外村的人,他們說,這個紅豆杉現在這么值錢,就是這么說的。”記者:“值錢在哪里?”蘇喜合:“紅豆杉值錢,你們都不知道,我也不太知道為什么值錢,但是看那個牌,紅豆杉里面含有抗癌物質的,那就是值錢的。”記者:“它就是可以做成抗癌的藥物,是嗎?”蘇喜合:“是的。”
小蘇告訴記者,偷盜樹木的人,是用油鋸鋸斷樹干,分成1米多長的段,然后幾個人抬著,翻過這座山運到公路上的。
記者:“這里翻過山就是公路了嗎?”蘇喜合:“還需要走很遠的。”
偷砍國家珍稀樹木,不惜翻山越嶺運下山,是什么樣的誘惑讓人不惜代價鋌而走險?記者在廣西金秀、融水等地調查發現,在縣城里暗藏著一個銷售以及加工紅豆杉制品的黑市。在融水縣的一些茶莊,記者看到,紅豆杉被制作成木碗、水杯、茶盤、煙嘴等物品銷售。這家茶莊的玻璃展臺上擺滿了用紅豆杉做的水杯,至少有幾十個,做工頗為精細。而他們的價格也著實讓人乍舌。
記者:“這個是什么做的?”茶莊老板:“紅豆杉做的。”記者:“紅豆杉做的?多少錢一個?”茶莊老板:“280元。”記者:“兩百八啊,這是哪里產的啊?”茶莊老板:“貴州產的。”
記者:“貴州?是從貴州運過來的嗎?”茶莊老板:“是的。”記者:“不是本地的?”
茶莊老板:“不是,貴州融水的這個好一點,本地的紅豆杉肯定賣得貴一點。”記者:“有本地的嗎?”茶莊老板:“沒有。”記者:“有好一點的嗎?”茶莊老板:“誰敢砍出來啊。”
記者又來到另外一家茶莊,在柜臺上并沒有發現紅豆杉制品。當記者打聽有沒有木質的茶杯時,老板顯得謹慎得多。從柜臺的角落里拿出幾個盒子。
記者:“這是什么木做的啊。”茶莊老板:“紅豆杉做的。”記者:“紅豆杉嗎?”茶莊老板:“那兒有一塊大的也是紅豆杉做的。”記者:“哦,這個也是紅豆杉做的,那這個更貴了吧?茶莊老板:“差不多兩千、兩千八,下面還有兩塊。”記者:“這個多少錢?”茶莊老板:“兩百。”記者:“這個有多少貨?”茶莊老板:“也沒多少貨,這里都是,現在哪里敢擺,7月2號在元寶山的小山村又有四個人被抓了,五十個干警去把那個小山村包圍了,就是砍這個樹。”記者:“砍什么樹?”茶莊老板:“砍這個紅豆杉,被抓了四個人,逃跑了兩個,現在沒人敢干,哪里有貨,沒有了。”記者:“過兩年還貴了?”茶莊老板:“沒有貨了。”記者:“沒貨?”茶莊老板:“有樹你也不敢砍了,那是要蹲幾年牢為代價的。”記者:“這個是哪兒產的呀?”茶莊老板:“這是我們融水元寶山產的。”記者:“就咱們這里元寶山的嗎?”
茶莊老板:“是,就是我們這里產的。”記者:“這一圈就是一年啊?”茶莊老板:“是。”記者:“那就是說這有100多年嗎?”茶莊老板:“是。”
一個形似保溫杯的紅豆杉水杯幾經轉手,在黑市里就可以賣到幾百元。這些雕刻精美、價格不菲的水杯從哪里來?又出自誰手呢?記者又來到金秀縣城。金秀縣以茶葉著名,因而茶莊遍布。聽到記者打聽紅豆杉水杯,大部分茶莊都很謹慎。
茶莊老板:“紅豆杉,這時候到這里來找,找人抓你嗎?”茶莊老板:“現在很嚴的,都被抓,我們現在一般都不做,沒有這種東西。”
在茶莊記者沒有發現紅豆杉的蹤影。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這里,紅豆杉制品不會擺在柜臺上,大多被藏在暗處,沒有當地人帶領,老板是不會把紅豆杉制品拿出來賣的。如果是外地人,需要有熟人推薦,提前訂貨才可以拿到。幾經打探,終于有人告訴記者,這里有人專門加工制作紅豆杉制品,而且加工點一般都設在自己家中。加工的制品有水杯、飯碗、手鐲等等,有的一套價格上千元,交易紅火,很多時候都是剛一做出來就賣空。在當地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藏于居民區中的加工點。
記者:“你可以加工木碗嗎?”摩托車修理鋪老板:“現在不敢搞,不可以做。”記者:“那你們這里有材料嗎?”摩托車修理鋪老板:“現在材料也沒有。”記者:“材料也沒有啊?”摩托車修理鋪老板:“材料也沒有,現在木材,這個材料現在縣里面控制很嚴的,沒有辦法弄了。”
說著,老板從他的桌子底下拿出了幾個用紅豆杉木加工好的木碗。
摩托車鋪老板:“這個就是,材料是好的,就是有一點裂。”記者:“這個是好的材料嗎?”
摩托車鋪老板:“這個是最好的木頭,是紅豆杉木的。”記者:“紅豆杉?我看一下。”摩托車鋪老板:“現在沒有這個材料了,控制的很嚴,現在盜竊這個木頭已經被抓了十多個了,被判刑了,這個材料是國家一級保護的。”記者:“一級保護的嗎?”摩托車修理鋪老板:“是的,現在我做別人拿材料的,還不敢做,今年控制很嚴的。”記者:“原來茶莊是不是也有賣的呢?”摩托車修理鋪老板:“都是我這里做出去的。”記者:“你做出去賣給茶莊?多少錢一對呢?”摩托車修理鋪老板:“這個啊,正常的是80塊錢。”記者:“哦,那要是到茶莊去賣呢?”摩托車修理鋪老板:“兩百塊。現在這幾年外面來我們縣盜竊這個木頭很厲害,以前是老百姓晚上去搞。”記者:“晚上去山里去砍嗎?”摩托車修理鋪老板:“那個手電、應急燈。還有這個也是紅豆杉的,這個小的。”記者:“那加工這些小酒杯多少錢啊?”摩托車修理鋪老板:“這個是8塊錢。”記者:“8塊錢一個?”摩托車修理鋪老板:“8塊錢是加工費。”記者:“那到茶莊去賣多少錢呢?”摩托車修理鋪老板:“賣20元。”記者:“20元,除了賣茶館還賣到哪兒去呢?”摩托車修理鋪老板:“不用去賣的,其他人自己來找上我的,我不用出去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