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一:食物隱患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食物在養活我們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健康帶了危機。假如食物選用不當,不但會導致身體材料不足,也可能引起身體毒素的 積累。
舉個例子,我們來看看我們餐桌上的精米面給我們帶來的健康隱患。
精米面是一種容易使用、容易儲藏、由原本的谷物經過高度處理后的產品。古人以五谷為生,谷物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食物,我們的祖先,以谷物為食,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精制米面的出現則是現代文明的結果,科技的進步,使我們能夠運用機械化的手段對谷物進行精制的加工,看起來似乎進步了不少,但是卻使我們食用的谷物營養成分大量流失。這些經過磨碎加工變成精制米面后,它跟谷物便不是同一回事了。
在制造精米面的過程中,谷物中曾經有過的營養(包括60%左右的鈣、75%左右的鎂、75%左右的鋅、90%左右的鈷、95%左右的維生素E、80%左右的維生素B1和B3以及75%左右的葉酸)都給破壞了。同時最基本的脂肪酸和纖維也被破壞。因此攝入精米面,與攝入精糖沒有多大的區別,身體消化這些米面將消化人體本身的大量的營養素,身體因為你的這個動作好像自己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一樣,自殘!我們的肚子里填滿了這些米面,不覺得饑餓,但是這些空熱量與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材料相差太遠,所以我們的身體會材料不足。
精米面另一個壞處就是幾乎不含任何纖維,而纖維是適當排便和清除毒素,營造良好體內環境所必須的因素。吃太多的精米面跟便秘、痔瘡、直腸炎等緊密聯系在一起。
為了避免這種傷害,我們盡量在選擇食物時選擇原始的食物。
隱患二:醫藥隱患
醫藥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是被人們遺忘的因素,或者說是很多人不愿提起的因素。這里要討論的并非藥物的副作用,或者是假藥給人們帶來的不良影響。醫藥因素,除了藥物副作用之外,還有另外一方面對人們的健康影響更大,但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思考過。
還是來舉個例子,我們來看看感冒發燒使用退燒藥會對人的健康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大部分的人,感冒發燒后都會使用退燒藥。這幾乎成為了一種固定的治療模式。我們姑且不討論退燒藥可能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我們著重分析一下退燒這個動作對身體的影響。
發燒是人體免疫力清除有害物質的信號,是人體自我改善的表現。在某些情況下是人體免疫系統對侵入人體內的病毒細菌或滯留在人體的毒素(例如衰亡的細胞或殘留物)發起戰爭的信號。在高溫環境,外源侵入的細菌病毒無法正常復制,從而喪失大量繁殖的能力,這時是人體殺滅這些病毒細菌的最好時機。另外,發燒可以清除滯留在骨骼中的毒素。發燒可以促使人體加快代謝速度,可將滯留在人體的有害物質轉變成能量,被人體所利用。骨質疏松的病人,甚至可以利用發燒的時機,在發燒期間大量補充鈣質相關的營養素,可以增加骨質密度,改善骨質疏松的狀態。
那么退燒這個動作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么呢?一般發高燒,我們會把燒退下來作為治好的標志。只要燒退下來了,我們便會松一口氣,認為萬事大吉了。那么我們來看看燒退下來了真的就萬事大吉嗎?假如身體發燒是因為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細菌而發出的信號的話,把燒退下去,并沒有將進入人體的病毒細菌清除,而是將身體給我們的警報給關掉了。這就好像發生火災時,只是把火警鈴聲關掉,而不去救火一樣,這樣帶來的后果可想而知。
在前文中也提到,傳統醫學許多治療方案的制定,都是以控制癥狀為目的,然而癥狀的控制并沒有完成恢復健康的任務。但是,病人卻會因為癥狀的控制,以為疾病已經治好了而變得掉以輕心,這樣反而給病情的反復發作和進一步發展埋下了禍根。這就是在治愈的表象掩蓋下,疾病得到喘息的機會,并侍機反撲。
隱患三:環境隱患
我們幾乎是浸泡在毒素之中:所呼吸的空氣,喝的水,穿的衣服以及吃的食物。毒素的來源很廣泛:
1、環境中的毒素:DDT、輻射紫外線、水中的污染、有毒化學物質及重金屬污染。
2、食物中的毒素:肉品中的荷爾蒙,食物及藥物抗生素,經放射線照射處理的食物,食物中的細菌,農作物中的化學毒素。高溫烹調的食物產生的毒素,食品中的添加劑,食物及飲料中的甜味劑,味精。
3、生活中的毒素:香煙、酒精、藥物、衣服、被褥、清潔用品、家庭及辦公室用品最常釋放的有毒質。
4、人體自行產生的毒素:乳酸、尿酸、酸化黏稠的血液,大腸中的宿便,膽結石,自由基與氧化脂質。
文章摘自《人體保健手冊:醫生向左,病人往右》,作者:曾志鋒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食物在養活我們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健康帶了危機。假如食物選用不當,不但會導致身體材料不足,也可能引起身體毒素的 積累。
舉個例子,我們來看看我們餐桌上的精米面給我們帶來的健康隱患。
精米面是一種容易使用、容易儲藏、由原本的谷物經過高度處理后的產品。古人以五谷為生,谷物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食物,我們的祖先,以谷物為食,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精制米面的出現則是現代文明的結果,科技的進步,使我們能夠運用機械化的手段對谷物進行精制的加工,看起來似乎進步了不少,但是卻使我們食用的谷物營養成分大量流失。這些經過磨碎加工變成精制米面后,它跟谷物便不是同一回事了。
在制造精米面的過程中,谷物中曾經有過的營養(包括60%左右的鈣、75%左右的鎂、75%左右的鋅、90%左右的鈷、95%左右的維生素E、80%左右的維生素B1和B3以及75%左右的葉酸)都給破壞了。同時最基本的脂肪酸和纖維也被破壞。因此攝入精米面,與攝入精糖沒有多大的區別,身體消化這些米面將消化人體本身的大量的營養素,身體因為你的這個動作好像自己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一樣,自殘!我們的肚子里填滿了這些米面,不覺得饑餓,但是這些空熱量與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材料相差太遠,所以我們的身體會材料不足。
精米面另一個壞處就是幾乎不含任何纖維,而纖維是適當排便和清除毒素,營造良好體內環境所必須的因素。吃太多的精米面跟便秘、痔瘡、直腸炎等緊密聯系在一起。
為了避免這種傷害,我們盡量在選擇食物時選擇原始的食物。
隱患二:醫藥隱患
醫藥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是被人們遺忘的因素,或者說是很多人不愿提起的因素。這里要討論的并非藥物的副作用,或者是假藥給人們帶來的不良影響。醫藥因素,除了藥物副作用之外,還有另外一方面對人們的健康影響更大,但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思考過。
還是來舉個例子,我們來看看感冒發燒使用退燒藥會對人的健康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大部分的人,感冒發燒后都會使用退燒藥。這幾乎成為了一種固定的治療模式。我們姑且不討論退燒藥可能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我們著重分析一下退燒這個動作對身體的影響。
發燒是人體免疫力清除有害物質的信號,是人體自我改善的表現。在某些情況下是人體免疫系統對侵入人體內的病毒細菌或滯留在人體的毒素(例如衰亡的細胞或殘留物)發起戰爭的信號。在高溫環境,外源侵入的細菌病毒無法正常復制,從而喪失大量繁殖的能力,這時是人體殺滅這些病毒細菌的最好時機。另外,發燒可以清除滯留在骨骼中的毒素。發燒可以促使人體加快代謝速度,可將滯留在人體的有害物質轉變成能量,被人體所利用。骨質疏松的病人,甚至可以利用發燒的時機,在發燒期間大量補充鈣質相關的營養素,可以增加骨質密度,改善骨質疏松的狀態。
那么退燒這個動作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么呢?一般發高燒,我們會把燒退下來作為治好的標志。只要燒退下來了,我們便會松一口氣,認為萬事大吉了。那么我們來看看燒退下來了真的就萬事大吉嗎?假如身體發燒是因為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細菌而發出的信號的話,把燒退下去,并沒有將進入人體的病毒細菌清除,而是將身體給我們的警報給關掉了。這就好像發生火災時,只是把火警鈴聲關掉,而不去救火一樣,這樣帶來的后果可想而知。
在前文中也提到,傳統醫學許多治療方案的制定,都是以控制癥狀為目的,然而癥狀的控制并沒有完成恢復健康的任務。但是,病人卻會因為癥狀的控制,以為疾病已經治好了而變得掉以輕心,這樣反而給病情的反復發作和進一步發展埋下了禍根。這就是在治愈的表象掩蓋下,疾病得到喘息的機會,并侍機反撲。
隱患三:環境隱患
我們幾乎是浸泡在毒素之中:所呼吸的空氣,喝的水,穿的衣服以及吃的食物。毒素的來源很廣泛:
1、環境中的毒素:DDT、輻射紫外線、水中的污染、有毒化學物質及重金屬污染。
2、食物中的毒素:肉品中的荷爾蒙,食物及藥物抗生素,經放射線照射處理的食物,食物中的細菌,農作物中的化學毒素。高溫烹調的食物產生的毒素,食品中的添加劑,食物及飲料中的甜味劑,味精。
3、生活中的毒素:香煙、酒精、藥物、衣服、被褥、清潔用品、家庭及辦公室用品最常釋放的有毒質。
4、人體自行產生的毒素:乳酸、尿酸、酸化黏稠的血液,大腸中的宿便,膽結石,自由基與氧化脂質。
文章摘自《人體保健手冊:醫生向左,病人往右》,作者:曾志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