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術后第 1天即開始 進行。患者坐在床上,小腿伸直,緊貼床面,股四 頭肌向上提緊收縮,但不產生關節活動,同時背屈 踝關節,收縮股四頭肌,持續5s后放松為1次。術 后1~3d,20組/d,20次/組;術后第4天始, 每d增加5組,至50組/d 。
2.直腿抬高訓練:術后第2天開始進行。用力 使腳背向上勾,再用力將膝關節繃直,然后將整條 腿逐漸抬高至與床面成45°,維持5~10s,再將腿 緩緩放下并放松,如此反復,5~10min/次,每 次2~3h。
3.較長時間的固定或制動可能造成一定的組織粘連,通過恢復訓練改善粘連說白了就是用外力把粘在關節腔或關節面上的韌帶以及術后的一些粘連組織扯開,所以會疼。恢復訓練主要針對的是關節功能以及周圍的肌肉力量。定期復診,多和自己比,和別人沒有可比性,因為受損程度不一樣、體質不一樣、手術效果以及恢復訓練都無法完全相同,直接比恢復進度意義不大。
4.很多人當初沒有好好做“繃勁”。用力不夠大,不夠深,節奏控制不對(請參照 TENS 法),如果繃下去,髕骨沒有感到脹到極限,那對靈活性有沒有用,差別很大哩TENS法則,也就是 ten seconds ,10秒緊張 10秒放松。
要領是:緩緩緊張 2秒,到峰值保持6秒,緩松 2秒, 然后充分放松 10秒。
做的時候,最好看表(帶秒針的那種,比較方便),以求速度保持穩定。
5.術后早期注意練習踝泵、等長收縮、直腿抬高(禁止在腘窩處墊東西,正確做法:腳踝墊高、使腘窩處騰空)、直抬腿、及時冰敷。按計劃屈曲練習(注意:可以在30min左右完成整個練習,達到最大角度時保持10min,彎曲后緩慢伸直即可。注意及時冰敷!)
6.正常步態,需要幾個條件:骨頭長度無缺損,各關節活動自如,力量夠用,習慣正確。走路不正常通常有幾個因素:伸直角度受限、力量不足導致主動伸直受限、不良習慣、疼痛感造成的強迫性保護體位、屈曲在60度范圍內不能充分靈活。
7.提醒大家在做直抬腿練習時關鍵在于充分伸直膝關節,稍有彎曲練習效果即大打折扣。
8.關于伸直:把腿放在較硬的床上,腘窩能很緊密的挨住床面就基本上是直的,腳跟如果能再額外抬起一點就是過伸,反之就是伸不直。過伸:就是在關節完全伸直的基礎上,還能繼續向上伸展到所謂負角度。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少部分人沒有過伸,參照自己的健側關節,有沒有過伸都是正常的。過伸是否與健側一致的檢查方法:雙腿平放床上,倆膝關節都緊挨床面不許起來,分別用手握住倆腳踝往上一拉,看看是不是一樣高,是不是一樣輕松,是不是都不疼。
9.術后早期注意練習踝泵、等長收縮、直腿抬高(禁止在腘窩處墊東西,正確做法:腳踝墊高、使腘窩處騰空)、直抬腿、及時冰敷。按計劃屈曲練習(注意:可以在30min左右完成整個練習,達到最大角度時保持10min,彎曲后緩慢伸直即可。注意及時冰敷!)
10.關于推髕骨:很多患友在糾結自己是否要推髕骨?髕骨的活動度是否正常,一般會影響關節的活動度(彎曲進度),因此建議彎腿困難的童鞋還是應該適當的做做這門功課,一般分為上(可以利用大腿繃勁的方法拉動髕骨)、下、內、外(這個方向可以少一點,每日彎腿前進行,下、內、上各十次,外側可以減半。因為多數患友術后會有髕骨外移現象,還需要靠練習內收肌拉回髕骨到正常軌跡)四個方向,注意用力適度,避免損傷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