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偶然中的必然——水彩濕畫法及創作
何為水彩濕畫法
水彩,是以水為媒介,以彩為核心,以光影為現象,對事物的形和色的特征作真實刻畫表現的繪畫藝術。
濕畫法即濕紙著色技法(Wet in wet),是以顏料自然渲染后形成的柔和色調來替代明確的輪廓線和邊界,讓人產生朦朧夢幻般聯想的繪畫技巧。
濕畫法的藝術效果夢幻、含蓄、柔和、迷離,所以適合表現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觀及花卉作品等,人物濕畫法掌握難度大,需要不斷的訓練才能熟練掌握。
水彩濕畫法在創作中的運用
筆者的水彩創作中之所以充滿了光和氣氛,便是因為運用了水彩的濕畫法。筆者認為一張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氣氛。在繪制一張作品時,繪者應當把自己置身于整個環境中,去感受環境中的陽光、空氣等,讓自己和畫面融為一體。只有這樣繪者才能集中在畫面氣氛的營造之中。水彩畫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隨機性,而這種隨機性正是濕畫法的顯著特征之一,可以創造不可預測的畫面效果。真正的大師一定能夠控制這種偶然性(濕度、色彩的微妙關系),在畫面合適的位置出現偶然性能使畫面充滿魅力。這種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是筆者一直在畫面中追求實現的效果,但還需要不斷的練習。——水彩畫主題的選擇
不同畫家的風格不一樣,主題的選擇也大相徑庭。一般來說,對于肖像繪畫,筆者也會選擇水彩濕畫法,因為水與彩的融合能夠最好地表現人物面部的色彩及微妙變化,人物的靈動之感和水彩濕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風景創作時,筆者會充分考慮風景的種類及天氣的變化。如果遇到陰雨天,選擇濕畫法來進行創作,畫面的感覺會比較柔和、氣韻生動。相反,如果陽光明媚或天氣干燥,則不適宜采用水彩濕畫法。水彩干畫法或干濕結合的方法會更合適。——寫生的重要性
要經常出去感受大自然。當繪者在戶外寫生時,更豐富的色彩、更直觀的感受能夠讓其更好地體味風景的沖擊力。不過在戶外寫生時采用濕畫法是比較難的,不確定的天氣變化、人為的突發事件,都會對畫面產生影響。對于大型風景創作,一定不要用網絡上的照片,而要用自己拍攝的原創照片。
在室內創作時,濕畫法的運用很廣泛,因為室內環境的穩定可以給繪者足夠多的時間去思考和設計。當沒有外界干擾的時候濕畫法能夠更好地發揮它的魅力。當然,不管是寫生還是室內創作,顏色的運用至關重要,一般來說,盡可能少用黑色。當需要黑色時,筆者一般使用熟褐、大紅和深藍混合,這樣的黑色更富變化,也更有層次感。——創作前的準備
一般而言,開始一幅畫的創作之前,首先要想好題材以及畫面效果。而水彩畫的不同之處在于,在畫之前畫面就應該想好了,不是邊畫邊改。水彩畫的獨特魅力正在于它的偶然性。因此繪者在構思的時候應該把偶然性也“設計”進去——真正的高手會在創作前已經設計好偶然效果,而在創作中遇到偶然效果的時候一定要保留畫面最原始的感覺,“見好就收”。——創作題材的選擇
一般來說,畫家會選擇能夠表達自己情感的人物或風景進行創作,比如家鄉,又或者某種社會現象。藝術家要具有敏銳的嗅覺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如果遇到特別美好的畫面,比如夕陽、日出等,這種景象一般不適合畫畫,而更應該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享受這個美好的時刻。
技法還是情感
水彩濕畫法對于技法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注意的問題也非常多,但是回歸到藝術本質上來看,充沛的情感、個性,以及感知畫面的能力可能更重要。創作的時候,作為藝術家的畫家應該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去觀察這個世界,關注這個世界最核心的問題。在解決了技法問題之后,留給我們的就是感受,讓水彩畫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去熱愛,去創作。
(圖片來源于文匯報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