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是目前市場上能買到的唯一一部采用紅藍濾光成像的3D立體電影的DVD,這部影片需要搭配專門的紅藍濾色鏡才可以觀看。
IMAX的3D電影是使用偏光濾光技術成像原理的立體電影,和《特工小子3D》3D的紅藍濾光不同的是,此類電影只有使用專用的設備和眼鏡才能看到立體效果。小編在市場買了這不電影之后,為了能看到立體效果,就首先開始尋找偏振光眼鏡。
在費盡周折后小編終于在一家工廠里購買到了影院專用的偏振光眼鏡,不過在觀看IMAX3D電影的DVD時卻毫無效果,至少在小編的顯示器和投影機上面播放沒有3D任何效果。那這究竟是為什么呢?還是先來復習一下人眼的立體成像原理吧: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只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只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只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只眼睛視角的差距制造出兩個影像,然后讓兩只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poparticle_page=3D眼鏡實戰DVD影片(006000126,,,)] 而IMAX的3D電影就是使用偏光原理來拍攝制作的。其拍攝同時使用2臺攝影機從不同的角度同時拍攝下景物的圖像,在放映時,通過兩個加裝偏正鏡片的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電影放映機輸出的光線在通過偏正鏡片后,就成為了偏正光,而且放映機所安裝的通常是垂直方向的偏正鏡片。觀眾使用的偏正光眼鏡其實是一個還原過程,想象一個場景:有2臺加裝了偏正鏡片的電影放映機在你的背后播放,你帶上偏正光眼鏡后,你的左眼只能看到你左手邊放映機播放出的圖像,而你的右眼只能看到你右手邊放映機所播放處的圖像。再結合“偏光原理”,你就能夠看到立體感極強的電影了。
這也就是為什么使用目前常規的影像播放系統不能正確的還原使用偏光原理制作的電影DVD了,也就是說所有的IMAX3D電影我們都沒有辦法在家中看到完美的效果,也就只能去價格昂貴的影院欣賞了。
現在再回頭來看看《特工小子3D》:
《特工小子3D》采用的是紅藍濾光的原理,使用這類立體成像的電影在制作方面也非常的方便,而且其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受現有影像設備的限制,只要搭配一副紅藍濾色鏡就可以體驗到近乎完美的立體效果。在以前有一些媒體播放軟件如:東方影都3D版就是通過插值運算的方法達到立體效果的,其實說白了就是紅藍濾光。
上述都是影片中的截圖,手頭有紅藍濾色鏡的朋友可以看看實際的效果。 小編在購買偏振光鏡的時候順便買了2種規格的紅藍鏡和2種規格的紅綠鏡,在家里使用投影機看目前唯一的一張《特工小子3D》,有如下心得,現列出供大家參考:
1.使用色深較重的紅藍鏡的效果是最好的,場景邊緣的紅藍虛影幾乎可以全部過濾。另外電影原有的色調還原最好。 2.色深較淺的紅藍鏡效果稍差一點,有稍許虛影問題。電影原有的色調還原稍差,但是效果能夠接受。3.色深重的紅綠鏡效果在投影機上的效果一般般,不過比較適合在電視機和高亮度顯示設備上做近距離觀看。4.淺色的紅藍鏡和紅綠鏡最失敗!首先是虛影不斷(類似于《虎口脫險》中斗雞眼的效果),其次是色彩還原最差,色調不準現象嚴重。綜合評 價:效果超級差!
最后要指出的是,在目前的設備條件下,家庭觀看偏振光鏡原理的立體電影是不太可能的,盡管它的效果是最好的,除非你使用2臺加裝了偏振光鏡頭的影像設備和2張不同角度拍攝的DVD和專業的播放設備和同步器。而采用紅綠濾光或紅藍濾光方式的的3D電影應該能成為家庭影院的主流,采用這類濾光原理制作的電影完全可以兼容我們目前的家庭影音播放系統。接下來要出的《史瑞克3D》和《深淵幽靈3D》其3D成像原理都是采用紅藍濾光方式拍攝的。做為一種在國外影院的潮流,以后這種類型的電影也會越來越多。在偏振光播放設備沒有普及到家庭之前,我們也就只能先欣賞紅藍或紅綠濾光方式電影了,至少也算是是聊勝于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