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彬:詐騙犯罪大要案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暨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
周淑敏: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
按語:筆者曾于2019年6月8日發表了《最新版詐騙罪無罪辯護要點統計大全》和《最新版合同詐騙罪無罪辯護要點統計大全》兩篇文章,文章統計了2019年以前年度的關于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的無罪裁判理由和無罪辯護要點。本文將緊接前面兩篇文章,對2019年上半年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的無罪裁判理由、無罪辯護要點進行統計、歸納。
為此,筆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無訟案例、把手案例等相關判例搜索平臺,以“詐騙罪”“合同詐騙罪”“刑事”“無罪”“2019”等關鍵詞進行檢索,篩選出431份相關刑事判決書,并從中選取11個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的無罪案例(其中詐騙罪無罪案例7個,合同詐騙罪無罪案例4個),統計其無罪裁判理由、歸納無罪辯護要點,以供大家辦案參考。
一、詐騙罪無罪裁判理由統計大全
(一)主客觀方面均不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案例一:黃某某合同詐騙二審刑事判決書
案號:(2019)豫14刑終108號
裁判理由:根據本案已查明的事實和在案證據,經審理認為,上訴人黃某某與李某某簽訂、履行合同的行為,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的法律規定,其行為不構成合同詐騙罪。理由如下:
一、黃某某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根據永城市委維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會議紀要》以及《關于和諧小區項目情況說明》,可以證明和諧小區系永城市政府的維穩項目。在工作組主持下,群眾代表選擇永樂公司為開發商,確定由永樂公司實施拆遷改造。根據永城市委維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出具的《證明》、237份《拆遷協議》以及和諧小區規劃設計圖紙,可以證明和諧小區項目雖然未實際開始國有土地出讓、申辦國有土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行政審批環節,但是政府先期介入,該項目由開發商主導、政府協調配合進行開發,永樂公司與大部分業主簽訂了拆遷協議,具有項目開發資格。且黃某某作為永樂公司實際控制人,支付了部分拆遷補償款,繳納了200萬元改造押金,對該項目具有財產性權益,有權進行轉讓。
二、黃某某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沒有以虛構的單位或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等行為,不符合刑法規定的合同詐騙罪構成要件
和諧小區項目客觀存在,黃某某作為永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有權對該項目進行開發。雖然黃某某與李某某簽訂的轉讓協議中載明經全體業主同意取得和諧小區的建設開發權,同時亦載明原業主基本上與永樂公司簽訂了拆遷協議。且根據轉讓協議第四條約定:黃某某協助李某某做好項目的拆遷工作、規劃批準及向政府爭取有關優惠政策等事宜,說明李某某知道在簽訂協議時該項目未進入土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等行政審批環節。該轉讓協議雖約定拆遷后可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左右,但該面積是在未經建設規劃部門審批前的一種預測。即使個別業主不同意,實際建筑面積達不到預期目標,黃某某的行為亦不能構成刑法上的合同詐騙。
三、本案項目轉讓屬民事糾紛,不應認定為合同詐騙
經濟糾紛與刑事詐騙犯罪的區別是行為人是否通過虛構事實以騙取他人財物,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是否符合刑法規定,且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糾紛,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方式獲得司法救濟的,不應動用刑罰手段。本案中,黃某某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沒有實施刑法規定的合同詐騙罪的行為,雙方協議約定合同目的未能實現而產生的糾紛,未超出民事合同糾紛的范疇,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方式予以救濟。
案例二:趙明利詐騙再審刑事判決書
案號:(2018)最高法刑再6號
裁判理由:本院認為,原審被告人趙明利在與東北風冷軋板公司的冷軋板購銷交易過程中,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觀上亦未實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其行為不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不構成詐騙罪。理由如下:
一、趙明利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斷,雖然屬于行為人主觀心理事實認定的范疇,但必須結合案件的客觀事實來綜合判定。在貨物交易型案件中,據以判斷提貨方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的客觀情況通常包括:(1)提貨方是否實施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騙行為,即是否虛構交易主體或者冒用其他交易主體名義參加交易,是否使用了偽造、失效的印章、證明文件等欺騙對方,以及是否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交易相對方陷于錯誤認識而同意其提貨;(2)提貨方是否具備支付貨款的能力;(3)提貨方提取貨物后,是否繼續支付貨款;(4)提貨方提取貨物后,是否承認提貨事實;(5)提貨方提取貨物后,是否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貨款;(6)提貨方延遲支付貨款是否符合雙方交易習慣;(7)提貨方提取貨物后是否逃匿;等等。本案中,證人劉某1、李某、馬某等的證言、發貨通知單及銀行進賬單、明細賬、鞍山市立山區春光鉚焊加工廠付貨款統計表等證實,1992年至1993年間,趙明利承包經營的集體所有制企業鞍山市立山區春光鉚焊加工廠,與全民所有制企業東北風冷軋板公司建立了持續的冷軋板購銷業務往來,趙明利多次從東北風冷軋板公司購買數量不等的冷軋板,并通過轉賬等方式多次向東北風冷軋板公司支付貨款。
實際交易中,提貨與付款不是一次一付、一一對應的關系,即提貨與付款未一一對應符合雙方的交易慣例,雙方亦是按照該交易慣例持續進行交易。1992年4月29日、5月4日、5月7日、5月8日,趙明利提貨后雖未結算,即未將東北風冷軋板公司開具的發貨通知單結算聯交回該公司財會部履行結算手續,但在上述期間的5月4日及之后的5月29日、1993年3月30日,趙明利支付的貨款220535元、124384元、2萬元仍分別轉至東北風冷軋板公司賬戶。上述情況充分表明,趙明利在被指控的4次提貨行為發生期間及發生后,仍持續進行轉賬支付貨款,并具有積極履行支付貨款義務的意思表示。事實上,趙明利也積極履行了大部分支付貨款的義務,從未否認提貨事實的發生,更未實施逃匿行為。雖然在是否已經付清貨款問題上,趙明利與東北風冷軋板公司發生了爭議,但這是雙方對全部交易未經最終對賬結算而產生的履約爭議,故亦不能認定趙明利存在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貨款的行為。因此,趙明利是按照雙方認可的交易慣例和方式進行正常的交易,不能認定其對被指控的4次提貨未結算的行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二、趙明利未實施詐騙行為
雖然證人劉某1、李某、馬某等的證言及檢察技術鑒定意見、搜查筆錄等證實,鞍山市立山區春光鉚焊加工廠在與東北風冷軋板公司的交易過程中,存在4次“提貨未結算”的情況,但不能把此種情況簡單地等同于詐騙手段。本案中,趙明利4次提貨未結算,屬于符合雙方交易慣例且被對方認可的履約行為。4次提貨前,趙明利已向東北風冷軋板公司財會部預交了支票,履行了正常的提貨手續。東北風冷軋板公司負責開具發貨通知單的員工劉某1證實,其在開具發貨通知單之前,已向財會部確認了趙明利預交支票的情況,并經財會部同意后才給趙明利開具了發貨通知單。
根據交易流程,東北風冷軋板公司提貨所用發貨通知單有三聯,其中一聯留存于銷售部、一聯留存于成品庫、一聯(結算聯)交回財會部。趙明利4次提貨后,雖然未將發貨通知單結算聯交回財會部履行結算手續,但另兩聯仍在銷售部和成品庫存留,東北風冷軋板公司完全可以通過對賬發現以上未結算情況。事實上,東北風冷軋板公司亦正是通過存留的發貨通知單發現趙明利4次未結算的相關情況。因此,趙明利4次未結算的行為不是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東北風冷軋板公司相關人員亦未陷入錯誤認識,更沒有基于錯誤認識向趙明利交付冷軋板。原二審判決將趙明利的行為表述為“采取提貨不付款的手段”“從東北風冷軋板公司騙走冷軋板46.77噸”,屬于事實認定錯誤,不符合案件的客觀真相。
三、原二審判決混淆了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的界限
經濟糾紛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因人身和財產權益發生的權利沖突,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和解、調解、仲裁等方式予以解決,也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方式保護其合法權益。而刑事詐騙犯罪是行為人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為目的的危害社會行為,受害人一方難以通過單一的民事訴訟方式來實現其權益,必須請求國家公權力動用刑事手段來保護其財產權益。在經濟活動中,刑事詐騙與經濟糾紛的實質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通過虛假事實來騙取他人財物并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詐騙行為超越了民事法律調整的范圍和界限,本身具有必須運用刑罰手段予以制裁的必要性。因此,對于市場經濟中的正常商業糾紛,如果通過民事訴訟方式可以獲得司法救濟,就應當讓當事人雙方通過民事訴訟中平等的舉證、質證、辯論來實現權利、平衡利益,而不應動用刑罰這一最后救濟手段。本案中,趙明利未及時支付貨款的行為,既未實質上違反雙方長期認可的合同履行方式,也未給合同相對方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尚未超出普通民事合同糾紛的范疇。
此外,即使東北風冷軋板公司對趙明利未及時付清貨款是否符合雙方認可的合同履行方式持有異議,或者認為趙明利的行為構成違約并造成實際損害,也應當通過調解、仲裁或者民事訴訟方式尋求救濟。因此,將經濟糾紛與刑事詐騙犯罪相混淆,動用刑事強制手段介入正常的民事活動,侵害了平等、自愿、公平、自治的市場交易秩序,進而對一個地區的營商環境造成較大損害。原二審判決未按照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去認定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未能嚴格把握經濟糾紛和刑事詐騙的界限,應當依法予以糾正。
(二)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無罪判決
1.在案證據不足以證明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案例:劉書鑫詐騙二審刑事裁定書
案號:(2019)黑01刑終246號
裁判理由:關于原審被告人劉書鑫的行為是否構成詐騙罪的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所謂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本案中,雖被害人于某1、韓某及證人于某3均證實劉書鑫以與朋友合伙經營小額貸款公司或倒賣二手車為名向二被害人借款的事實,但劉書鑫對虛構事實的情節始終予以否認,對使用假房證作抵押的情節亦予否認,而借款當時劉書鑫與于某3系戀愛關系,且二人共同經營一快餐店,劉書鑫辯解所借款項被其用于與于某3共同生活及店鋪開銷等內容不能排除,加之認定劉書鑫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向被害人借款的證據不足。故認定劉書鑫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的證據不足。原審據此判定原公訴機關關于劉書鑫犯詐騙罪的指控不能成立準確。
2.在案證據不足以證明行為人客觀上存在詐騙行為
案例:熊某某詐騙罪二審刑事判決書
案號:(2019)寧01刑終27號
裁判理由:本院認為,原判認定上訴人熊英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張建偉現金106萬元,構成詐騙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首先,證實上訴人熊英虛構固原市幼兒園工程,騙取張建偉錢財的直接證據只有證人陳學明的證言,而該證言的做出,是在上訴人熊英與陳學明因還款問題發生矛盾,陳學明到公安機關報稱上訴人對其實施詐騙行為未果,又由張建偉報案稱上訴人實施了詐騙行為的情況下做出。同時,張建偉的第一次陳述,對于見到上訴人熊英的時間,其給熊英轉賬的時間、金額的陳述均與相關書證、證人陳學明的證言、上訴人的供述不符,因此,其陳述本身的客觀真實性存疑,不能作為有效證據佐證陳學明的證言內容。由此,原判認定上訴人熊英具有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實施詐騙行為的證據,僅有陳學明的證言證實,顯然屬于孤證且該證言前后不一的矛盾未予排除,客觀真實性存疑。尤其是106萬元中的10萬元,陳學明、張建偉前期的證言均稱是借給上訴人為陳學明辦理其他工程的錢。綜上,認定上訴人熊英向張建偉虛構固原市幼兒園工程的事實,實施詐騙行為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其次,證人陳學明與上訴人熊英之間有長期、巨額的借貸關系,雙方產生矛盾后,陳學明于2015年5月14日向公安機關報案,稱其被熊英詐騙6千余萬元。在公安機關調查的過程中,陳學明稱,其給熊英借的款里,銀行轉賬175萬元和96萬元是熊英讓其轉到她母親賬戶里的。這些錢是其借張建偉等人的,其總共向張建偉借了700萬元。陳學明在張建偉報案后作證稱,還有一次給熊英轉10萬元,是熊英說要給其跑上六采區工程要去北京送禮。同時,在陳學明向公安機關提交的其與熊英于2014年9月10日的通話錄音中,陳學明說“我幫你借了近2千萬元”,又說“我們從天風閣說完,張建偉拿著別人房子給我借了100萬,轉給你辦固原的事,這個你知道嗎”,還說“還有一次在盛世春天按腳,張建偉出去就把錢給你借了”,上訴人熊英回答“你不是找的高嗎”,陳學明說那是張建偉的朋友。以上證言及通話錄音的內容,印證了上訴人熊英關于涉案款項系其向陳學明借款的辯解。因此,在案證據不能排除該款系上訴人熊英向陳學明借款,而陳學明又向張建偉借款的合理懷疑。綜上,對于上訴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無罪的上訴及辯護意見予以采納。
3.在案證據不能證明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觀上實施了詐騙行為
案例一:侯鴻詐騙二審刑事裁定書
案號:(2019)黑01刑終206號
裁判理由:一、侯某1陳述與在案證據矛盾較多且真實性存疑。齊某的證言雖系原始證據,但證言內容不清,待證事實不明,不能證實侯鴻在談話中向侯某1承諾能夠辦理出租車增容業務,向侯某1索要錢財,且齊某在偵查機關組織的辨認中并未辨認出侯鴻,證明力明顯不足。王某的證言系傳來證據,且與侯某1陳述存在矛盾,無法相互印證。宋某、冷某、顧某的證言均系對侯某1陳述的轉述,以上傳來證據缺少相應證據佐證或補強,證明力明顯較弱。郵件、車票等證據均不能證實侯鴻承諾為侯某1辦理出租車增容一事。以上證據不能相互印證,無法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對抗訴機關就此所提的抗訴意見,不予支持。
二、現有證據足以證實侯鴻與侯某1曾系干姐弟,關系較為密切。
抗訴機關認為“被害人被騙時經濟并不充裕,欠外債100余萬元,在這種情況下其還能無償資助被告人嗎”,此抗訴意見系抗訴機關推斷,缺乏證據支持,亦不符合訴訟中的證明要求。對抗訴機關就此所提的抗訴意見,不予支持。
三、抗訴機關認為“關于被害人給被告人侯鴻發郵件,被告人辯解只是讓我看看里面的措辭怎樣,但被害人給被告人發的郵件包括合伙協議營業執照、出租車公司資質、身份證、會議紀要等申請手續,難道這些也要其修改措辭嗎,顯然不能自圓其說。”
以上意見系針對被告人辯解,并未提供相應證據支持。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公訴機關負有舉證責任,需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證實被告人有罪。采用推斷方式指控犯罪,不符合證據裁判原則,且涉案的100萬元非出租車公司為增容提供,而是侯某1用自己款項轉給被告人,款項用途、事由不清,無法排除合理懷疑。對抗訴機關就此提出的抗訴意見,不予支持。
四、在犯罪主觀方面,現有證據無法證實侯鴻具有向侯某1虛假承諾有能力辦理出租車增容一事,進而騙取侯某1錢款的主觀目的。
且侯鴻在北京、西安均有企業,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其手機號碼未曾更改,其與侯某1通過短信、微信始終保持聯絡,均無法證實侯鴻具有詐騙犯罪的主觀目的。在犯罪客觀方面,侯某1確有對侯鴻表示仰慕、崇拜的語言表達,確有利用侯鴻的影響力達成與當地政府商務合作的意思表示,不能排除基于二人交往,侯某1借給侯鴻100萬元的合理懷疑。
綜上,在案證據無法證實侯鴻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在客觀方面實施了詐騙行為。亦無為實施詐騙而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證據支持。對侯某1及其代理人提出的意見,不予支持。
本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侯鴻犯無罪的定性準確,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
案例二:王淑萍詐騙二審刑事判決書
案號:(2019)鄂08刑終32號
裁判理由:關于上訴人王淑萍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判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定性不當,其與吳某之間系正常的民間借貸關系,不存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吳某錢款的情況,其行為不構成詐騙犯罪的上訴及辯護理由。經查,首先,證人鐘某、吳某的證言以及王淑萍的供述相互印證,證明吳某在借款時曾專門赴荊門對借款事宜進行考察,俊幫公司前法人馬某出面,并表示王淑萍可代表俊幫公司,吳某之所以借款給王淑萍個人,一方面是基于俊幫公司前法人馬某的授權,另一方面是基于對鐘某的信任,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王淑萍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使吳某陷入錯誤認識,而違背本人意愿處置財物,相反的是,吳某始終堅持認為其與王淑萍之間是合法的民間借貸,其本人沒有受到王淑萍的詐騙;其次,俊幫公司主張王淑萍與吳某簽訂的借款協議上俊幫公司的公章系王淑萍偷蓋的,俊幫公司對王淑萍與吳某之間的借款并不知情,但現有證據不能證實該情節;再次,本案出借人吳某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定吳某與王淑萍借款合同有效,王淑萍應當承擔還款責任,俊幫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綜上,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王淑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其行為不構成詐騙罪。上訴人王淑萍及其辯護人提出的該上訴及辯護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納。
4.證明行為人具有詐騙罪犯罪事實的關鍵證據存在嚴重瑕疵
案例:嚴洪林被控詐騙罪二審裁定書
案號:(2018)冀05刑終556號
裁判理由: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嚴洪林犯詐騙罪所提供的證據,未能證實涉案交易羊某的數量、規格、價款等詳細情況,未能證實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嚴洪林犯詐騙罪的基本犯罪事實,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
本案是典型的公安機關介入經濟糾紛,孫某1不是受害人。本案的關鍵證據存在嚴重瑕疵,不能作為定案依據;嚴洪林不構成詐騙罪。嚴洪林一直在籌措資金開展羊某業務,沒有逃避推卸責任,也沒有揮霍和拒不返還羊某款。該案證據中只能證明孫某1與嚴洪林之間存在經營羊某生意的過程,證實嚴洪林欠孫某羊某款。但證明嚴洪林犯有詐騙罪的關鍵證據存在瑕疵,故對嚴洪林及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本院予以采納。
二、合同詐騙罪無罪裁判理由統計大全
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無罪判決
1.在案證據不足以證明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及無履約能力
案例:四川中科盈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被控合同詐騙罪二審判決書
案號:(2018)川01刑終846號
裁判理由:1、原審被告單位中科盈公司是否具有履約能力的問題。出庭檢察員認為,中科盈公司在成阿新城項目一期建設過程中已經資不抵債,拖欠原建設單位工程款,導致項目停工。在華南公司已受到阻撓,無法進場施工的情況下,又再次向君羊公司發包工程,導致君羊公司也無法進場施工,證明中科盈公司已無履約能力。辯護人則提出,根據中科盈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該項目一期工程完成工程量1.5億元,實際支付1.2億元,工程款支付比例達到80%。公司股東實際投入開發資金2.85億元,形成一期在建工程資產8.1億元
以上表明中科盈公司具備合同履約能力。對此爭議,本院認為,根據從金堂縣城鄉房產局提取的成阿新城項目資料,顯示成阿新城項目占地216畝,目前已開發一期100余畝,面積19余萬平方,且大部分房屋已封頂,并已辦理預售,雖發生資金鏈斷裂出現停工的客觀事實,但該工程未經審計,無法確定其盈虧情況。同時,該項目二期工程尚未開發,房地產項目也存在融資開發的普遍現象,是否虧損或者盈利存在不確定性,故現有指控證據證實中科盈公司已經嚴重資不抵債,無履約能力的證據不充分。
2、原審被告單位中科盈公司及上訴人禹濤是否存在欺騙行為及履約意愿的問題。出庭檢察員認為,中科盈公司及禹濤等人隱瞞無法入場施工的事實,欺騙君羊公司簽訂合同。辯護人提出,中科盈公司7、8、9號樓裝飾工程真實存在,中科盈公司也有發包資格,雖在華南公司簽訂的合同中已經涵蓋與君羊公司簽訂的工程內容,但在事前已經征得華南公司程某同意,現有證據也不能證明君羊公司進場受到阻撓,故中科盈公司及禹濤未隱瞞真相欺騙君羊公司。
對此爭議,本院認為,首先,中科盈公司確系成阿新城項目的開發商,涉案工程真實存在,中科盈公司具有對外發包涉案工程的資格。其次,君羊公司以中科盈公司重復發包工程騙取保證金為由報案,但根據查實情況,證人程某證實涉案7、8、9號樓裝飾工程對外發包已征得華南公司同意,中科盈公司及禹濤并未對外重復發包。第三、中科盈公司明知華南公司進場受阻后,在與君羊公司簽訂合同時,對可能出現的原施工單位會阻撓進場施工,君羊公司難以進場的情況有一定隱瞞,但根據上訴人禹濤的供述及伍某的證言、中科盈公司在建房抵押方案、協議、承諾書等證據,證明禹濤入職中科盈公司主要著手公司的復工建設,中科盈公司也在解決與原施工單位資金結算,表明中科盈公司確有復工建設停工樓盤的主觀意愿。雖最終發生原施工單位阻撓進場,導致不能履行合同的情況出現,系中科盈公司未能有效解決與原施工單位糾紛的客觀原因所致。在項目真實,中科盈公司也具有發包資格且未重復發包的情況下,僅以其隱瞞不能及時進場施工的事實,尚不足以判斷中科盈公司有不愿意履行合同的主觀意愿。
3、關于原審被告單位中科盈公司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君羊公司財物主觀故意的問題。本院認為,中科盈公司收取君羊公司保證金后,確將該款用于公司的日常經營開支,包括歸還資金拆借款、人工工資和退還華南公司保證金等,款項使用均屬于公司正常經營范疇。中科盈公司與君羊公司于2015年4月就保證金返還事宜達成協議,以其在2015年2月取得預售許可 的成阿新城11號樓2層的全部建筑物,以銷售方式備案給君羊公司指定人員,證明事發后中科盈公司也在解決與君羊公司的債務問題,并未逃避或者隱匿,現有指控證據不足以證實中科盈公司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主觀故意。
綜上,原判審判程序合法,但認定原審被告單位中科盈公司合同詐騙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依法改判為無罪。
2.在案證據不能證明行為人主觀上具有合同詐騙罪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觀上實施了合同詐騙行為
案例:武漢富特塑膠科技有限公司、王先新合同詐騙二審刑事裁定書
案號:(2019)鄂01刑終496號
裁判理由:首先,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原審被告人王先新主觀上不具有實施合同詐騙的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1.在案證據證實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及原審被告人王先新在向鴻鑫典當公司借款時已明確告知借款的用途,且實際用途與雙方約定用途一致。2.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原審被告人王先新在主觀上有償還鴻鑫典當公司借款的行為和意思表示。3.在案證據不能全面證實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的實際履行能力。因此,檢察機關抗訴認為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及原審被告人王先新沒有實際履行合同的能力的抗訴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其次,無充分證據證實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原審被告人王先新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被害單位財物。1.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原審被告人王先新用于抵押的設備并非完全虛假。2.在案證據不能證實原審被告單位提供了虛假的產權證明。3.無充分證據證實被害單位鴻鑫典當公司系因被騙而交付財物。因此,抗訴機關認為一審“判決書認定無充分證據證實被害單位系因被騙而交付財物系事實認定錯誤”的抗訴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原審被告人王先新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違反了民事活動誠實信用原則,將不具有所有權的融資租賃設備和被法院查封扣押的設備與其享有所有權的設備混同用于借款質押、抵押,隱瞞了其對租賃設備不具有所有權和部分設備被法院查封的事實,但該隱瞞行為并不影響其依擔保法的規定行使質權,該隱瞞行為僅屬于民法上的民事欺詐,尚不構成刑法上的犯罪。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和原審被告人王先新在主觀上不具有實施合同詐騙的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
雖然原審被告人王先新自2016年起開始更換手機號碼,未與鴻鑫典當公司聯系,但其主觀上只是為了躲避債務人的追債,并不具有將鴻鑫典當公司的借款據為已有的非法目的。客觀上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在簽訂合同時尚有經營行為,具備一定的履約能力,事后也有積極履行合同的誠意和行動,不能履約是事出有因,并非企圖騙取對方公司的財產。原審被告單位富某公司和原審被告人王先新名下的資產可以償還其對外所欠債務。一審判決未對部分事實予以認定雖然不當,但該事實并不影響本案的定性,判決結果并無不當,應予維持。
3.在案證據不足以證明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及具有逃避債務的行為
案例:任紹亭合同詐騙二審刑事判決書
案號:(2018)冀11刑終210號
裁判理由:本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任紹亭隱瞞了本通源公司在中廣核河北公司所占有的股份三年內不得轉讓等情況,虛構本通源公司需向中廣核河北公司增資1500萬元,謊稱如孫某1向本通源公司投資1500萬元,可持有本通源公司49%的股份,并持有本通源公司在中廣核河北公司的24%股份,且持股比例不變,不對本通源公司的債務負責,誘騙孫某1當日與本通源公司簽訂投資1500萬元的協議,并約定5日內到工商登記機關辦理變更股權手續。虛構將本通源公司股權變更后,其在中廣核河北公司地位下降等借口,拒不為孫某1變更股權,亦不退還孫某1投資本金。”的犯罪事實,與在案證據所證事實不符,不予認定。
本案中,上訴人任紹亭在與孫某1簽訂、履行投資協議過程中,雖然隱瞞了與盧某1簽有投資合作協議及為盧某1做公司股權變更之事實,但認定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孫某1本通源公司49%股權或1500萬元投資款的目的,證據不足,具體理由如下:一、任紹亭與周某簽訂的代持股權協議、任紹亭與金某的微信聊天記錄證實,任紹亭主觀上具有為孫某1變更股權的意愿
二、自2016年10月27日孫某1得知任紹亭為盧某1變更股權后,至11月4日任紹亭被刑事拘留前,任紹亭一直在積極與周某、孫某1、金某溝通協調股權事宜,未逃避、逃匿;三、任紹亭未能為孫某1做股權變更存在客觀原因,任紹亭在為盧某1變更股權后,周某、盧某1違反代持股權協議拒不退還股權,且拒不配合,導致無法到工商部門為孫某1做股權變更;四、任紹亭在為盧某1變更40%股權后,仍持有本通源公司60%的股權,具備為孫某1變更49%股權的履行能力;五、任紹亭在與孫某1簽訂投資協議后至案發前,無證據證實任紹亭具有揮霍、隱匿孫某1投資款或用于非法活動的行為,且其資產足以能夠退還1500萬元投資款。
綜上,原判認定任紹亭犯合同詐騙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原公訴機關指控的合同詐騙罪不能成立。
4.在案證據不足以證明行為人存在逃避債務的行為
案例:黃作學合同詐騙罪二審刑事判決書
案號:(2018)冀02刑終919號
裁判理由: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黃作學以經營蝦池為生,在2014年經營蝦池的基礎上于2015年擴大生產,系舉債經營。經公安機關向附近其他蝦池經營者調查,證實養蝦行業為高利潤、高風險行業。黃作學與灤南宏文海豹飼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豹公司)簽訂蝦飼料銷售合同時,尚拖欠海豹公司上年度飼料款7萬余元,海豹公司對黃作學拖欠其飼料款是明知的,海豹公司委托王某、代某到黃作學的養蝦池實地考察確認其養蝦情況下與之簽訂銷售合同并約定了違約責任。黃作學賒購蝦飼料后,無證據證明其有變賣、揮霍等行為,其所購蝦飼料用于養蝦,后因發生疫情導致經營虧損,黃作學將賣蝦款按比例償還當年因養蝦而產生的債務,未將賣蝦款全部優先給付海豹公司之飼料款,其目的是為了下年度能夠繼續經營蝦池,符合常理。黃作學始終認可其拖欠海豹公司的飼料款,海豹公司催要時償還了13.6萬元,海豹公司報警后,與海豹公司簽訂了還款計劃,償還了28萬元,直至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時,未到最后還款期限、其仍在持續經營蝦池,且有部分蝦池未出蝦,故認定黃作學有逃避債務、拒不歸還行為的證據不足。原判認定黃作學“向海豹公司隱瞞其負有巨額外債的事實”以及“隱瞞出蝦的事實”。
經查,黃作學與海豹公司簽訂合同時雖隱瞞部分債務,但賒購的蝦飼料用于了正常經營;黃作學未按銷售合同履行出蝦即付蝦料款的約定,但在案證據不能證明其將出蝦款予以轉移或揮霍。
綜上,現有證據尚達不到確實、充分標準,黃作學之行為尚不符合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肖文彬
廣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副主任、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
作者
周淑敏
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
作者
廣強律師事務所系由刑事大要案辯護律師王思魯領銜的、致力于全國性重大復雜疑難刑事案件有效辯護的刑事辯護專業法律服務機構。
廣強律師事務所擁有一支龐大的刑事辯護律師團隊-金牙大狀刑事律師團隊,并在中國刑事辯護律師界率先將刑事辯護推向精準化、類罪化有效辯護,幾十名各具特長的精準化刑事辯護律師分別致力詐騙犯罪、金融犯罪、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傳銷犯罪、職務犯罪、知識產權犯罪、稅務犯罪、黑社會性質犯罪、網絡犯罪等類犯罪重大案件有效辯護。
廣強律師事務所恭候您的光臨,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天河路45號恒健大廈2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