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斑塊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由于頭頸部血管粥樣硬化引起的一種病理改變,其發展階段包括:脂紋期、纖維斑塊期、粥樣斑塊形成期、繼發性病變(斑塊內出血、破裂、血栓、鈣化)。
頸斑塊
更通俗地講,頸動脈血管像「水管」,而頸動脈斑塊就是里面的水銹和污垢沉積。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種病理現象越來越高發;而不良生活習慣(抽煙、喝酒)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人過四十,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頸動脈斑塊。大部分的人是沒有明顯癥狀的,但若任其發展,會有短暫腦缺血發作或腔隙性腦梗塞。
對于斑塊來講,斑的大小并不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主要的原因是斑塊的穩定性。
不穩定的斑塊
易從血管壁脫落,形成栓子,隨血液游走到腦部,引發腦卒中、中風。
栓子脫落
小栓子
因為體積小,并不會造成大面積的堵塞,但會引起小中風,是中風的前兆。小中風的醫學名為暫時性缺血中風,是由于小栓子阻塞血管而發生的,發作迅速。 小中風發生前,通常會有明顯的征兆。包括突然間口齒不清、說話模糊、身體局部麻痹、四肢無力、失去平衡力、老眼昏花、視力出現問題等等,這些癥狀可維持幾分鐘至數小時。發生小中風后,大部分患者會在一兩個星期內繼發大中風,如果能在小中風發生時及時治療病情,病人的生命就有保障。
中風
大栓子
體積較大,危險性也大。一旦堵住就會引起腦部大面積缺血,誘發缺血性腦卒中,俗稱腦梗。臨床表現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征。
穩定的斑塊
只有當嚴重狹窄與代償機制形成不良同時存在時,才會形成低灌注(分水嶺梗塞、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
“三個是否”確定病情
“三個是否”是否有癥狀,是否存在明顯狹窄,是否存在不穩定斑塊。
如果沒有癥狀,狹窄不明顯,斑塊較穩定,我們認為這是屬于較為輕微的,只需要改變生活方式,進行健康干預即可。戒煙、加強鍛煉、控制體重、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低鹽低脂飲食,必要時還可以給予一定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反之,斑塊情況較為嚴重,就需要手術剝脫或者支架治療。
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