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香港】17件1.7億!十面靈璧山居100%成交!關帝像問鼎!
保利香港“十面靈璧山居”寶藏專場剛剛落幕,整場17件寶藏經過近一個小時爭奪,最終全部成交,攬金1.72億港幣。其中,拍前估價最高的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最終以2900萬港幣落槌。另一件山中商會和十面靈璧山居藏明早期銅漆金關坐像,被稱為關帝造像問鼎之作,現場以1500萬港幣起拍,競爭異常激烈,最終以4700萬港幣力奪本場頭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拍場剛出爐的經典佳器。
Lot 3514
清乾隆 粉青釉
浮雕「子孫萬代」圖葫蘆瓶
H 31.3 cm
落槌價:2900萬港幣
來源:
1. 佳士得香港,1990年3月20日,編號617B
2. 佳士得香港,1993年3月22-23日,編號780
3. 香港蘇富比,2006年4月10日,編號1522
4. 十面靈璧山居舊藏,編號SO406
說明:該瓶通體內外滿施粉青釉,釉面勻凈光澤,釉汁肥腴,外壁模印淺浮雕纏枝葫蘆紋,其枝蔓疏朗有致,剔刻精湛細致,富具立體感,所施粉青一色,溫潤厚腴,予人無限嬌美之感。底中央模印「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清乾隆 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抱月瓶
H 38.8cm W 32.4cm L 11.4cm
落槌價:2800 萬港幣
來源:
1. 歐洲私人收藏,1960年代購于歐洲
2. 香港蘇富比,2009年4月8日,編號1605
3. 十面靈璧山居舊藏,購自Eskenazi,編號EK359
說明:此器以釉里紅繪畫正面立龍,器身前后均繪飾立龍海水紋,以青花繪祥云與浪濤,巧綴青花點睛。釉質溫潤瑩白,所施釉里紅一色妍麗而不炫,與青花明快鮮亮之色,相互輝映。
清乾隆 仿汝天青釉撇口長頸瓶
H 37.3cm
落槌價:1080萬港幣
來源:
1. 1886年購于中國
2. 佳士得紐約,2002年3月21日,編號237
3. 重要私人藏家舊藏
4. 香港蘇富比,2011年10月5日,編號1930
5. 十面靈璧山居舊藏,編號SO468
出版: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8年,頁184-185,編號67
1. 圣路易城市博物館,1911-1934/44年(借展)
2.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8年,編號67
Lot 3507
元至明初 鈞窯天藍釉棱口花盆
H 20.2cm D 28cm
落槌價:800萬港幣
來源:
1. 英國私人收藏
2. 倫敦蘇富比,2003年6月12日,編號109
3. 十面靈璧山居舊藏,購自Eskenazi,編號EK173
說明:器內、外底及外壁釉質肥厚,月白色中帶灰藍調,有如煙籠寒水,又若晨霧初起,神秘而又充滿意蘊,與之相對的是口沿、棱角以及外壁的每一處轉折處均釉色極淺,以致黑褐堅硬的胎骨若隱若現,使得造型輪廓鮮明,釉質的溫柔婉約和器型的剛健硬朗合二為一,靜穆而自然,耐人尋味。外底刻「一」字,是為尺寸最大者,實為難得。
清乾隆 爐鈞釉梅瓶
H 33.8cm
落槌價:470萬港幣
說明:此梅瓶尺寸碩大,不為多見。瓶小口,唇微撇,短頸,豐肩,腹部下斂,瓶體修長,精美雅致。梅瓶線條流暢,極為典雅。其通體施爐鈞釉,均勻純凈,淡雅光潔。足內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識。
本瓶獨特之處,在于其碩大尺寸,高近34公分。翻閱海內外公私收藏數據,未見其他大尺寸爐鈞釉梅瓶之例。如此大尺寸之乾隆單色釉梅瓶,亦不為多見。霽藍釉之例,高35公分,售于佳士得香港,2010年12月1日,編號2971。天青釉之例,高32.3公分,售于香港蘇富比,2011年4月8日,編號3004。仿汝釉之例,高35.2公分,售于北京中漢,2013年6月17日,編號150。窯變釉之例,高34公分,售于北京誠軒,2016年5月15日,編號838。本品為傳世兩例乾隆御窯爐鈞釉梅瓶中尺寸最大一例。
清雍正 粉青釉淺浮雕云龍紋折沿盤
D 46.8cm
落槌價:360萬港幣
說明:拍品通體滿施粉青釉,盤心圈內模印云龍紋,一螭龍遨游于云叉海之間,狀甚威武。盤外壁模印兩周蓮瓣紋,層層迭迭。底以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整體圖案布局整齊,印花手法精湛細致,龍紋細節處刻畫惟妙惟肖,極具立體感,紋飾清晰程度仿佛織繡一般,再搭配華美淡雅的粉青釉,超凡脫俗,驚艷華貴。全器釉色淡雅脫俗,圖案繁縟卻刻劃工整,具有典型雍正朝紋飾特征,應為當時宮廷祝賀壽誕之用品。
Lot 3508
明早期 御制漆金彩繪銅關帝坐像
H 187cm W 124cm L 95.3 cm
落槌價:4700萬港幣
來源:
1.日本山中商會舊藏,購于1902年,Yamanaka & Company
2.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舊藏,IsabellaStewart Gardner Museum,Boston
3.佳士得紐約,1993年12月2日,編號120
4.十面靈璧山居舊藏,編號FR424
說明:此件氣勢撼人之明早期御制銅漆金關帝坐像,體量巨大,藝術造詣精湛,為明代早期極為少見的御制關帝造像標準樣式,是關羽在明代早期護佑皇家、奉祀天下之特殊意義的印證,各大公私收藏及海內外拍賣中均極為罕見,應是已知體量最大的銅坐像之一。
關帝金面美髯,臥蠶眉,丹鳳眼,寬鼻豐唇,神態沉靜而專注,英武中亦透露著威嚴,為關帝藝術形象的經典表現樣式。其身著戰衣,呈武士端坐之姿,里層著鎧甲,外層罩以華麗袒右袍服,腹部中央淺浮雕五爪騰龍紋飾,四周云朵升騰,龍口咆哮,四肢張揚,氣勢雄渾勇猛,龍身仍殘留漆金痕跡;左肩、雙膝三處菱形開光,其內均浮雕五爪騰龍,咆哮于海水山石之上。總覽其冠服各處之龍紋樣式,御制品級無疑。本尊關帝歷經日本山中商會、美國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之珍藏,于1993年由紐約佳士得釋出后,由十面靈壁山居所寶蓄至今,流傳有緒,為關帝造像問鼎之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