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人生短暫,萬事但應想得開,隨時隨地保持心里平衡,相信自己,守住平常心,處變不驚,笑口常開,瀟灑走一回,自會快快樂樂地過一生。
世間諸多不公,人不能過份超越自己的負荷而去要求自己,腳踩實地盡心盡力地去干,努力了,得到收獲是意外的驚喜,沒有結果也不要氣餒,要保持心態的平和,在貧瘠的土地上,缺水缺光,撒一粒種子就要它立即發芽生長,這可能嗎?不問收獲,但求耕耘,只要以平常心待之。
“平常心是道”這是禪宗頓悟時說的一句禪語,要領會其中險勝, “如人飲酒,冷暖自知”。
只有以平常心,才能“萬境自如如”,禪師們要吃即吃,要睡即睡,頓悟成佛,那么把此平常心引申到紅塵中,則對待萬事萬物,即可減少多少負擔,活出多少自在。
心中沒有過分的貪求,自然苦就少;
口里不說多余的話,自然禍就少;
腹內的食物能減少,自然病就少;
思緒中沒有過分欲,自然憂就少。
大悲是無淚的,同樣大悟無言。
緣來盡量要惜,緣盡就放。
人生本來就空,對人家笑笑,對自己笑笑,笑著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謝花開,豈不自在,哪里來的塵埃!
平常心是道,是根本,調整心態的平和,把握心理的平衡,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看窗外云卷云舒,我自巋然不動,寵辱不驚,緣于心內平和。
溺水長流,我只取一瓢飲,世界三千,我只做一瞬觀。得在失中,失也在得中,得失之間,全憑自己一念定奪。
人,平平淡淡而來,也應平平淡淡而去。人生如一條淙淙流淌的長河,既有平靜也有波瀾壯闊的時候,既有峰巒疊嶂時一瀉千里的壯麗之美,也有走過一馬平川時迂回柔情的安詳。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對于榮辱、富貴、貧窮、誹謗、嫉妒、酸楚等社會附加物,一笑置之,那么你就得到解脫了,心理就平衡了,也就平常了。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水往低處流,云在天上飄,一切都自然和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以“平常心是道”的出世之心來做“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入世之事,這不是很好的人生態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