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雨
多國加快“去美元”進程。在石油結算中有意回避美元,建立新的交易體系。“石油美元”時代在新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日漸衰落。
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5日報道,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14日下令開始以石油幣結算向海外出售15%的該國石油。
馬杜羅在向全國制憲大會發表講話時說:“從現在起,我命令主要國營公司和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以石油幣結算在國際市場上出售15%的產品(石油)”他的講話在YouTube上轉播。
在此之前,2018年12月初馬杜羅曾表示,2019年起,該國所有石油產品的銷售都將只以石油幣結算。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委內瑞拉打響了顛覆“石油美元”體系的重要一槍。
多國拋棄石油美元體系
在對抗“石油美元”的道路上,委內瑞拉并不孤單。
與之并肩作戰的還有產油大國伊朗。2019年伊始,伊朗收到了來自印度的好消息:印度本幣盧比結算機制已準備就緒。1月1日,據《德黑蘭時報》報道稱,印度駐伊朗大使 Saurabh Kumar透露,印度和伊朗兩國圍繞盧比結算的銀行跨國交易機制已準備就緒,將在未來幾天內開展相關貿易活動,屆時將通過印度第一大商業銀行友固銀行(UCO)以盧比結算石油貿易款項,友固銀行目前持有5家伊朗銀行的托管賬戶。
當前,伊朗正在積極探索所有“去美元”的有效途徑,包括采取雙邊貨幣結算、以物換油等模式進行。
在此之前,地球上另一產油霸主俄羅斯,更是大張旗鼓地表示“去美元”。去年,對于美國最新一輪措施,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稱: “我們該行動起來了,以前我們還不是很確定,現在我們終于可以肯定的要放棄對美元的使用。我們將和伊朗聯合起來執行去美元化,使用本國貨幣進行支付的結算方式”。
事實證明,俄羅斯不僅把“去美元”落在嘴皮上更落在行動上。2018年,俄羅斯開啟了大幅度拋售美元進程。僅在去年4月和5月就拋售9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截至去年8月份,俄羅斯對美國證券的投資已降至140億美元。
被“美元”玩壞的產油小國們,私底下更是小動作不斷。有媒體報道稱,阿聯酋的貨幣-迪拉姆兩次出現在伊朗和俄羅斯經濟去美元化的進程中。
更多的國家還在騷動,一場浩浩蕩蕩的反“石油美元”的抗爭開始了。去年,土耳其當局已批準莫斯科的建議,即直接改用盧布和里拉,直接用當地貨幣解決解決問題。更早些時候,印尼和馬來西亞的中央銀行公開宣布他們將直接在其經貿交易結算中用本幣交易,以減少金融體系對美元的依賴。
“陳勝、吳廣”的反抗大旗已經樹立,“石油美元”王朝能否安然若素,屹立不倒?
誰會成為石油美元的取代者?
一個聲音來自西方的“歐盟諸國”。
歐盟各國自有野心,這個早已是路人皆知。去年,德國外長Heiko Maas發文呼吁稱,歐洲需要建立一個獨立于美國的新支付系統。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也曾對媒體表示,法國與德國決定創造一個金融工具,以獨立于目前由美國掌控的國際支付系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
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曾不避諱地表示,將采取多種措施提升歐元的國際地位。此外,容克更是將大規模使用美元購買石油稱之為“荒謬”。容克表示,歐洲每年進口價值3000億歐元的能源,其中只有2%來源于美國,但歐盟卻用美元支付80%的能源進口賬單,這是荒謬的。
另一個聲音來自東方的中國。
隨著中國“一代一路”的深入,以及在能源購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民幣的影響力也將日益增長。
且不管誰能堪當重任,在多國“拋棄”之下,石油美元正在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