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這一生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遺憾。
活到現在為止,你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帶著這個問題,我去采訪了很多不同年齡段的人。在采訪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多數的遺憾,都發生在30歲之前。
最后,我將他們的遺憾都一一記錄了下來。
1
關于“愛情”
@姜嘉慧,28歲
大學四年,我一場戀愛都沒談過。
其實我不后悔,畢竟親眼見過身邊太多情侶的矛盾、爭執、分分合合,所以覺得談戀愛也并不是什么令人省心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我又會覺得挺遺憾的。因為沒能在最青春的時期,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現在的我,已經徹底失去那種對愛情最單純的沖動了。
@YANXUEYI,27歲
還沒來得及在自己最年輕美好的時期談戀愛,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劉旭,24歲
高中沒好好學習,也沒能跟初戀一直走下去。
@法蘭西玫瑰,26歲
沒能在遇見初戀的時候更自信一點。
怎么說呢,就是我覺得這影響了我整個青春的愛情觀,因為過于自卑,導致我錯過了一些東西,對感情也不自信。直到我遇見了現在的男朋友,我才有了安全感。
不過很奇妙的地方在于,如果不是因為以前的事情,我也不會遇見我現在的男朋友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是我的遺憾,也是我的幸運。
@吳一翀,28歲
在最沒有能力的年紀,遇到了最想照顧一生的人。
2
關于“選擇”
@匿名,39歲
最遺憾的是當初大學畢業,沒有直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油畫創作事業。
結果兜兜轉轉了十幾年,最終發現自己還是無法放棄這個愛好。
換過很多份工作,在酒店當過美工、在服裝設計公司待過、在電視臺做過制片、開過餐廳。
如果我能早點開始專注于油畫創作,可能現在的水平就能更好了。
@王學堯,23歲
大學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霞,48歲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學戲,沒有學唱戲,沒有學豫劇。
我父親管我管得很嚴,我那個年代周圍沒有哪家女兒說要去學戲的,唱戲是下三流的東西,他重視家風,不僅不準我學,甚至連聽戲都不準我聽。
即便我認為我有這個天賦、我認為自己能夠做到很好,然而父親的禁止使我根本沒有轉圜空間。
我現在48歲,還有2年就退休了,人生走了大半,有兒有女,都還算有出息,只有這個是我唯一的遺憾。
@Veer,25歲
該努力奮斗的時候沒努力,考去了一所野雞大學,整整四年都在混吃等死,還自我感覺良好。
現在出來工作一事無成,人生看不到任何希望。
@郭銘鋒,37歲
到現在為止最遺憾的是,當年主動放棄了留校讀博的機會。
我是發自內心地喜歡機械這個行業,本來想一生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所以本科時期就打算讀完碩博之后從事研究工作。
但就在我通過讀博考核的那年,我媽生了場大病,我爸一個人實在應付不來,我不得不回去幫忙照顧。
這些年下來,我在老家的工作和收入都很穩定,妻兒幸福,父母也健康。
雖然偶爾會因為當年而遺憾,但不后悔。
@李可樂,24歲
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上傳媒大學,分數夠,但填報志愿的時候一下又猶豫了。
后來去了理工學校,因為聽家里人說工科好,而且自己也覺得工科好找工作,所以最終就沒填報傳媒大學。
上大學后還是對這件事耿耿于懷,去過好幾次中傳的校園,想象我就在那里上學的情形。
畢業以后這個感覺更強烈,覺得這有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就像那句話所說:
“以前某個不起眼的決定,可能就是人生的分叉路。”
3
關于“過錯”
@彭曼婭,26歲
從我記事開始,爸媽的關系就不好,幾乎天天吵架。
我媽不用上班,在家陪我的時間比較多,她會經常向我灌輸各種“爸爸不好”的觀點,于是我小時候一直恨我爸,覺得他是天底下最壞的男人。
后來他倆離婚,法院把我判給了我爸。而我因為恨他,從小到大對他說過很多非常難聽的話。
直到大學畢業,我有一次跟我媽那邊的親戚聊天才知道,當年錯得最多、最對不起這個家的人,其實是我媽。
但我爸從來沒在我面前說過半句我媽的不好。
我后悔錯怪了我爸、讓他委屈了這么多年。
@劉彥暉,36歲
當年沒有好好讀書,到現在連給爸媽養老盡孝的能力都沒有。
@匿名,46歲
最遺憾的應該是,年輕的時候沒注意好自己的身體吧。當年工作應酬多,抽煙、喝酒,完全不懂得節制。
很早就得了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藥。當然也沒逃過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
然后2013年的時候查出了肺癌。當時查出來之后,我跟老婆決定瞞著女兒。
萬幸的是沒錯過治療時機,幾年下來勉強控制住了病情。而且沒化療,所以女兒也看不出來,只知道我得了病,但不知道是癌癥。
到現在已經五年了,女兒上了大學,我們還是沒敢告訴她這件事,怕她怪我們瞞著她。
其實現在每天還是膽戰心驚。
畢竟雖然病情沒惡化,但隨時有可能復發,我很怕不知道哪天突然就走了。
感覺很對不起老婆和女兒。
4
關于“離別”
@柳小婧,26歲
沒來得及好好孝敬、陪伴我的姥姥。
等她去世了我才意識到:
很多事情,“不去做”比“做不好”更讓人愧疚和遺憾……
@潘麗萍,41歲
2006年,我媽打電話跟我說,我爸生病了,眼睛一直發炎。
我以為老人家應該只是因為年紀大了、身體出了點小毛病,再加上當時我跟愛人在北京創業,開了兩家店,生意正處于起步階段,沒辦法抽空回去看。最后我只叮囑我媽記得帶我爸去看醫生。
幾個月之后,我媽又打來電話,說我爸住院了,腦膜炎。可能快不行了。
一問才知道,我爸自從眼睛發炎之后,就一直買那種電視廣告上的藥和保健品來用,結果不僅眼睛沒治好,還感染了腦膜炎。
我和愛人馬上帶著孩子,放棄了北京的一切,趕回老家照顧我爸。
然而沒過多久,我爸還是走了。
到現在這件事已經過去12年,我還是沒辦法釋懷。
我后悔當年沒早點回去,后悔當年沒陪在我爸身邊。
@羅楚,52歲
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我最敬愛的父親96年走了,去世太早,子欲養而親不待。
@匿名,23歲
我在初中時期遇到過一位老師,我們的關系特別好。對我來說他是良師益友、甚至是家人一樣的存在。
后來他得了癌癥,晚期,我參加了他本人舉辦的一場特殊追悼會。他就像《非誠勿擾2》的李香山那樣,趁著最后的機會,向親朋好友們逐一告別。
當時老師還跟我說,等我大學考到北京,就去找他玩兒。
遺憾的是我沒有考上北京的學校,他也沒能看見我考上大學。
寫在最后:
在很多人的話語里,我都捕捉到了“沒有”這個詞。
它們都是關于一些,沒有抓住的機會、沒有說出的話、沒有實現的目標、沒能陪伴至終的人。
遺憾無疑是帶著疼痛的,跌倒了會痛,失去之后的后悔則更痛。
但這些痛也讓我們成長、并提醒我們學會珍惜。
五月天有首歌叫《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最后一句歌詞是:“有些事情還不做,你的理由會是什么?”
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沒有理由。
在我們余下的生命里,一定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不顧任何理由、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完成。比如那些待完成的夢想,比如那些你還有機會去陪伴的人。
所以——
不要再等了,去做那些“未來會后悔沒有做”的事吧。
從現在開始,還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