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第一次成為美國年輕人所用社交媒體第一名,使得年輕人的社交媒體格局發生巨變,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與思考。
一,年輕人最愛Snapchat
不得不承認,對于Snapchat而言,這是頭一遭。誰曾想這個拒絕了Facebook收購請求的應用,現在如此受美國年輕人的歡迎。
據Edison Research/Triton Digital對12~24歲曾經用過社會化媒體網站或服務的人群調查結果,Snapchat以72%的使用比例首次登頂,而Facebook與Instagram則分別以68%與66%的使用比分獲第二名與第三名。
說起來,Snapchat近三年的進步太大了。在同樣的調查中,去年與前年Snapchat都排在第三名。沒想到,今年,其力壓Facebook與Instagram,一下就跳到了第一名。
有趣的是,在使用比上落后的Facebook,仍然在“美國年輕人最經常使用的社會化媒體平臺”中排名第一。即使是這樣,Facebook在這項調查中,也從去年的43%下降到今年的32%,而Snapchat則在此項調查中從去年的15%增長到今年的26%。
二,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說到這里,我們不得不多一些深入思考。Snapchat在美國年輕人中這么受歡迎,不僅Facebook沒想到,估計2015年投資了Snapchat的阿里巴巴也沒想到,而2013年投過Snapchat但2015年沒投的騰訊可能有些后悔。
之所以對此事關注,是因為上述調查是針對12~24歲的年輕網民進行的。這些年輕人是美國互聯網的未來主流人群,他們的興趣走向很關鍵。
Snapchat幾年前拒絕Facebook的30億收購請求的事情還記憶猶新。Facebook沒想到的是,自己在年輕人心中的位置不斷下滑,而自己擦肩而過的Snapchat卻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小扎一定在想,當時要是多加些銀子該多好。
據悉,2015年5月,Snapchat的估值曾達到160億美元;2015年11月,其估值則為120億美元。雖然有所下滑,但仍比Facebook當初收購想出的30億美元高了3倍。
也許,這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也許,年輕人更容易喜新厭舊。無論如何,年輕人的興趣走向必須關注,因為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
三,小而美勝過大而全
也許部分人對Snapchat還不太熟悉。其實,它是一款“閱后即焚”類應用,即在分享照片時可以設置閱讀后多少秒后自己刪除。另外,不論是用戶還是品牌的內容都會在24小時之后消失,這造成了一種“唯恐錯失”好友內容的心理緊張。后來,它還推出了即時通訊與視頻聊天功能。
就是這一獨特的功能,顯示出其“小而美”的特征。至少比起微博、微信或QQ而言則小得多,美得多。然而,小而美勝過許多大而全的產品。小而美讓產品特色彰顯,讓人們輕松上手,讓人們愛不釋手。
恰好,我在新書《贏在新媒體思維》一書中專門討論了“大道至簡”思維及“小而美”思維,其中也談到了Snapchat與Instagram之類的典型案例。
Snapchat、Instagram與WhatsApp一類“小而美”的應用,真的不大,特色鮮明,但近幾年卻發展迅速。同時,它們因為小而美及鮮明的特色,而分別成為各領域應用的代名詞。
如果說有什么遺憾的話,那就是,Snapchat、Facebook與Instagram都在墻那邊……你懂的。如果有什么疑問的話,那就是,為什么厚著臉皮模仿Snapchat“閱后即焚”功能的中國應用,都沒什么大的起色?